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范展,张海霞,刘秋霞,杨淑晴,周汉光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目的:探讨导致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为肠外营养患者临床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10例肠外营养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患者34例,感染率为16.19%;34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占47.50%,革兰阴性菌14株,占35.00%,真菌7株,占17.50%;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和多发创伤。
结论:导致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有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和多发创伤,临床实践过程中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原文参见: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7(1):165-168.
对于实施消化道手术的相关患者来说,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是临床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这一观念已经在临床医学界达成基本共识。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整体质量效果,同时通过对于患者术后免疫系统的修复、免疫能力的提升以及生活质量的迅速改善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但是,国内外临床众多关于肠外营养治疗和报道结果显示,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发生率水平会显著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3】。临床病例资料认为,导致肠外营养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可能与患者年龄、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等相关因素有关。针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情况及导致患者相关血行性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鉴别和分析,对于患者临床感染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为探讨导致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的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肠外营养患者临床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共210例。其中男150例,女60例,平均(55.34±19.34)岁,ICU平均住院时间为(35.43±10.23)d。纳入标准:(1)年龄>20岁。(2)所采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均为非皮下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3)患者ICU住院时间均>2d。排除标准:(1)患者所采用的是PICC导管和皮下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2)患者入住ICU时已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资料及构成比(%)
1.2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本研究所采用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至少出现以下临床症状之一:发热、寒战或低血压等,患者外周血、导管血、导管尖端的细菌培养至少1次结果阳性,且除中心静脉导管以外患者未发现其他血流感染源。
1.3 观察指标:针对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性别、ICU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和患者多发创伤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并观察患者外周血、导管血及导管尖端细菌培养结果。采集患者外周血、导管血及导管尖端相关组织标本,送至医院检验科进行常规的细菌分离培养,并针对细菌种类进行分类鉴定。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用珚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统计推断用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率:210例肠外营养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患者34例,感染率为16.19%。
2.2 病原菌分布:34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占47.50%,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4株,占35.00%,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7株,占17.50%,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见表2。
表2 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3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和多发创伤,见表3。
表3 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率(%)
2.4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将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是否多发创伤作为变量带入回归方程中,通过逻辑回归方程证实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多发创伤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见表4。
表4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危险因素的逻辑回归分析
3 讨论
对于临床重症患者,尤其是手术患者而言,其体内的分解代谢过程会被显著激活。与正常人相比,临床重症患者的分解代谢程度会显著升高【4】。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临床重症患者需要给予更多的营养支持,而临床有效的营养支持手段可以显著抵消患者分解代谢进程,进而对患者的体力进行有效补充。不仅有利于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同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生存率水平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5】。
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当给予相关患者肠内营养无效时,可以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且可以取得一定的临床比较优势【6-8】。尤其是随着相关医疗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医疗卫生条件也逐渐得到了改善。在此背景下,中心静脉导管被广泛的应用于肠外营养治疗。然而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虽然能够为患者营养条件的改善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患者发生相关临床并发症的风险。在众多临床并发症中,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后果最为严重,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9,10】。
本研究为了探讨导致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以医院临床收治的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10例肠外营养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34例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感染率为16.19%,与国内外相关报道结果相符【12】。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一方面要重视临床感染发生,另外一方面要从如何预防感染入手,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实施针对性的感染预防干预措施。
在针对患者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后发现,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构成比为47.50%。这一数据也与临床类似报道结果十分相符。针对上述病原菌检出结果,在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抗革兰阳性菌效果更好的抗菌药物实施临床干预。
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和多发创伤。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外报道结果相符【13,14】。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的延长,增加了患者创面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从而显著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概率。(2)拔管时最高体温升高可能是患者继发感染的临床先兆,多发创伤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针对于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过长的患者以及拔管时最高体温升高和多发创伤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及早预防,从而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发生【15-21】。
综上所述,导致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有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拔管时最高体温和多发创伤,临床实践过程中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Al-Tawil ES, Almuhareb AM, Amin HM.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long-term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tertiary care hospital experience in Saudi Arabia. Saudi J Gastroenterol. 2016;22(4):304-308.
Osland EJ, Ali A, Nguyen T, et al. Australasi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AuSPEN)adult vitamin guidelines for parenteral nutrition.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6;25(3):636-650.
Greene E, Shokur R, Brown L, et al. Incidence of Hypermanganesemia in children who are administered parenteral nutrition.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16;40(6):766-767.
傅培荣, 孙运波, 王惠芬. 肠外营养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3;16(2):181-183.
Casaer MP, Van den Berghe G. Comment on "Protein requirements in the critically il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us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16;40(6):763.
Cao Y, Yan W, Lu L, et al. Parenteral nutrition combined with rice soup can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congenital chylous ascites.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6;25(3):631-635.
陈勤利, 李向红, 姜红, 等.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高危因素.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5;23(2):77-83.
Sung KY, Lee SY.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of extravasation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neona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using multiple punctures and a hydrocolloid dressing. Wounds. 2016;28(5):145-151.
Baena-Gomez MA, de la Torre-Aguilar MJ, Aguilera-Garcia CM, et 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using different lipid parenteral nutrition formulas in children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utr Cancer. 2016;68(5):804-810.
Bizari L, da Silva Santos AF, Foss NT, et 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short bowel syndrome patients, regardless of its duration, increases serum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Nutr Res. 2016;36(7):751-755.
Plogsted S, Adams SC, Allen K, et al. Parenteral nutrition multivitamin product shortage considerations. Nutr Clin Pract. 2016;31(4):556-559.
Oshima T, Heidegger CP, Pichard C. Supplemen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s the key to prevent energy deficit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Nutr Clin Pract. 2016;31(4):432-437.
Russo M, Vita GL, Stancanelli C, et 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mproves nutritional status, autonomic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ransthyretin amyloid polyneuropathy. Neuromuscul Disord. 2016;26(6):374-377.
Alonso RVM, Alvarez SLM, Wanden-Berghe C, et al. Towards a mobile-based platform for traceability control and hazard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description of a framework and a prototype app. JMIR Research Protocols. 2016;5(2):e57.
Elke G, van Zanten AR, Lemieux M, et al. Enteral versus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rit Care. 2016;20(1):117.
王丹. HIV感染期间持续性免疫激活与肠道微生物易位关系的研究.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5;22(1):57-60,62.
段万石. 肿瘤病人肠外营养导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进展.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6;23(2):116-119.
王震, 贾萍, 郑海宁, 等. 加压氧联合治疗经PEG行肠内营养支持病人管周严重感染1例.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4;21(6):380-381.
伏添, 王学莉, 童智慧, 等. 三种评分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并发胰腺感染预测价值的比较研究.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6;23(3):129-132.
侯水平, 屈平华, 伍业健, 等. 2012-2013年9例胎儿弯曲菌感染的鉴定及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5;49(8):744-746.
顾燕儿, 蒋红娜, 徐颖璐, 等.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后营养状态的效果评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6(17):4008-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