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竹林进行了一场灵魂对话的鸟长什么样?

近来,肉庄楼下总是传来一阵阵“嘎嘎嘎”的烟嗓音~阵阵响声犹如它在我们身边,毕竟是邻居嘛,庄主说这个家伙十好几万呢,我的同事一听立马怀着激动的好奇心下楼去看了这位“大嗓门儿”,我只知道,从那之后“大嗓门儿”就没怎么叫过了,虽然我很想知道我同事的教育手法,但咱也没敢问。

其实在此之前,我们庄主曾与这只鹦鹉进行过一次灵魂的对话,时间不短,至于说了什么咱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从那之后,这只鹦鹉就“嘎嘎嘎”叫的很起劲了,至于庄主的教育手法,咱也没敢问。

唐·绿釉鹦鹉形壶|《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鹦鹉能理解人的意思,如果足够有耐心继续教育的话,他把你说的话给说漏嘴是极有可能的。因此,全世界出产鹦鹉地区的人都相信鹦鹉是极有灵性的,一些古代美洲印第安部落相信鹦鹉有人类灵魂。在中国中,它们是替天而言的“天皋”。

唐 持鹦鹉仕女俑

玫茵堂珍藏

所以,鹦鹉的意象在唐宋时代是一件十分普遍且有寓意的事。

唐宋全民的宠物鹦鹉

自古以来,鹦鹉在东西方都备受欢迎,他们既是家养的宠物,也是“自作聪明”的典型象征。鹦鹉本是中国本土就有的一种鸟类,但就是因为太聪明太漂亮而被人们捕捉成为笼鸟,它的羽毛鲜艳多彩,小嘴儿能巧能言。因此,中国本土的鹦鹉几近灭绝。不过,由于唐代疆域扩大,外域进贡的鹦鹉比本国的还要漂亮,也因此,鹦鹉这一元素在唐宋时期更加变得更加辉煌。只是,有时鹦鹉又成为郁郁哀怨的象征。

唐·密县窑珍珠地鹦鹉纹枕|故宫博物院馆藏

比如,唐代诗人皮日休写的《哀陇民·陇山千万仞》:

陇山高千仞,鹦鹉果其巅。

穷危又极险,其山犹不全。

蚩蚩陇山民,悬度如登天。

空中觇其巢,堕者争纷然。

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為。

陇川有戍卒,成卒亦不闲。

将命提雕笼,直到金台前。

彼毛不自珍,彼舌不自言。

胡为轻人命,奉此玩好端。

吾闻古圣王,珍禽皆舍旃。

诗中告诉我们,想获得一只本地鹦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劳民伤财,但统治者却喜好这些珍禽而不管人民的痛苦。你说说,唐代的统治者是有多么喜欢这些羽毛鲜艳的鹦鹉。

帝王的宠物:太平时乐

唐玄宗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一位狂热的鸟类爱好者,曾专门命宦官去南方搜罗禽鸟,还好出于人道目,他放弃了捕鸟计划。所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专属独宠鹦鹉是外国鸟儿,玄宗的叫“时乐鸟”,杨贵妃的叫“雪衣女”。

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墓壁画 《颂经图》

画面中是唐代流行的“杨贵妃教鹦鹉图”

可别小瞧这“时乐鸟”,人家不是随随便便起个名儿,这名字是有来头的。

《册府元龟·帝王部·符瑞三》云:

开元十四年,十月己巳帝至自汝州之温汤时,有五色鹦鹉能言,育于宫中。帝令左右试牵御衣,鸟辄瞋目叱咤。······尚书左丞相张说上表,贺曰:“伏见大恩,以灵异鹦鹉及能延景所述篇出示朝列臣。按《南海异物志》有时乐鸟,鸣皆曰天下太平,有道则见。······故非常品凡禽,实瑞经所谓乐鸟也。”许之。

张说所述的这只鹦鹉应为外域所贡,主要由南海今印度尼西亚一些岛国和古印度国进贡,这些地区被当时的唐代称为蛮夷,鹦鹉品种主要为五色鹦鹉和白鹦鹉,玄宗和贵妃的两只鹦鹉应为同一品种。

鹦鹉纹样的秘密:寓意

用“概念”来严格要求“美”

你说,一只外域所贡的鹦鹉怎么会受到朝廷百官如此重视,还要取一个象征天下太平的名字呢?

