老子为何说“强梁者不得其死”?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提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意思是争强好胜的人不能寿终正寝,我将把这作为教人的最基本的道理。“强梁者不得其死”,这七个字,内涵丰富、道理深刻、意味无穷。
几千年来,各家各派对这句话争论不休,有的说这是老子让人们无为,只有无用的人才能安享天年;有的说这是遁隐山林、消极避世的处世态度。其实老子的真正意思是劝诫人们不要把自己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以免受到伤害而不能更好地“有所为”。
中国社会有着这样的潜规则,叫做“枪打出头鸟” “出头的椽子先烂”。 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指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若一棵树在树林里面长得过于高大,必定是风先摧折的对象;若一土堆高过岸头,流水必定先湍之而急,推平而顺;行为出众的人,许多世俗之人必然要诽谤他。
其实“强梁者不得其死”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问题。难道优秀不好吗,出类拔萃就应该被他人攻讦、攻击、诬陷、诽谤吗?为什么全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求处处领先、唯恐有慢,而对成人的优秀讳莫如深,甚至羡慕、嫉妒、恨呢?这不是奇了怪了吗?这是一种严重错位的社会价值取向,说到底是嫉妒心在作怪。嫉妒是一种社会的毒瘤。这种现象任其泛滥,可能会严重制约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甚至会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千万不可小觑。
《道德经》中很多高深的道理,看上去是不让你干这,不让你干那,仿佛什么也不做便是道,什么也不明白便是理,其实不然。恰恰相反,老子的“道”是实践之法,是有为之径。试问:“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不是说每一个朝代,都有思想、道德、能力等各方面皆出类拔萃之人,是他们引领了社会,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难道这些人都没有了好下场了吗?不是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还提出:“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意思是,人们所厌恶的“孤”、“寡”、“不谷”的状态,帝王统治者却用来低调地称呼自己。这正是历代帝王对外宣称“小我而大天下”的表现(真正做到这点,那怕仅做到一部分,这个朝代也就厉害了。如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当然,封建统治者大多时候都是极其虚伪的。他们为达到千秋万代独享天下的目的,虽然口头上以“寡人”自称,心底里却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 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实,“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老子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他首次提出了天、地、人和谐的问题。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构成生命现象和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孔子将天、地、人称为“三才”。因为人有极大的私欲,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用“和”字,只有“和天下”,社会才能稳定,这也许是我们今天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根源。
“强梁者不得其死”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含意。如果按字面所说,做人过于傲慢或者太爱出风头肯定不对,要栽大跟头。但如果每个人都不积极进取,因选择明哲保身而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或者按部就班、不敢创新,那么工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就堪忧了!如果在危难的时候,没有人敢于做“秀木”、没有人敢于挺身而出,那么,危机如何化解?!
“强梁者不得其死”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字意的正面看,如果一个人优了但不逞强、不自傲,贡献大了,但不恃功犯上、目空一切,而是时刻谦虚谨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种人理应赢得更多人的帮助和领导的信任。
从另一角度看,作为领导在识才、用人时也要兼听兼信。古人讲,大家都说不好的人要认真考察;大家都说好的人也要认真考察。往往才高、能强、功大的人都有些特立独行的个性,他们往往不太善于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俗话叫做“情商低”,所以动不动容易遭到周边小人的诋毁和谗害,这就要求领导的“耳朵根子”要硬,头脑要清醒,有自己的鉴别能力。
有道是,人言可畏。如果领导者不辨真伪、偏听偏信,那么这些人才就有可能被误解,甚至会被打入“冷宫”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所以作为领导一方面要对“恃才傲物”或者不懂、不会、不擅于经营人脉关系的人才常“拉袖子”“开小灶”,“勤敲打”,促其改正自身存在不足,一方面要对那些毫无根据的“飞短流长”明察秋毫,并采取适当措施以正视听,同时也要多给那些有“缺陷”的人才提供更多的与群众接触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沟通中彼此多一些理解。
相对而言,东方文化偏于精神,崇尚精神内敛,比较注重于大众趋同,不太倡导个性的张扬。改革开放几十年,这一现象有了一些改观,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崇尚个性。本人觉得,价值多元、文化包容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如果你是一个有才有德之人,张扬你的个性,将你的优点发挥到极致,这种个人才能的发挥,对他人、对单位无害,而对社会、对国家有利,那么做时代的强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行为理应值得全社会弘扬和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