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化成H1业绩低于预期,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了一个错误?

上周四,康龙化成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营业收入维持稳定快速增长,但净利润端却有些“拉胯”,这也是康龙化成A+H股股价次日大跌的直接原因。

业绩预告称,上半年企业营业收入有望实现31.14亿元~33.33亿元,同比增长42%~52%之间,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却在4%~24%之间。

在对比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后可知,康龙化成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出现了亏损。

其中,因美元可转换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为人民币7,000万元至人民币12,000万元。

虽然我们知道这是由会计准则处理带来的影响,可转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际对公司经营和现金流没什么影响,但仍然使我对康龙化成未来的业绩产生一丝担忧。

今天我们就借康龙化成发行可转债这个例子,看一下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对公司到底有何影响?

一、发行成本相对较低,是一个好的融资方式

可转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融资方式,它既有债券的性质也有权益特征,是一种混合债券,根据定义可知,可转债同时包含负债、转换选择权和提前赎回选择权(与负债成分不密切相关)。

在初始确认计量时,它的债务工具按公允价值被计入应付债券;可转换权则作为嵌入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确认为衍生金融工具,计入其他非流动负债。

后续计量时,可转债的负债部分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则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转债这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介于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之间,理解起来就是,可转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成为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又没有短期还款压力、短期稀释股权风险的最优选择。

康龙化成此次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规模有望达到最大规模限制,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875亿美元,是继公司2019年同时在A股和H股公开发行股票以来的最大一笔融资。

据公告显示,康龙化成此次发行可转债的目的将用于如下五个用途:

1、拓展药物工艺开发及生产设施的产能及能力;

2、拓展大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

3、拓展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室研发服务能力;

4、扩张英国实验室及生产设施的产能及能力;

5、补充流动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从康龙化成发展层面来看,可转债融资的利大于弊,因为康龙化成目前正处于业务发展的高速期,目前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即股东回报率,明显高于可转债的融资成本,因此发行可转债不会使公司短期面临稀释股权的风险,从而导致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下降,反而有利于业务的扩张。

二、存在股价上涨预期,但同时面临较大的账面损失风险

企业在发行可转债的时候一般均是溢价发行,康龙化成此次也不例外。但值得肯定的是,它发行的这两批可转债溢价率明显偏高,第一批是2026年到期的零息可转换债券30,000万美元,它发行时的溢价率在40%左右;

以及第二批可转债是零息美元结算可转换债券人民币191,600万元,它的溢价率在27%左右。

这让我想起了药明康德,去年药明康德发行可转债也曾为企业造成“巨额”亏损,2019年可转换权作为衍生金融工具部分以公允价值计量,随公司股价上升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 9,814.48 万元;

2020年,因药明康德H股股价持续上涨,可转换债券的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直接为公司带来13.49亿元的亏损···

而药明康德当时可转债的溢价率也仅仅在30%左右,这意味着截至目前为止药明康德的可转债带给认购者的价值已经很高了,完全可以转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对于康龙化成来说,它的可转债有着40%的溢价率仍然被认购者认可。

这不比直接发行股票好多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随着康龙化成股价的上涨,它的账目业绩仍然有可能出现不好的表现,且从目前来看,康龙化成的权益性投资规模比不上药明康德,它面临的风险敞口显然更大。

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受H股股价大幅上涨影响,可转债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均出现了大额账面亏损,但因为药明康德同时投资了大额的上市公司股权及非上市公司股权,使非流动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增长较大,从而弥补了可转债带来的亏损。

所以说,到底是股价增长的更快,还是业绩增长更快(净利润增长幅度可以覆盖亏损),康龙化成日后的表现也值得我们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