其实啊,鹦鹉在唐代是一种影响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较深的禽鸟,其谐音“英武”,代表英明神武,它聪明能言,所以古人又觉其有灵性,是一种神鸟。因此,鹦鹉可被视为符瑞思想的产物,它们作为吉祥的征兆连接着人间与上天成为上天的信使。除了玄宗,武则天也用鹦鹉制造政治舆论。

《大云经疏》云:“鹦鹉应圣氏也”、“鹦鹉者,属神皇之姓也”。

鹦鹉衔绶带、璎珞、花草纹样寓意长寿、尊贵之意。除了政治含义,鹦鹉还作为佛教形象深入人心,鹦鹉是佛在过去世中的化身,鹦鹉救火、鹦鹉子供养盲父母等仁义孝行的举动使它成为出身高贵、品德高尚的象征。

五代-北宋早期·黄釉鹦鹉|《中国出土瓷器全集》

因此,唐人很喜欢鹦鹉。到宋代,鹦鹉也始终是象征天命的征兆,就连艺术皇帝宋徽宗也不忘画一幅《五色鹦鹉图》来应个景儿。这张画的目的是强调这一只典型的五色鹦鹉,并且这五色是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色青赤黄白黑进行着色,这只鹦鹉承载的可是徽宗治国祥瑞的使命啊。

北宋·御题五色鹦鹉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读过宋史我们知道,徽宗是庶出的皇子,他成为皇帝是有很大偶然性的。因此,他需要治国统治的正当性,外邦进献的五色鹦鹉正好成为徽宗现实宋王朝实力和威望的象征物,成为徽宗最迫切需要的物证,因此,他精心描绘了这张《五色鹦鹉图》。

北宋·越窑青釉鹦鹉纹粉盒

唐代有很多这样的鹦鹉题材器物,不仅是神圣的寓意,或许是因为鹦鹉是唐人开拓南方疆土的象征,因此鹦鹉的纹样便成为一种象征留在了瓷器上。各种金银器、陶瓷器上纷纷出现鹦鹉纹样。

唐·鎏金鹦鹉纹提梁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人相信,如果用金银器做食器,可以长生不老。对坚硬物体的偏好源于人们对岩石和金属的接触,这种反差在器物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帝王贵族的种草会引起全民的追捧,鹦鹉的稀有和神圣的文化含义让它的精神形象得以飞入更多人的心中,再加上它那华丽的外表和深处金笼的处境,让它在文人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情心理。

北宋·越窑青瓷鹦鹉纹银扣执壶

辽统和十一年(993)萧贵妃墓出土

唐代诗人寒山在《寒山诗篇》中多次提到鹦鹉这一意象,从汉末祢衡的《鹦鹉赋》开始,在古代诗人的不断吟咏之下,鹦鹉意象渐次成为诗人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意象所形成的深层文化含义逐渐成为女性闺怨题材和诗人借物喻己的符号象征而深入广大人心,由此,鹦鹉纹样所内涵的美好寓意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北宋·越窑青釉刻鹦鹉牡丹纹盒

唐代只是鹦鹉纹对瓷器应用的开始,宋代更加全面的应用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宋代鹦鹉纹开始以鹦鹉为主体,搭配缠枝花草等,使画面更有生活气息。

北宋·越窑系褐釉刻花鸟纹盖盒

北宋·越窑青釉花鸟纹盖盒

飞入寻常百姓家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

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

唐-五代 越窑鹦鹉纹壶|罗杰斯旧藏

鹦鹉纹样为何会对艺术传统产生这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理和文化上更为接近的社会环境之间,这些纹样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是匠人们在这片土地上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影响导致的。接收到这些文化的匠人头脑里形成了不同的偏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偏好得到加强。反之,这种感受又造成了生活在其中的人偏好的不同。

隋/唐 巩县窑白釉鹦鹉杯|浦上苍穹堂藏

大多数人认为鹦鹉的意象是从唐代开始,但实际上,就算是唐代的人也是因为有之前的鹦鹉意象观念影响,唐人才会对这种外域来的“朋友”亲近有加。

鹦鹉意象的不断充实,是与历史文化的积淀紧密相关的,它从单纯的自然物象一步步走进人们心里,从帝王天命的寓象发展成为具有文人气息和闺怨气息的大众意象,它的形成离不开中华民族文化深层的生命土壤和文化意识。

下一讲,我们一起来康康与鹦鹉相似的其他物象的深层含义。

因为,我们越是接触特定物象就越愿意去看其他相似的物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