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师药物理论试新解(三)
第二篇是假设生产系统的产物是什么,还需查资料补充完善,是本理论框架结构的点睛之笔,这里留点悬念。
五行
1、相生: 火生土,在三焦之火的协助下,食物完成消化,分清浊,左旋右转;土生金,土的生成物中主要是水,水是作为冷剂的主体,完成体内的降浊,因此说土生金;金生水,金降浊,浊中量最大的水,及精和废液,需肾的过滤,秘别清浊;水生木,水中的溶剂(水)和精受三焦之火(或说肾阳)给木(血);木生火,血中所含的物质完成物质的交换,及生成新物质,进一步完成新的用途及功能----用。
2、相克:土克水,热量满足,浓度满足,水能得到改善并恢复至正常的状态;水克火,水能提供正常的水(溶剂)和精,满足火的“用”;火克金,超出金的降敛能力,从而影响金的效率;金克木,降敛的能力过大,稀释的速度大于浓度提升的能力;木克土,(血中溶质)浓度过高影响土对物质的吸收,(溶质的)浓度差小。
3、相侮:木侮金,浓度差的减少,影响金的降敛能力;金侮火,金的降敛能力过强,火的用还没有来得及发挥,就被降敛下来,或者火的生成的精还很少时,就被降敛了,也是变相的浓度差减小;火侮水,水的量减少时,三焦之火还很足,使水加速减少;水侮土,水中的浓度高,和土中的浓度差减少(俗说水强侮土);土侮木,土强进入到金的就多,精(某种溶质)入木就少了。
4、联合发生:木(血中溶质)的浓度过高,火盛、侮金(浓度差小抑制金的降敛)、克土(过高的浓度和胃中的浓度差小,物质进入到木的量减少),都能发生,其有先后,或者共同发生;木的浓度过低,水与木的浓度小差,水不生木,木不生火,金克木。这几种关系经常发生的无非几种,但需要很仔细的撸一撸,目前还不能和中医很好的结合,因此不再一一列出,但这里是重中之重!!!请达者帮忙解惑。
5、关于浓度的知识网上很详细,包括自由基电子的描述,这里只提个头。
20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