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游一座以父子进士坊闻名的小镇(大埔茶阳)

 

 
     从湖寮镇开往茶阳镇的车10点半准时启程了,四十分钟后就到了茶阳镇。下了车我有些蒙,完全没有车站的摸样,就是路边放着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上面写着售票处,可没有人坐在那里。我不能提着行李逛呀,还有我必须知道返回梅州市区的车几点出发,不能错过呀。正着急,看到一辆停在路边的大巴车上写着到梅州。赶紧过去问。人家问我去哪里,我说梅州,她说刚走一趟,然后拿起电话说,我给你打电话,让司机等你一下,我赶紧说,我现在不走,我要先在这里转转。问她后面还有几趟车,她说就剩她这一趟了,一点四十发车。我又问她,有没有存放行李的地方,她说,你要是坐我的车话,就把行李放车上吧。顺便把座位占上。得。又遇到好人了。把行李放在座位上,顺便买了车票。临走时,她嘱咐我,转完了要吃点饭,要不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梅州要四点了。还说最好早点儿到,一点二十左右到最好。后来我才知道,占座位和早点到多重要,因为满满的一车人,很多人是站着的。
     说起茶阳镇,总会提起父子进士坊,而来茶阳镇的人无一例外的都会去那里看看,拍照留念。我自然把第一目标定在了那里。一路打听着过去,正好有几辆车停在边上,其中一辆车上的四个人拍了好久的照片都不舍离去。其中一个人说,每年春节她丈夫都必须要带她过来一次,要到这里拜拜。进士坊的前方正对着大埔中学,旁边是一座庙,进去了一下,碰到一位年轻人在向一家人推销香,嘴里说着考大学的事。一家人接过香,在那里虔诚地拜了起来。后来到了老街上,人家跟我说,你怎么到这边来了,你应该去进士坊那边,很多当官的都去那里。突然就明白了那个人说的每年都要来。
     顺着父子进士坊向左手边走,除了那座庙,还有不少故居,估计都是当地名人。右手边是一德育基地,看了一下,因惦记着老街,也没敢再耽误时间,朝着老街方向走去。
     因已见过松口老街,茶阳的老街没有给我太大惊喜,只是一个叫做旋庐的建筑比较特别。老街的街道比松口宽,居住的人也比较多,很多都自己修整了,很杂乱的感觉,顿时没了兴趣。离开老街中间。来到了外面的堤坝上,远眺老街比身在其中好。加之云层厚,老街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离开了老街,来到马路边找吃饭的地方,看见笋粄,我又一次迈不开步子了。其实在找老街的时候就已经吃了一次了,真是太好吃了。又吃了两个,然后回到车站,此时车上已经很多人了。中间的通道也摆上了长条凳,中途不停地有人上车,感觉不可能上来了,可还都挤上来了。我真是暗自庆幸听了售票员的话。
 
     两个多小时后,车终于到梅州五洲客运站,除了我们几个坐火车的,其他人都下光了。司机师傅很好心,将我们带到了江南汽车站,说是这里去火车站比较近。同车的人得知我坐火车去汕头很吃惊。说你完全可以从茶阳坐大巴到潮州,然后从潮州到汕头,何必绕这个圈呀。我哪里知道茶阳这样一个小镇有去潮州的车呀。看来我是小瞧这个茶阳镇的地位了。
 
     火车是晚上九点的,到火车站后,先存好了包,坐公交去了客天下景区。谁知下车时,人家告诉我回去的末班车是六点。得,景区中心也没敢进去,就在外面转了一圈又回去了。本来我就对新建的景点没啥兴趣。回到火车站开始逛商场,商场里的电影院还没开张,时间真心难熬,好在后来看到了一家比较喜欢的服装小店,试了N件衣服,买了一件,终于把时间打发完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旋庐
 
 
 
 
18、旋庐正面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我这一趟最爱的笋粄

 
 
33、别小看这条马路,这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补充资料(来自网络):

 
     梅州大埔茶阳镇茶阳镇位于粤闽两省三县交界处,是粤闽两省三县十二个乡镇的重要贸易集散地,是广东省首批中心镇之一。省道S221、出省道线S332线和梅大高速公路、梅坎铁路贯穿全镇,是龙汀、潮汕交通枢纽。据史料记载,从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茶阳镇设为义招县,公元607年为万川县,公元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设置为大埔县县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直至1961年县治方迁往湖寮镇。茶阳镇于1985年被列为大埔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茶阳古街、甜祝、高乾自然村被大埔县委、县政府列为古街区、古村落保护;2011年,群丰村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2012年,茶阳镇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3月,茶阳镇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镇辖区面积288.81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和1个街道社区,共5.5万人。其中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共1.2万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7709亩,其中水田面积21662亩。粮食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蜜柚,竹木资源非常丰富,林业用地面积2.42万公顷。境内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