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登骊山
文/王选信
正月初一吃完早饭,女儿心血来潮,给在临潼的表姐打电话,问是否可以爬骊山。表姐说,拿着临潼身份证,上骊山、进华清池不要钱。女儿于是决定回临潼。
自从小区门口的兴庆公园关门改造以后,附近只有环城公园可以溜达。一家六口,于是动身回临潼,目标烽火台。
女儿考虑两外孙的运动量,决定上山坐索道,下山走三元洞、兵谏亭、华清池,让小朋友们看看风景,了解了解历史。
坐索道不到十分钟就到了老母殿,绕过老母殿,不到三百米就到了烽火台下面。
我在临潼工作了三十多年,竟没上过烽火台,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望烽火台生畏。退休前两年,每到星期六星期日,四楼的侯师领着一帮兄弟爬骊山。早上趁骊山管理人员还没上班,就从骊山公园东门进去,经过兵谏亭、三元洞、晚照亭、老君殿走到老母殿,再绕到烽火台。
烽火台下面有一块几平米的小平台,周围有围栏。侯师十年前已经退休,一年四季坚持上山,每次爬山到烽火台,再下山。
我每次到老母殿就心满意足了。侯师多次鼓励我上烽火台:这里离烽火台不远,不到1000个台阶,十几分钟就上去了,大家在烽火台等你,咱们一块下山。山有多高,路有多远,能爬不上去?怎么不能上去,你看,这些人不是刚下来?一个个穿着单薄衣服的年轻人和中年人风风火火地从我们身边经过。
我靠在平台的围栏上,俯视山下,纵横交错的临潼街道上,如蚁般的行人依稀可见。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如棋盘一般,尽收眼底。仔细辨认,不但能看到单位的家属楼,就连大菜拱形房顶亦辨得清楚;向东望去,太阳被一团团清气托着,从山峦上升起,纯洁、明亮、美丽;目不转睛地看着太阳,心旷神怡,犹如身临仙界的飘然;华清中学、缝纫机厂、兵马俑巨大的灰色建筑,亦在晨曦中闪光。
伸伸胳膊蹬蹬腿,活动活动身骨,吸吸新鲜空气,有吐故纳新般的清爽。
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始终未爬上过烽火台。
退休搬到西安居住后,反而爬上了几次烽火台。
曾经有两次,都是女儿开车,拉我们直接到老母殿,也是走这条路爬上了烽火台。
烽火台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一峰上,是骊山的最高处。
每次爬烽火台,身轻似燕的孙女,都像兔子一般,冲在最前面。一眼不注意,就消失在人群中。如织的人流排成了长龙,游客来至天南地北,孩子丢了怎么办?女婿毕竟年轻,抱着儿子,紧随其后追赶。女儿平时缺乏锻炼,有心无力,怎么也赶不上女婿。妻和我上了年纪,心里着急,脚下沉重,只能在心里鼓励自己。坡太陡,没上几个台阶,就汗水涔涔,气喘吁吁。其实,小家伙也怕自己走失,早在离我们不远处的台阶上向我们招手。刚看到孙女的身影,转眼又不见了。妻和我心里着急,累得有气无力却浑身冒汗,心脏似乎要从胸膛里蹦出来,人也像牛拉犁般得喘着粗气,上不了几阶台阶,就得扶着路边的栏杆歇息。
从烽火台下面上到烽火台上,大约400多米,看起来不远,可没有半个多小时,根本上不去。等上到了烽火台,孙女已歇息了好长时间。
登上了烽火台,人累成了一滩烂泥。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如果是热天,衣服能拧出水来,如果春秋季节,内衣会紧紧地贴在身上,解开纽扣,高山上的冷风往衣服里一灌,外冷里热,难受极了。
没有半个多小时的休息,气是缓不匀的。
今天在不知不觉中,就爬到了烽火台,身上的汗水也没有以前多,更没有大口大口地喘粗气。不是说身体好了,人年轻了,而是爬山的方式改变了:心系一处,只看脚下,不急不躁,慢慢地爬,每爬几个台阶,就歇一会。这是妻的建议。妻说她爬上烽火台,身上没流多少汗,心脏也没剧烈地跳动。
烽火台上,是砌了一圈女儿墙的平地,1985年新建的烽火台就高高地矗立在平地中央,它是用精致的仿古砖砌成,基座大约10米见方,高约13米,顺着楼梯盘旋而上,最上层是方孔形的观景台。
在观景台上,可览整个骊山盛景。
临潼城区像一幅展开的水彩画,历历在目;渭河像一条银色的飘带蜿蜒东去,南北两岸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村庄影影绰绰;馒头般的始皇陵在骊山脚下孤零零地卧着;兵马俑雄伟的方阵,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秦国的辉煌;老母殿、老君殿、明圣宫飞檐斗拱蔚为壮观;晚照亭、兵谏亭、七夕桥、遇仙桥、三元洞、兵谏亭等众多著名景点向游客招手致意。
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周幽王被绝代佳人褒姒所吸引,褒姒入宫后,从来不笑。周幽王便觉得美中不足,为博佳人一笑,听信谗言以烽火戏诸侯。幽王的所作所为触怒了申国侯,他便联结南戎三面包围了京都。这时周幽王命人再到骊山上点烽火,诸侯认为天子又开玩笑,都按兵不动。西周因此而亡。
望着高耸的烽火台,想着这段可笑历史,诸多的感慨涌上心头。可笑吗?滑稽吗?几十年的经历使我明白更多典故的含义,从近几年揭露出的那些贪官污吏身上,我似乎又看到了历史的硝烟。历史在不断地重演着,谁愚谁蠢,谁是英雄?谁是狗熊?每个人都在书写着自己的历史,每个时代亦在书写着每个时代的历史。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上什么事都会发生。今是古来古是今。
明圣宫前如蚁的善男信女;华清宫温泉池水的喷涌;十三朝古都的成败兴衰;平静流淌的渭水,让人不得不浮想联翩。
平台北边有不少供游人休息的桌椅。一家人坐在桌椅旁,一边吃着带来的食物,一边欣赏着四周的风景。早已过了立春节气,山顶上的风中带有浓浓的寒意,身上有些凉,凳子挪挪位置,坐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岁数毕竟大了,登一次烽火台不容易,不敢让风一吹感冒了。
六十多年来,大年初一都是在家里过的;今年新鲜,初一登上了烽火台,新年用运动模式开启,愿新的一年亲朋好友多运动、多流汗,身体健康,吃嘛嘛香。
(作者简介:王选信,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长安区作协会员。2011年开始学习写作,至今已在报刊杂志及电子媒体发表文章100多篇,出版散文集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