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励志奋斗故事之十五:抚宁水利建设功臣曹文忠的先进事迹
编者按:这是一个尘封的故事,提起老县长曹文忠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但是如果提起洋河水库、鸽子塘水库、黄金山水库,大家都知道了。其实这些水利工程都是在曹文忠带领下修建的。那个时候,正值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经济停滞不前,物质极度匮乏,在缺少大型机械设备的条件下,我们的前辈们战严寒,斗酷暑,饿着肚子,也要拼命干,因为他们胸中有格局,心中有目标,干起来有动力,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实现了一个个伟大的创举,其精神着实令我辈钦佩。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目标在更新,但是老前辈们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丢。干事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都是这样。
1959年1月担任副市长时期的曹文忠
曹文忠(1910—1970.5),原名曹宝仲,抚宁县曹西庄村人。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任区管理员。1949年3月任抚宁县第六区(驻麻姑营)区委书记。1954年1月至1956年11月任抚宁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1956年7月至1958年11月任中共抚宁县委常委,1956年11月至1958年11月任抚宁县人民委员会县长。
1958年县长曹文忠在卢王庄乡东方红农业社搞的多穗高粱试验田
1958年8月15日县长曹文忠(左一)陪同刘少奇委员长(右一)视察卢王庄乡东方红社多穗高粱试验田
1958年11月至1961年5月抚宁县撤销后,曹文忠担任秦皇岛市人民委员会副市长,期间兼任唐山市洋河水库建设指挥部副主任(主任兼党委书记陈伯生为原唐山专区专员;另一名副主任为秦皇岛市委第一书记武学文,此时唐山专区撤销,秦皇岛市归唐山市管辖)。1959年4月任中共秦皇岛市委常委,1960年4月任秦皇岛市农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1961年6月恢复抚宁县建制后,曹文忠任抚宁县委常委、县委书记处书记。1963年5月至1965年10月任城关工委书记。1965年10月,他被派往唐山专区丰南县搞“四清”运动,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他才被调回抚宁。1966年至1969年担任抚宁县水利建设指挥部主任。1969年1月至1970年5月任抚宁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副主任。
1984年12月天津画家赵静东凭借二十年前的记忆,给老县长曹文忠画的像。
(一)水患不除誓不休
抚宁县河流众多,且为季节性河流,源短湍急,暴涨暴落,给沿河两岸人民造成极大危害。
昔日洋河洪灾过后水冲沙压的农田
为了根除抚宁水患,曹文忠跋山涉水,多次踏查河道,参阅有关水文资料,思考治理水患的办法。
1957年秋,动工修建鸽子塘水库,1958年秋建成,总库容117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7平方公里。1958年1月,动工修建黄金山水库,1959年8月竣工,总库容452万立方米。他都是吃住在工地,与民工们一道从事劳动。
1959年夏抚宁大水
1959年7月22日,抚宁境内普降暴雨,大新寨日降雨量349.7毫米,抚宁城关早晨3个半小时降雨272.9毫米,洋河水上涨至护城河,抚宁城四门被洪水围困,东关桥面水深1.5米,南洋河大桥处最大洪峰流量达到4540立方米每秒,23万亩农田被淹没。京山铁路留守营、卢王庄、蒲兰三段铁路被冲毁,火车停运7昼夜。身为副市长的曹文忠冒险趟水,亲赴第一线,查看灾情,安排灾民生活和灾后重建工作。
副市长曹文忠趟水查灾
