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卧轮禅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六祖惠能: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典故:
尝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祖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卧轮非名即住处也)。 ——摘自《五灯会元卷第一》
卧轮禅师修行了几年,来到六组之处想一试禅功。
他见到六组慧能,便做了一首偈子:“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六祖慧能禅师看到这首偈子后,对徒弟们说:“卧轮还未真正明白佛法真义。如果依此修行,就要死掉了。认为‘对境心不起’是功夫好,那是错误的。我们修道是要修成活佛,绝不是修成死佛,变成金木土石,那还是什么佛?不能普度众生,又有什么用?”徒弟们听后似有所悟。
六组也做了一个偈子说:“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徒弟们不解其意,于是请禅师开示,六组禅师解释说:“所谓有伎俩,就是有功夫,心有所住,就是着在功夫上了,这就是法执,是不行的。思想也用不着断,断了就不能起作用了,如果思想断了,就像一块大石头,那还有什么用?凡事一念不生,同样也不行,所以我说‘对境心数起’。就像我们说法、听法一样,也要起心动念,虽然心动念而不着相,等于没有起心动念菩提表明佛之真心,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即使修炼成佛,也没有增加一分又如何会有所增长呢?”
一部《坛经》,62幅画作为你再现六祖惠能大师的传奇一生
从一个不识字的樵夫
到禅宗历史上的一代祖师
六祖惠能的一生
是智慧的一生
也是传奇的一生
他一生的言行经历
汇集成一部《六祖坛经》
让我们换一种方式
通过一幅幅故事画
重读《六祖坛经》
回顾惠能大师的非凡人生
△《惠能问经》
因早年丧父,家境贫寒
惠能自幼就以砍柴谋生
奉养老母
每天背着一担柴火到集市上去卖
有一天惠能在送柴途中
路过一间旅店
忽然听到有人在店里诵念经文
惠能就把肩上所挑之柴放下
凝神聆听,迟迟不肯离去
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
心有所悟
忙问客人这是什么经文
客人告诉他这是《金刚经》
从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来的
惠能听了非常高兴
决心前往黄梅礼佛求法
△《礼拜五祖》
惠能安置好母亲
历经三十余日
终于来到黄梅礼拜五祖
五祖看到这个樵夫来得奇怪
就问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答,岭南人氏,惟求作佛
见他是个瘦小的山野樵夫
五祖言,你是獦獠,怎能成佛
惠能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听闻此言,五祖心中已然明了
惠能虽一字不识
对佛法却有着非凡的根性
他的回答直契佛法的核心
人人皆有佛性
人人都可以成佛
于是安排他到后院碓房劈柴舂米
在日常俗事中用功修行
△《神秀书偈》
惠能勤勤恳恳舂了八个月的米后
五祖弘忍大师集合门人
让大家依据各自的修行体会
各作一首禅偈
以此来确定禅宗衣钵继承人
在寺院里德高望重
呼声最高的教授师神秀禅师
在众人的期盼下作了一首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五祖令人诵读此偈
说依此修行可免堕恶道
有大利益
但对于神秀禅师
五祖嘱咐
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五祖擦偈》
还未出家受戒的惠能
听到有人在诵念神秀的偈子
觉得神秀的偈语
虽然也有利于修行
但还未能契悟佛意
领悟心性空寂的道理
于是也作偈一首
请人代为书写在墙上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惠能的偈子一出
大众无不惊愕
五祖听闻赶来
有心要把衣钵传授给惠能
但又担心惠能遭人迫害
说了句“亦未见性”
用鞋底把写在墙上的偈子抹去
△《碓房三敲》
在惠能写下偈子的第二日
五祖悄悄来到碓坊
见惠能仍如往常一样在舂米
便问“米舂熟了吗?”
惠能答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暗喻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只待师父的点拨
五祖用手杖敲了三下便离开
惠能心领神会
知道师父是要他今夜三更前来相见
惠能得到弘忍大师的暗示
心里非常欢喜
△《三更受法》
到了半夜三更
惠能恭敬虔诚地来到五祖的房里
五祖当即为他讲解《金刚经》
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
惠能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对五祖说了几句话: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传授衣钵》
五祖知道惠能已经了悟本心自性
当即授予衣钵
并赠他一首偈子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但吃肉边菜》
△《开网放生》
惠能得法后
五祖担心其因衣钵一事遭人嫉恨
亲自渡他过江
并嘱咐其此去一路向南
不要急于出来弘法
以免遭人迫害
惠能遵循五祖教诲
南归隐遁
躲避于猎人队伍中
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猎人常让惠能看守捕网
每次见到有生命落网
惠能都悄悄放生
吃饭的时候
也只吃些肉边菜
△《仁者心动》
隐身十余年后
惠能见因缘成熟
决定出山弘法
当他来到广州法性寺时
正值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
时有微风吹动经幡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
惠能即说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一句话折服了在场的僧众
印宗法师觉得惠能非平凡之辈
便请他到禅堂探问深义
惠能即拿出衣钵
表明自己传承人的身份
印宗法师便为惠能剃度
并拜惠能为师
从此
惠能便在岭南一代弘法
大倡顿悟法门
……
欲了解更多六祖惠能的传奇故事
敬请关注
刘居时六祖故事画展
5月5日—5月12日
△点击视频,观看刘居时介绍
肇庆籍书画艺术大师刘居时先生,缘于对六祖惠能大师的崇敬和景仰,发愿以岭南同乡的身份,创作百幅以惠能大师生平为主线的系列故事画,以大力弘扬大师的人格风范和禅学奥义。
刘居时先生孤明志趣,云水襟怀,历时整三载,自《六祖诞生》发轫,至《塔光冲天三日始散》圆满,用中国画特有的虚实相生的笔墨,展现了惠能大师的非凡人生和不朽事功。
缘于对玉佛禅寺“文化建寺,教育兴寺”理念的深深认同,刘居时先生提议于今年五月,假座玉佛禅寺举办《刘居时六祖故事画展》,将其敬绘之六十余幅六祖故事作品尽数展出,于弘教化众之际,借佛法与艺术的巧妙融合,尽阐佛法之深、大师之胜、人生之妙、性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