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见诗社 |《家乡的老樟树》——作者:吴伟建,诵读:段英
插图画家:鲁慕迅
▾ 点击收听 ▾
古老的樟树群是东阳的一大特色。一个村落的历史是否久远,眼前的老樟树可是活化石。一棵不足为奇,可七八棵凑在一起,能经上一两千年的风雨,仍然矗立在村子中央,这可是不一般巧合。今天我就说说离我家最近的一棵老樟树。
老樟树最怕的就是下雪天。雪覆盖在伞叶上,结成沉重的冰雪。风吹过来,大部分还是在枝头,一小部分滑落树下,变成水滴或冰块。雪没有停止的话,老樟树负担会越来越重。它的身材魁梧高大,主身需八九个大人,牵手才能抱拢,树中心是空的,可以放张麻将桌子,搓麻将呢。主冠离地二三十米,枝冠离地也十几米到二十几米。每逢下雪的冬季,薄弱的树枝关节,就会被大雪压垮。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冬天,掉了一棵树枝,有六七米长,脸盆粗,幸好没有砸到人,大家争相抢柴,在分到最后的时候,一条手电筒大小的蛇慢悠悠从掉落的树枝洞里钻了出来。
春天来了,老樟树和所有南方的年轻的树一样,发芽吐绿。危险期一过,风再猛烈,就像小儿科一样,岿然不动。过完冬的鸟也回来找春天了,不同层次的鸟巢井然有序藏在高高的茂盛的老樟树上。这是一个高雅的生态小区,环境优雅舒适。树叶一年四季葱茏,是居民的保护伞,天冷防风雨,天热隔太阳。巢处高枝,整个村庄的美景,都被这个小区居民尽收眼底。是县城最高,最壮观,最雄伟,最环保的自然生态小区。也是捕食者位置最好观察哨。小区居民有八哥,猫头鹰,乌鸦,黄鹦等。数量最多,嗓门最大,工作最勤劳的是八哥,天一亮,就叫个不停,仿佛赶早市!
我家的房子就在老樟树旁边,正好隔一条六米宽的乡村马路,老樟树的伞叶盖住了一部分我家门前的园子。如此相近,和巴哥鸟做邻居,想睡懒觉都睡不了。特别是打架,也不知道它们是为什么琐事。针锋相对,怒目而视,又抓又啄。左邻右舍都来看热闹,非但不劝阻,还不停地叫喊着,加油鼓劲。直到双方从几十米高的樟树掉下来,才一哄而散。难道这是动物世界,“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传承?
樟树下面除了房屋,也有菜园和田野。里面的虫子很少能躲过樟树上面的捕食者。猫头鹰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在寂静的深夜,发出“咕,咕,咕”的怪叫声。小时候我最怕它的叫声,在雨滴石穿的夜晚,感觉毛骨悚然。老祖母喃喃念叨:“又要死人啰。”我越发凄恐,不敢出门。田间的老鼠被老樟树上的猫头鹰一旦盯上,那就是遇上了死神。我家门前的庄稼年年长势好,从来没有遭过鼠害,这里面的原因,住在老樟树上的猫头鹰功不可没。
老樟树魁伟宽大的身体,枝深叶茂。一二千年悠悠岁月,克服多少严寒酷暑,仍然生机勃勃。带着它的生物圈的朋友们,默默无闻地守护在时代不断变迁的东阳这块土地上。与我们的村子和百姓荣辱与共。
【诵读简介】段英,播音名:玛芮米娜塔。《知见诗社》主播。声音诗人、诗歌义工。成都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成都蜀人吟叹诗社社员,众家网络有声平台主播和特约诵读嘉宾。用心诵读、用爱诠释中国新诗。
【画家简介】鲁慕迅,一名鲁立,《知见诗社》特邀艺术家。1928年12月26日生于河南汝州。早年从石磊园、谢瑞阶、张肇铭、徐松安诸先生学画。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先后任长江日报美术组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水墨画院院长,湖北书画院名誉院长。数十年间从事中国画创作及理论研究,兼攻书法诗词。先后在深圳、西安、武汉、郑州等地举行个人作品展览,2001年《荷叶小鱼》参加“百年中国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马蹄莲》为人民大会堂陈列和收藏。2005年出席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并参加科学与艺术专项活动被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奖牌,同年10月作品《高风图》搭载神舟六号遨游太空。有《鲁慕迅画集》《鲁慕迅题画诗稿》《慕迅画字》、美术文集《清茶谈艺》《鲁慕迅自书百联》《鲁慕迅作品集》等行世。作品被收入《百年中国画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等。
策划出品:「知见诗社」
品牌定位:中国首家全民原创文化艺术公益平台
文化宗旨:知天下,见未来,只要热爱,皆是诗人
法律顾问:成都蜂巢「青融易」
投稿邮箱:834498775@qq.com
投稿要求:请详阅菜单栏「征稿启事」
编辑微信:x167917(知见君)
知见顾问:曹纪祖 秦刚 王景 尹祥林 刘绥滨 王宝器 曲国强 施虹宾 戴镇谦 肖明 杨虎 曾议 朱沛洁 巴胡子 紫笛 姚成 竹一舟 宗果 文南生 宋立新 舒昭玉(本排名不分先后)
长期招募:作家、主播、画家、摄影师、各地社长
本公众微信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知见诗社」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诗歌、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