1959年10月,开始修建大(二)型水库--洋河水库,他兼任洋河水库建设指挥部副主任,担任工程总指挥,和6万多民工一起住在简易的工棚里,在那“三年困难时期”,没有大型机器设备,主要靠车拉人担。他们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每天仅能吃上四两粮食,伴着糠菜充饥。夏天工棚内闷热异常,蚊虫叮咬,一遇雨天,四处漏雨,无法入眠;冬季里,北风刺骨,大雪飘飘,滴水成冰,难以御寒。他与工友们一道,忍饥饿,战严寒,斗酷暑,1960年8月8日,洋河水库第一期主体工程竣工,完成总工程量680多万立方米。1961年8月18日,完成了水库第二期续建工程,开始拦洪蓄水,总库容3.586亿立方米,浇灌50多万亩农田。
洋河水库开工誓师大会会场
洋河水库简易工棚,夏不避风雨,冬不御严寒。
1960年8月曹文忠等为洋河水库第一期工程竣工剪彩
1960年曹文忠(右一)陪同上级领导视察洋河水库建设情况。
曹文忠在溢洪道前留影
洋河水库大坝
1961年8月担任洋河水库建设指挥部副主任时期的曹文忠
1957年至1960年抚宁县获得国家、省、地区的荣誉(《秦皇岛市水利志》)
曹文忠说:“光有水库不行,还得有干渠配套,我才算完成任务。”在洋河水库建成蓄水的基础上,他又大搞渠系配套,使之真正发挥作用,产生效益。1966年11月5日,抚宁县洋河灌渠工程指挥部成立,曹文忠担任主任。11月15日,洋河灌区第一条万亩以上灌区东灌渠动工修建,曹文忠带领3万多民工,投身于灌区的建设中。民工自带工具和生产队配给的口粮指标,国家每人每天补粮食0.7公斤。经过一冬天的鏖战,完成了全部土方工程。第二年春天,铺开全部配套建筑物施工,1968年基本竣工,全长27公里,设计输水能力每秒6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
曹文忠(右二)在东干渠
1966年11月,抚宁、昌黎动工修建友谊灌渠,1967年5月8日竣工投入使用,干渠全长18.8公里,抚宁境内9.2公里,渠首设计引水流量每秒12立方米,使下游6.7万亩旱田改为水田,使水稻亩产比1957年提高32.7%。
曹文忠在北庄河水库留影
1968年11月,在他的倡导下,小(一)型水库北庄河水库动工兴建,第二年8月竣工。总库容39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000多亩。
小(一)型水库北庄河水库
由于长时间涉水着凉,曹文忠患有痔疮、脱肛等多种疾病,为了修建北庄河水库,他虽然每天咳嗽不止,但仍然带病征战在建设工地上。家人和领导都关心他的病情,劝他检查一下身体,可他却总说不急,一头扎在水库建设工程上。此时他唯一的亲姐姐瘫痪在床,极想见他一面,但几次捎信曹文忠都没能回来。那年地震,他家租住的民房被震坏了,他家与房东家合住近一个来月,几次催他回家看看,他总因工作太忙,脱不开身。当时施工特别紧张,如果汛期拦不了洪,就得炸掉重建。为抢工期,他和年轻的民工们一道推车运土。为了保证不出事故,他提出“水涨一寸,坝高一尺”的口号,始终担心大坝安全问题。每逢大雨滂沱之夜,别人还在熟睡之际,他悄悄地披上雨衣,拿着手电,上坝巡察,查看水情。等大坝安全度过汛期,曹文忠才抽空回家,找房子搬家。第二天,顾不上收拾搬家的杂物,骑自行车往返50多里,看望久病在床的姐姐。那时的道路颠簸难行,河流曲曲弯弯,曹文忠和他的大儿子曹延华涉水趟河奔波了一整天,傍晚才回到新搬的家。也就在这天晚上,大儿子曹延华右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个手指不慎被机器轧了,血肉模糊,鲜血淋漓。他闻讯后到医院看了看,和大夫打听会不会落下残疾,吃完早饭又回到了工地。他不是不惦记儿子,而是工程让他放心不下。北庄河水库工程在1969年“九大”召开前夕,如期竣工,实现了向“九大”献礼的目标。可是曹文忠咳嗽不止,身体极度虚弱,就连竣工典礼报告都是别人代替做的。
北庄河水库竣工以后,曹文忠回到县里,任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副主任(相当于县政府副县长)。1969年初冬的一天,为掌握洋河的第一手材料,曹文忠早晨从家里出来,顶着狂风,徒步考察洋河河道,从上游一直走到入海处,行程将近百里,摸清了洋河水道的情况,直到天黑才被大卡车送回家,因为他的脱肛又犯了,棉裤都被血水浸透了,已经骑不了自行车了。
(二)一生简朴奉廉洁
曹文忠生活俭朴,夏天穿的是尖口布鞋,冬天穿的是棉五眼,从没穿过呢子、毛料的衣服,手上戴的一块上海表是1961年洋河水库完工后别人动员他才买的。为了工作方便,1966年他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是他家唯一的奢侈品。除此之外的家什就是两个板柜、几套行李。夏季里,在院子里,点燃艾草熏蚊子,手里拿着大蒲扇,与邻居聊天。每天听大喇叭,家里连个收音机也没有。
