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从刘邦之后中国人的膝盖越来越软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君臣之间的礼数并没有那么“等级分明”,臣子见到君主不必行跪拜之礼。而后来的清朝,但凡见着皇帝整个人都得趴在地上。
那么,从何时开始兴起了“跪拜之礼”?
中国有部史籍《礼记》,相当于先秦典章制度的汇编,成书于汉代。而跪拜之礼,就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
刘邦大概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他居然做了皇帝。虽然,刘邦读书不多,但是,他很讲究场面上的一些规矩。于是,在开国不久,刘邦就开始琢磨朝廷的礼仪之事。
其实,这在无形之中就暴露了刘邦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一套规矩怎么能约束那些和上过战场的兄弟们?难不成他一个皇帝,还要继续和这帮人称兄道弟不成?
于是,刘邦就将礼仪之事交给了叔孙通。
对于识人的本事,刘邦可是很有信心。叔孙通此人不仅学问很高,察言观色的本领更是厉害。当初,叔孙通在秦朝是待诏博士,别人在胡亥面前议论造反一事时,他就说造反者不过都是“窃贼”。其实,这种比喻没错,但是,在胡亥听来却很是舒服,还给了他赏赐。
后来胡亥倒台,叔孙通就跑到了项梁处跟着项羽,但最终投奔了刘邦继续做他的博士。这厢刘邦做了皇帝后自然要“破旧立新”,要废除秦朝的那一套制度,但是,汉朝也得有自己的制度。于是,作为博士的叔孙通,知道刘邦的的想法后就自我推荐,要为汉朝制定朝仪。
刘邦嘴里说着要来一个简单的规矩,但看到叔孙通提交的礼仪法后真是乐坏了。叔孙通制定的规矩可不少,从何时上朝、上朝后该如何站队,如何按照身份高低跪拜皇帝及如何向皇帝敬酒等,都有详细的礼仪规范。当然,更是要求大臣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而刘邦想要的就是如此,通过这些规矩使君和臣有了身份上的区隔。刘邦就是想通过这些“条条框框”,来彰显皇权的威严。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就要俯视大臣。哪怕大家曾在一个锅里吃过饭,但现在君是君、臣是臣,一切都得照规矩来。
叔孙通是个聪明人,他洞悉了刘邦的想法,所以,自称是采用了古制,参照了秦朝的礼仪法,最终,拿出了适合汉朝的礼仪制度。但是,先秦时期的君臣之间相处哪有这般“教条”?只是从秦始皇开始,皇权的集中让君臣之间的关系有了些微妙的改变。
而叔孙通却是捕捉到了这一点,使得益者成了刘邦。有人说叔孙通实属“投机取巧”之人,在胡亥面前巧言辩解,又相继投靠强者。其实,这只能说叔孙通是一个顺势而为之人,善于为自己创造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或者说,他是一个善加变通之人。
不过,这并不代表叔孙通没有自己的主见。当年,刘邦想立刘如意为太子,就产生了废刘盈的想法。于是,叔孙通就拿礼仪之道去劝刘邦。当然,此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虽然其中有其它因素,但也说明叔孙通看得透彻,吕雉和戚姬,谁更有势力?
自然,叔孙通后来也得刘盈高看,他所制定的那套礼制也就固定了下来。在随后的2000年,这套礼制基本就成了范本且规矩越来越复杂。之前,君臣之间还能坐着谈论天下之事,到了宋朝成了“君坐臣站”,明朝开始大臣汇报工作得跪着,到了清代这跪的时间就越发久了。
君王的地位和权威如何体现,是服饰还是口号?自然是得体的身体语言最有说服力了。当初,叔孙通制定的那套礼制,估计就是这条道出了刘邦的心里话。看着一帮大臣们向自己俯首贴耳,那心中的得意快感估计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这种礼节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 。
今天,在拜神、拜祖时仍有残留。
在当时的儒学思想中,就是强调“以德服人”,也就是德治,那如何德治?就得靠“礼制”。通过一系列的礼仪规范,来教育大家如何说话、为人处世。
当时的秦朝,由于法学盛行,已经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满。所以,叔孙通自然知道如果不能用天下人所欣赏的“德治”思想来制定这个礼制,那么,天下还会如以前那般混乱。
于是,叔孙通巧妙的糅合了皇权集中和德治概念,一个“跪拜”,既满足了皇帝那“万人之上”的心理,又让天下人可以心甘情愿的继续臣服。
以至于,后来的皇权制度日益固化,臣子们的膝盖也是越来越软了。
参考资料:
【《史记·刘敬叔孙叔通传》、《史记·高祖本纪》、《资治通鉴·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