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专家孙瀛洲把毕生鉴定心血写成书,还将私人珍贵瓷器赠予故宫
文藏说瓷发布时间: 19-10-2410:14古瓷研究者在陶瓷研究领域,谈及真伪鉴别的著作历来不多。清末民初《陶雅》、《饮流斋说瓷》诸书中偶有涉及,也都只是寥寥数语、未称详尽。此中缘由,或是作者受经验、见识所限,对个中三昧难得要领。此外,大多数所谓鉴赏家流,说起鉴定,总要摆出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和微妙。好像显得此间学问意味深长。读者对这些故弄玄虚的做法心生反感。学者孙悦在紫禁城杂志上发表的《读<孙瀛洲陶瓷研究与鉴定>》一文中,为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位钻研陶瓷鉴定的专家。
《孙瀛洲陶瓷研究与鉴定》 网络图片孙瀛洲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鉴定专家。像孙瀛洲先生这样,将毕生鉴定心得化繁为简、去虚求实,把真正的知识要点甚至秘诀和盘托出,录于书籍《孙瀛洲陶瓷研究与鉴定》中,不作丝毫隐瞒的鉴定家,可称空前所无。《孙瀛洲陶瓷研究与鉴定》,共辑录孙瀛洲谈瓷说鉴的文章9篇,是先生晚年对于故宫文物整理、研究成果的汇集,也是其一生鉴定经验的总结。
1962年接见瑞典威斯兰德的合影,左起冯先铭、威斯兰德、陈万里、孙瀛洲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曾发表于当时的《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等刊物。唯《谈古月轩瓷器》一文,是孙先生集毕生研究而成的遗作,生前从未发表,难得一见。有关“古月轩”瓷器(即珐琅彩瓷)的诸多问题,自民国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悬而未决。2008年台北故宫举办“华丽彩瓷”大展,其中有关洋彩、珐琅彩、粉彩、五彩等器物名称的界定,两岸故宫专家学者多存疑义。如此可见,这篇专门谈论“古月轩”的文章,于今日研究仍有不可替代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关于古陶瓷鉴定,孙瀛洲有不少为人称道的“绝活”。据先生高徒、著名鉴定家耿宝昌先生回忆,孙先生对于宋代官、哥窑瓷器的鉴定,仅用手指把捏器物圈足就可判定窑别。书中《谈哥、汝二窑》、《瓷器辨伪举例》等文章,即是这类从器物的造型、胎质、釉面、色彩等区别来论述鉴定要点的专著。文中作者对于器物观察之细致入微,分析视角之独到精准,令人称绝。于此不难理解,孙瀛洲先生何以能在高手如云的古玩界被同行由衷尊称为“老法眼”、“宣德大王”。孙先生最为业内广为博引的研究成果,是他将纷繁复杂、体例多变的明清各代官窑款识的写法总结成上口歌诀,极易记忆,也极为实用。
书籍内页 网络图片如书中《谈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官窑年款》一文收录的宣德官款口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竖花四双单无,晋唐小楷最出群。《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别》一文所录的成化年款口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孙瀛洲故宫工作证 网络图片这些口诀看似平常,却是孙先生通过对无数标准器的排比、甄别、归纳总结而来。由于其个人阅历所限,孙瀛洲或许没有经受现代考古学的系统训练,但他在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中,不自觉地将现代类型学方法引入瓷器鉴定的研究。正是这种与“学院派”殊途同归的研究方式,孙瀛洲为科学鉴定在古陶瓷研究领域的逐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瀛洲做陶瓷鉴定 网络图片1949年以后,孙先生将毕生搜集的3000余件文物,悉数捐赠故宫博物院。其中堪称绝世珍品者,不胜枚举。仅陶瓷一项,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品的就有25件。这样的义举,比起同时代的古玩业同行,境界又高了一筹。
网络图片那时期的捐赠者,大都会得到文化部颁发的奖状,上面写有“化私为公,足资楷式”一类的褒扬之词。这本《孙瀛洲陶瓷研究与鉴定》,正是孙先生将毕生所学、所得“化私为公”的体现。唯其如此,无论是古陶瓷的爱好者还是研究者,读过此书,一定有种相见恨晚的快慰和欣喜。至于从中能够获益多少,就看每位读者自己的领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