曹文忠与家人合影
曹文忠患有胃病,家里人舍不得吃细粮,留给他“吃小灶”。可是他在工地上却同民工一样,号房子,吃派饭,啃窝窝头,喝秫米粥。他担任过县长、副市长,但同一般干部一样租住一间民房,直到临终前,他家里只有两个笨重的木柜。他的兜里总是装着食母生、胃舒平、酵母等药片,一旦疼上来就掏出几片塞到嘴里。
曹文忠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从不允许搞特殊化。曹文忠为了让自己的子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每逢假期,就让子女回老家参加生产劳动。大女儿刚参加工作时在医院当会计,赶上“双压”被精简下来,一直靠打零工生活,直到1969年建陶瓷厂才算有了正式工作。大女儿出嫁时,连个嫁妆也没有,只是把她用过的曾经装炮弹用的木箱子带走了。1968年,二女儿高中毕业后,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曹文忠不顾家人的拦阻,亲自送爱女到农村插队落户,直到1971年才被安排到棉织厂。老家的亲戚、朋友都想托他“照顾”一下,可他总是一律回绝。
(三)病床四月斗恶魔
由于过度操劳,积劳成疾,1969年12月曹文忠从河南林县参观红旗渠回来,病情发作,才到医院进行检查。虽经几度治疗,但始终不见效果。后来经408医院检查,确诊为肺癌,县领导多次劝他住院治疗,曹文忠却说:“眼看快过年了,不能因我耽误了别人,等年后再说吧……”可就在腊月二十七日晚上,病情突然恶化,剧烈呕吐,第二天送往医院,在那年的腊月二十九送往天津总医院诊治,诊断为“肺癌脑转移”,癌症已经扩散。正月初六从天津回来后,住进了县医院。
从天津回来不久,他躺在病床上,心里想着的还是工作,他让子女开灯,其实灯是亮着的,他说看不见。听他说要看文件,家人就把60瓦的灯泡换成100瓦的,还看不清,又换200瓦的,还嫌不亮。这时家人才知道他的眼晴已经看不清了。
当时洋河水库溢洪道即将开工,曹文忠每天都惦念着施工进度,说有800多民工等着他,让家人找县委领导要车,他要去工地看一看。万般无奈,子女只好把病床当作车子,在病房里推过来,拉过去,一会儿说到李官营了,一会说到田各庄了,但他一会儿明白是孩子们在欺骗,把姐弟俩痛骂了一顿。
由于长期的输液,浑身的血管都已萎缩硬化了,扎液时护士们总是小心翼翼,可往往扎三四次也找不准或扎穿了。曹文忠强忍着疼痛,鼓励她们不要怯手,每当看到他咬牙皱眉的难受劲儿,护士们都实在不忍下手了。
1970年4月的一天晚上,曹文忠的情绪很烦躁,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但当大喇叭里传来了《东方红》乐曲声,他却一下子清醒了,说:“今天是‘九大’一周年了,你戴像章没?给我找个大像章,我也戴上!”当时有两位同事去看他,看到这种情景,心里都非常难过。当儿子告诉他是我国的人造卫星上天了,这乐曲是从卫星上传回来的,曹文忠高兴地说:“了不起,真了不起!”又抓着一位同事的手说:“老弟啊,咱们都得好好的,等我出院了,咱们先把饮马河给治了,再建他几座水库!”这位同事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只是用力地握着曹文忠的手抖了又抖。
5月19日下午4点多钟,饱受病痛折磨的曹文忠与世长辞了,年仅60岁。过去,农村都实行土葬,上级号召火葬。他在临终前谆谆告诫他的亲属,他死后丧事要从简,听从组织上安排,移风易俗,进行火化,为破旧俗立新风带个头。亲属们遵照他的遗嘱,把遗体运到秦皇岛市进行了火化。
曹文忠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廉洁的一生。他的心中始终关心着党的事业,始终挂念着人民的冷暖,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为抚宁县的水利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年经他手修建的许多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发挥作用。1990年版《抚宁县志》、1992年版《抚宁县水利志》、1993年版《秦皇岛市水利志》、2009年版《秦皇岛人物志》等地方文献都有曹文忠传记,他的历史功绩已经载入史册,他的艰苦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抚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