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轻信他人李特战败身死,危难之时李雄挺身而出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5篇
罗尚可以不顾脸面求和,西晋朝廷却绝不可能就此放弃益州。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正月,得知罗尚战败,司马乂命荆州刺史宗岱帅水军三万前往救援,宗岱以建平太守孙阜为前锋,进逼德阳。
德阳是蜀郡的门户,不容有失,李特派出儿子李荡和新任命的蜀郡太守李璜、德阳太守任臧共同抵挡。
就在此时,罗尚麾下的兵曹从事任睿看出了击败李特的最佳时机,理由有二:
首先,李特的兵力空虚,为了对付孙阜,他精锐尽出,天真的以为与罗尚讲和后,罗尚绝不会主动向他进攻。
其次,那些向他归顺的坞堡堡主都是墙头草,之前归顺不过是看李特赢了,但李特手下的六郡流民让他们头疼不已。天天啥也不干,就住在你家里白吃白喝,能不心生厌烦吗?
任睿建议,应该趁此时联络各坞堡堡主,让他们归顺朝廷,到时候里应外合,一定能击败李特。罗尚欣然同意,让任睿具体去做这件事。
这天夜里,任睿偷偷潜入各坞堡,向他们宣布朝廷的旨意,劝说他们不要跟随李特作乱。
那些坞堡堡主只求自保,对李特毫无忠心可言,听说连荆州刺史都派兵前来平叛,一下子对李特失去信心,立马倒向罗尚,约定在二月初十起事。
离开各坞堡后,任睿又大摇大摆的去见李特,向他投降。李特信以为真,欣然接纳。
喜得一员大将,李特大摆筵席以示庆祝。酒酣耳热之际,任睿假装不经意的问道:“敢问大将军,城中的粮食还够吗?”
对啊对啊,粮食确实不够了,难道你有办法解决?一向对部下推心置腹的李特立马承认道:“粮食快吃完了,只剩下一些钱和布匹。”
任睿沉吟半晌,献计道:“我在蜀郡有些人脉,可以为大将军采购粮食。”太好了!李特大喜道:“我得任睿,如得萧何!”
第二天,任睿请求出营看望家人,李特想都没想,立马答应了。
于是,任睿堂而皇之的走出李特大营,又回到太城,信心十足的对罗尚道:“李特死定了!”
二月初十,当李特还在翘首以待李荡获胜的消息时,罗尚忽然率兵前来,然后是各坞堡群起响应。
里应外合之下,李特毫无招架之力,当场被杀,身体被焚烧,头颅送到洛阳,让罗尚出了一口多年的恶气。
一代枭雄落幕,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兵荒马乱之时,只有仁义和胸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手段和谋略。
得知李特被杀,李流、李荡和李雄等人被迫放弃德阳,回到赤祖(今四川绵竹市北),李流自称大将军、益州牧,和弟弟李骧一起守东营,李荡和李雄兄弟守北营。
三月,士气大盛的罗尚派出都护常深和何冲向李流的东营发起进攻,涪陵土著药绅一向对流民恨之入骨,也率兵攻击李流。
李流腹背受敌,向李荡和李雄请求支援,李荡和李雄二话不说,离开北营迎战药绅。
不料,狡猾的常深早已将兵力分成两个部分,当他率一部和李流作战时,另一部已由何冲率领,乘虚进攻北营。
兵力悬殊,人心惶惶,北营的苻成和隗伯临阵叛变,转身杀向曾经的兄弟。关键时刻,李特的妻子罗氏挺身而出,披挂上阵,率领着北营仅剩的士兵和何冲展开了殊死战斗。
隗伯知道罗氏的厉害,亲自对付她,还击伤了她的一只眼睛。但罗氏意气不减,越战越勇。罗氏的英勇表现激励了余下的士兵,尽管人数处于绝对劣势,仍然在拼死战斗。
当北营即将被攻破时,李流、李雄等人终于击败常深和药绅,回兵支援,又击败了何冲。
李流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成都。罗尚不敢撄其锋,闭城自守。就在此时,发生了一桩意外,李荡在追击途中,不慎被长矛击中,伤重而死。
李荡是李特的次子,为人骁勇善战,多次力挽狂澜。如今,他和父亲相继战死,对于起义军来说是莫大的损失,李流不得不退守。
这是李氏兄弟起兵以来遭遇的最大挫折,罗尚也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此艰难时刻,唯有真正的枭雄才能力挽狂澜。这个枭雄不是别人,正是李特之子李雄。
李特和李荡死后,李流成为流民领袖,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当时,建平太守孙阜已经占据德阳,荆州刺史宗岱的大军也随时可能赶到,再加上刚刚斩杀李特的罗尚,义军的形势很不乐观。
怎么办?义军该何去何从?在妹夫李含的劝说下,李流选择了向官军投降。李骧和李雄屡次劝说,都不能阻止。
五月,李流将自己的儿子李世以及李含的儿子李胡送到孙阜大营中作为人质,以示投降诚意。
李胡的哥哥李离听说舅舅和父亲要投降后,连夜从梓潼回到成都,力劝他们不要投降,但为时已晚,人质已经送了过去。李离没有放弃,找到李雄,两个热血青年碰在一起,一下子找到共同语言,决定偷袭孙阜。
背着李流和李含,李雄对流民道:“我们曾经残暴对待过蜀民,即使现在投降了,仍然难逃一死。既然都是死,为什么不拼一拼呢?如今之计,我们只有同心协力击败孙阜,才有可能夺取富贵。”
流民都是亡命之徒,自然不甘心投降,决意跟着李雄反抗到底。
于是,趁着孙阜前来接收李流的军队时,李雄和李离在半路上发起伏击,将孙阜杀得大败。
孙阜既然被骗了一次,投降也就成了不可能之事。恰巧,前来平叛的宗岱病死在垫江(今四川合川市境内),荆州兵群龙无首,就此撤退。
因为一次冒险,义军的局势发生逆转,李流感慨不已,深为佩服李雄的临机决断,逐渐将指挥权转移到李雄手里。
关键时刻,冒险主义战胜了投降主义,挽救了起义军,也成就了李氏日后的皇图霸业,新一代枭雄李雄就此走上前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