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市场?可能是你还不够懂年轻人

中国古人对于长生一直有着谜一般的追求,上至修仙炼丹,下至喝茶养性,都能发现老祖宗的狂热。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大数据显示,当代的年轻人却反着来,已经麻木到懒得吐槽生活压力的地步了。
茶在年轻人那里,似乎还没怎么打开市场。
不过,今天小约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当今世界可正处在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只看得见表面可远远不够。时代的潮流已经发生改变了,大数据正是破局的钥匙
“小罐茶,大师作。”这句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小罐茶的洗脑式广告词,当时也算铺天盖地。尽管小罐茶的定位接近于奢侈品,销量却很不错,2018年全年零售额达到了20亿元。
那为什么小罐茶要做成“小罐”的形式呢?这就牵扯到了年轻人和老一辈不一样的生活节奏问题了。

喝茶有门槛

对于年轻人而言,茶的存在形式更多时候是各种饮料品牌,再不然就是一袋一袋的茶包。快节奏的生活,让茶所代表的“慢文化”难以与年轻人产生共鸣,花几个小时时间去慢悠悠泡茶的生活离他们并不算近。
泡茶用什么水、多少水温合适?茶具如何使用?茶叶的量放多少合适?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实在太难了。早被现代商品销售模式洗脑的他们,更习惯的是由卖家来解决问题,他们所需要做的只有“买”
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下:到底是“年轻人没有接受茶”还是“茶没有接受年轻人”?
小罐茶、奈雪、CHALI茶里等等,这些为年轻人所熟知的茶品牌,都在想方设法降低茶消费的门槛。

有种类,无品牌

有时,不由得会产生一个疑问——茶味到底是什么?是苦涩的传统淹茶,还是鲜甜的现代饮料?
中国茶的历史深厚,但主要以原叶茶为主,在年轻人看来这种喝茶方式就是偏老,夸张点说就是“上了年纪的才喝”。其实,大家对茶叶种类可能都不太陌生,也都能说得有模有样,但对于茶企品牌却是十分陌生,这就说明了茶的品牌化程度很低,尚处于一种“有种类,无品牌”的市场环境中。

大多数人并不熟悉的茶品牌

品牌少,针对年轻人的茶品牌更少。在注重性价比的年轻人看来,品牌往往就意味着品质,这也是年轻人不愿接受茶的一大原因。

做减法的茶产品

新时代的商家需要的是为消费者做减法,减轻他们的认知负担,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消费体验。
与我们相比,西方国家没有深厚的茶文化积淀,反而更能放开手脚推陈出新,为了赢得年轻人这一消费群体,他们别出心裁地推出袋泡茶这一产品。调查显示,西方国家的袋泡茶消费在茶类消费中的占比大大高于23.5%这个世界平均线,达到80%以上。

热卖的蜜桃乌龙茶

不管是小罐茶还是袋泡茶,本质上都是商家做减法后的产物,都以一罐(袋)一泡、即冲即泡为卖点,省去了繁琐的中间冲泡环节,所以90后目前是这类茶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因为它们都在满足喝茶需求的同时提供了便利

中国袋泡茶市场潜力巨大

《2016年中国袋泡茶市场研究报告》中提到,中国袋泡茶消费占比仅仅只有4%,市场规模为60亿元左右。但到了去年的2020年,市场规模却已经突破了350亿元。这些数据恰好说明了这种简单的产品更迎合年轻人的消费观

为年轻人而生的茶品牌

《2019“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中提到,中国消费者为全球1.2万亿欧元的奢侈品市场,贡献了高达33%的消费额度。这正说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认可了品牌文化,并愿意为其买单。
但传统茶文化虽然底蕴深厚,却难以激发年轻人的共鸣,这对于喜爱品牌文化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大阻碍。
上文所提到的小罐茶、奈雪、CHALI茶里这些茶品牌,在帮助年轻人更快入门的同时,也想要突破这种阻碍,让更多年轻人接受茶

改变与创新

茶道并不只有茶文化,本质上还是一种饮品
中国已经形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茶学,其文化体系已是十分庞大丰富。但也正因如此,走远了,往往容易忘记自己为何出发。很多人沉浸在茶文化之中,强迫着自己从精神层次上爱上茶,却忘了培养对“茶的味道”这一最直观感受的审美。
从大数据可以看出,传统茶并未做好接受年轻人的准备,但仍然有很多人试着去改变,去解决现在茶行业面临的问题,去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

一杯茶

一场心与心的融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