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好戏连台(1939年02月26日)
1939年02月26日
毛世来在广德戏院日场《小放牛》、《大战宛城》
1938年05月毛世来由沪载誉回京后,经徐兰沅、韩佩亭二位先生相助,组班"和平剧社"。“和平社”由毛世来挑大梁主演,最初的合作伙伴沙世鑫、袁世海、裘盛戎、詹世辅、艾世菊、许盛奎、罗盛公、罗世明、罗世保等大多是富社同窗。“和平社”常演剧目有《辛安驿》、《大英杰烈》、《油坛记·杀子报》、《战宛城》、《十三妹》、《小放牛》等,由于他们精诚合作,演出质量很高。
接下来的几年,毛世来经常率团演于京、津、沪及山东、河北等地。由于他功底好,戏路宽,嗓音清亮,扮相俊俏,白口清丽干脆,跷功极佳,以能唱擅做、文武兼备,所以“和平社”一下子就站稳了脚跟。不但常年应邀流动演出于北京的各大剧场,而且足迹遍及天津、上海、青岛、奉天(沈阳)、济南、济宁、徐州、蚌埠、张家口、太原、武汉等大中城市,及沿途各市镇。
毛世来是"四小名旦"中组班最早的人。“和平剧社”后来改建制为“和平京剧团”、“北京市和平京剧团”,除解放后毛世来一度短暂加入“北京市京剧一团”(前后有一年时间)外,他一直挑班独立演出。直到1958年“北京市和平京剧团”奉调吉林长春组建“吉林省京剧团”为止。
1939年02月26日,四小名旦毛世来白天在广德戏院演出《小放牛》、《大战宛城》双出。
1939年02月26日《北京益世报》毛世来演出广告
1938年前后是四小名旦毛世来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晚年回忆起刚刚组班的这段日子,毛老依然记忆犹新——
《我的艺术生涯》 毛世来/口述
旧社会的梨园行,除了搭班唱戏之外,大多数的名角都有自己的班社。那时营业演出的戏班很多,京剧旦角徐碧云先生,与“四大名旦”合称五大名伶,是清末著名小生徐宝芳老前辈之子。他的哥哥徐兰沅是著名琴师,常年傍梅兰芳先生演出。徐先生曾在斌庆社学习,初学武旦,后改青衣。他戏路子很宽、文武全才、功底扎实,嗓音又好,唱念做打俱佳。因为徐先生很有文学根底,所以他善于掌握人物感情,表演细腻传神。他常演《大乔二乔》、《玉堂春》、《坐楼杀惜》、《剌巴杰》、《巴骆和》等戏,同时又组班排演了《绿珠坠楼》、《芙蓉屏》、《虞小翠》、《薛琼英》、《蝴蝶杯》、《无愁天子》、《丹阳恨》、《木兰从军》、《独占花魁》、《战寿春》、《李香君》等大量新剧。徐先生能踩跷、擅长打出手,并能反串《八大锤》的陆文龙。他在演出《绿珠坠楼》时,他能从三张桌子翻下,轰动菊坛。当时徐碧云先生的班社叫“和平社”,后来他因故脱离了舞台,“和平社”的社名就掌握在徐兰沅先生手中。
1938年3月,我在上海演出后回到北平,徐兰沅先生和韩佩亭(给梅兰芳先生管服装的师傅)先生很器重我,就把“和平社”的社名给了我。那时候要启用新的社名得经过梨园公会的备案,非常费时费力。我正好想组织自己的新社,因此就高兴的接受了下来。不久,由我的三哥毛盛荣出面,联络了一些“富连成”的同学好友,重新成立了竖起了“和平社”的大旗。我们社里有徐兰沅先生的儿子徐元珊(武生)、高盛麟、贯盛习、江世玉、艾世菊、沙世鑫,还有陈喜兴、何佩华等老演员,一共有五十多人。有了自己的班社,还得有个落脚的地方,经过徐兰沅先生出面打官司,才把已经做了仓库的“广德楼”盘了回来。这样,广德楼就成了我们的“实验剧场”,我们每天练功、排戏和演出都在这里。在此期间,我得到了徐兰沅先生的指教,他给我排演了“徐派”特色的《虞小翠》和《绿珠坠楼》,还排演了梅兰芳先生早年的时装新戏《邓霞姑》。
1939年6月,我带领“和平社”去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这一期,袁世海、高盛麟、裘盛戎、贯盛习、江世玉、艾世菊、沙世鑫都在班上,我们这些“富连成”的年轻派可谓是“阵容强大”。在黄金大戏院这近两个月的演出中,我们上演了几十出传统剧目,至今我还保留有当时的演出日记和报纸评论。我们这次的演出,备受上海戏迷的欢迎,可以说“和平社”是载誉而归的。
风华正茂的青年名旦毛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