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当代武术运动的新发展
武术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武术自奴隶社会产生后,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直至明代才逐渐露出近代武术运动的雏形。在明以前,武术以军阵格杀技术为主体,训练内容主要是兵械实用技法,而拳术(手搏)占的比例较少。这时的武术是军事技术不可缺少的部分。军阵格杀中兵种的变化(或车兵、或骑兵、或步兵)和兵器的形制、长短、轻重的变化,都影响和制约着武术技术的发展。由军旅武术流入民间而形成的民间武术,也以攻防性能的高低来衡量技法的优劣,武术的健身价值和审美价值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随着武术技术的积累,练习和运用武术的心得要诀的积累,以及传统文化对武术的渗透,套子武艺流入军旅武术训练等多种原因,明代武术出现了较大的发展演进。
首先,出现了练功、单舞、对搏并重的训练。它标志着武术已摆脱了只以格斗为主,排斥套路练习的偏向,形成了功法、格斗、套路三种运动形式。明代军旅武术家戚继光就明确地将这三种运动形式规定为武艺训练的内容。他在《练兵实纪》中列了练心力、练手力、练足力、练身力等锻炼方法。这些正是当时为提高武艺技能和体能服务的功法。
其次,出现了以拳术为主体,十八(或十七)种兵器为锻炼器械的技术体系。这标志着武术技术发展已摆脱军阵格杀的制约,沿自身技法规律演进。在明代,少林拳已享盛名,并出现了与少林拳风格特点不同的“内家拳”。此外,还流传有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六步拳、猴拳、温家七十二拳、八闪翻、十二短、巴子拳等等,出现了一批擅长某一拳技的名手。例如:擅长短打的有“绵张”“吕红”“山西刘”;擅长踢法的有“山东李半天”“曹聋子”;擅长打法的有“张伯敬”;擅长拿法的有“王鹰爪”“唐养吾”;擅长跌法的有“千跌张”。在拳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作为武艺内容概称的“十八般武艺”,有了具体的内容,其中包括有长兵器、短兵器、软兵器(索系兵器)和抛射兵器。这些兵器既未包罗当时军阵格杀的全部兵器,又有一些并非当时战阵运用的兵刃。它们已开始演变成专供运动锻炼的器械。
其三,总结出了较为系统的武术基本理论。在技法上,总结出了“短兵长用”“长兵短用”“三尖相照”等要领(见戚继光《纪效新书》)。在战术上总结出了“刚在他力前,柔在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乘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后人发,先人至”等要诀(见俞大猷《剑经》)。在套路编排结构方面,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路线程式,并出现了记述套路的专著《耕余剩技》。在教学训练方面,总结出了学习武艺要“先学拳”“次学棍”(见何良臣《阵记》),练习枪法要先学“一戳一革”,然后学“连环”,最后学“破法”(见吴殳《手臂录》附卷上)等循序渐进的教学训练法则。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比较武艺赏罚篇》中,还规定了兵械形制和技术标准。试技时,优者赏,达不到一定标准者则罚,体现了从难从严的教练原则。
其四,出现了广泛吸取传统文化的某些精华来促进武术发展,增浓武术文化色彩的趋势。例如,明万历年间见传的《易筋经》,是武术功法与气功导引术结合的产物。内家拳中的击穴法,是借助中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为依据形成的击法。武术套路,有可能是借鉴宋元间使武术艺术化的卖艺人拳套,和使艺术武术化的元杂剧武戏的某些编排格律和形体艺术,加速了自身的发展。此外,俞大猷、唐顺之、何良臣、戚继光、程宗猷等人,运用军事理论,总结深化了武术技术、战术和训练理论,分别写成了《剑经》《武编》《阵记》《纪效新书》《耕余剩技》等武术典籍。
其五,武术的健身价值受到重视,审美价值得到有意识的利用,不再是仅着眼于格杀的纯军事技术。
上述五点标志着明代武术已发展成一种有别于军事格杀技术的体系,它兼有着锻炼体魄、训练攻防技能、观赏娱乐等多种社会功能,初步演进成了一个体育运动项目。在此基础上,后世武术进一步吸收传统文化的养料,丰富锻炼形式,升华技法理论,在不失攻防内涵的前提下,沿着体育途径不断发展。
进入清朝后,增加火器装备,已成为加强军队战斗力的必趋行径,传统的军旅武术日趋衰微。同治年间,清廷进口了大批“洋枪”,并开办工厂进行仿造。光绪甲午之战后,开始编练全部用新式枪炮装备的“新军”,传统的军旅武术退出了军事技术范畴。为选拔军事人才武举制,也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止。
清代军旅武术的衰微的过程,也就是民间武术不断发展,完成武术体育化进程的过程。清代新生的拳种,以拳术为主要内容。并且大多以一定的传统文化观念作为本门立论的依据。例如,太极拳信《太极图说》立论;形意拳用五行生克说规范拳技;八卦掌以易理阐发拳理等等。太极拳家还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练武主张,明确了武术的体育本质。至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精武体操学校,直接将武术视为既有助于健身,又有助于掌握自卫本领的体育项目。
