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目标——入萨婆若海
入萨婆若海
共入萨婆若海、毘卢性海
是所有修行人一致的共同目标
你大概不懂得萨婆若海、毘卢性海的真实意义。就像「我要解脱」,解脱干嘛?你搞不清楚;那就更不说如何解脱了。连解脱的这个「名词」你都不知道,那动词、如何到达解脱,就更不用讲了。「我要证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你也不知道。「我要明心见性」,明心是什么、见性是什么,你也不知道,那你要怎么明心见性?所以讲这果地名词的时候,各位一定要带著绝对的疑情,因为这一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你根本不知道。
很多人学佛,其实他不是真的学佛,只是习惯于佛教的语言而已,随缘啦、自在啊、发愿啊、拜忏啊、因果、报应,这几个词他都会讲,也想当然耳的「认识」它,其实根本就不懂。这种情况,只能叫民间信仰,只是很清楚地这样讲而已。同样的,「萨婆若海」这个东西,它是修行后端的终极目标、是成就的部分,而一般人谈成就的这个部分,是没有定义的。那就跟一般刚进入佛门,对佛法懵懵懂懂的人差不多,说他不懂,可是又可以佛里佛气地讲一堆,其实懂得都只是皮毛而已,对真理的认知还很肤浅。
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
大雨普润,蚊子一滴水就会把牠淹死了,但大象饱腹而去,这个是公平的,不是雨有选择,雨不选择;法施出去也一样,是不选择的,但随著你的根器,就看你能拿多少了。你的瓶子那么小,你就拿那么小;你的桶子那么大,你就拿那么大,这是法布施的一个状况。
你要记得,对所有的修行人来讲,不管你用什么名词,你的终极目标都叫萨婆若海。你可能会区别说阿罗汉、菩萨,区别说萨婆若海、毘卢性海或者法界,或者明心见性、开悟等等,那个区别是另外一回事,现在我们讲的终极目标都是入法界,入法界叫作萨婆若海。那么从我们所谓的技术面详细的来讲,它叫作本体念;你要进入到本体心、本体念裡面去。讲是这样讲,但你会发现,当你要把这部分具体化,却根本做不到,因为你没有功夫,也没有办法到这个地方,因为这部分已经是回到「生住异灭」的「生」这个地方,也就是「本体心、本体性、本体念」的地方,这个叫作萨婆若海;你修行到终极,也是回归到这裡。
一般的讲法是,到这裡就叫作成佛了。其实成佛它有三个层次,一个是「本体」成佛,一个是「依体起用」成佛,一个是「依体显相起用」成佛;释迦摩尼这个佛就是第三种──依体显相成佛。我们一般人看的是显相的佛;这裡坚淨信菩萨讲的「为何佛你不讲?而要叫地藏菩萨讲?」他就是看相;在相上,释迦摩尼是成佛了。那么,这个地方就有一个问题在,他显相成佛以后,相一定会坏,相坏就叫入灭。所以显相成佛以后还要入灭,那么入灭以后到哪裡去呢?他还是回归到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