辛亥苦命后,有识之士以武术能强身强种、自卫卫国,而提倡武术。上海精武体育会、天津中华武士会、北京体育研究社、成都四川武士会等民间社团蔓生于各大城市。北洋军阀政府规定所谓“中华新武术”为军警和学校必修科目。国民政府于1928年成立中央国术馆,规定各地成立下属馆社。当时随着西方体育及其基础学科的传入,一些武术前辈借鉴西方体育教学形式、竞赛形式和方法来整理武术,并着手运用体育基础学科有关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武术。出现了以口令指挥、列队操练的集体武术教练法,一些传统武技被整理成册。1923年,在上海举行了首次“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此后,综合性的全国运动会,也将武术列为竞赛项目。武术步入现代运动竞赛场后,被称为“武术运动”。
当代武术运动的新发展
1949年的,武术沿着体育途径迅速发展,其社会功能得到了广泛的发挥和运用。继承、研究、普及、提高工作日益深化。
50年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陆续组织专家,编制了简化太极拳、长拳类刀、剑、棍、枪和拳术的初级、乙组、甲组套路。这些套路起到了促进技术规格统一的作用,也在了在群众和院校中普及武术的基本教材。动作规格的统一,加强了套路竞赛的可比性。1959年诞生的“武术竞赛规则”,将武术项目分类,进行同类项目同组比赛,进一步增强了套路比赛的可比性,使武术步入了竞技体育运动行列。
此后,动作外形可以性强,且易于进行比较的长拳类拳械项目得到较快发展。这类拳械为适应运动竞赛的要求,艺术表现性不断提高。运动员为了在竞赛中夺取高分,参加竞赛的套路由选用传统套路,逐步变为创编既符合竞赛规则规定,又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自选套路。套路结构由传统的右侧起式,经近似直线的左右往返演练,回到起式位置收势,变成了路线多变、起收式在同侧即可的灵活结构。演练中出现了腾空动作和空中造型技术。腾空高、造型美、动作和动作组合中难度大,成了衡量套路演练水平高低的明显标准。这些都促使长拳类新编套路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日益提高。这种情况一直影响着后来武术竞赛套路的发展。
1961年问世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武术教科书。其中辑录了50年代新编的拳械套路,以及长拳基础训练和一些流传较广的传统拳械套路,还将体育教学训练原则及其步骤和方法等用于说明武术教学训练,促进了体育基础学科知识与武术的结合。在60年代,新编甲组长拳类拳械套路被列为竞赛规定套路,促进了长拳训练程式和基本功系列练法的逐渐稳定与成型。腾空造型等新出现的技术,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练习步骤和方法。
在70年代,武术发展主要表现为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以及螳螂拳等拳种,得到群众性的继承和普及。武术格斗项目也冲出禁锢,重新出现在习武活动中。在长拳套路舞蹈化倾向引起普遍反感的情况下,1979年版《武术竞赛规则》,删去了1973年规则中关于给新颖难度动作加分的规定。并且规定了十五种限制性动作,限制某些项目不能出现那些攻防含义不强的动作,及限制性动作出现的次数。就在这本规则中,新增了形意拳、八卦掌、通臂拳、劈挂拳的试行竞赛规则。
进入80年代后,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武术大发展。挖掘整理传统武术的活动,使一些濒临失传的拳技和资料,得到了继承保存;群众性的习武活动遍及城乡。武术学术研究气氛日益活跃,武术书弄似春笋般破土问世。在中国武术协会和武术研究院的倡导下,武术迈开了跨入世界体坛的步伐。自1985年举办首届武术国际邀请赛起,每年都有国际性和洲际性的武术竞赛活动。在各国武术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相继诞生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委会、欧洲武术联盟、南美武术功夫联合会、亚洲武术联合会等国际武术组织。1988年亚奥理事会决定采纳武术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国际开术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这些,标志着武术走向亚洲、走向世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华民族为丰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有益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