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古今研究:蒲黄

中药古今研究:蒲黄

2021-07-18 23:14·药王追随者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2、《本草备要》:“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祛心、腹、膀胱寒、热,疗扑打损伤,疮疖诸肿。炒黑性涩,止一切血,崩带泄精。”

3、《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

4、《本草便读》:“破血凉瘀,生用可行熟可止;味甘性冷,损伤能散肿能消,入心肝以达脾,通经脉而治痛。”

5、《日华子本草》:“治(颠)扑血闷,排脓,疮疖,妇人带下,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坠胎,血运血癥,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破血消肿生使,补血止血炒用。”

6、《本草乘雅半偈》:“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7、《本草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

8、《本草经疏》:“治癥结,五劳七伤,停积瘀血,胸前痛即发吐衄。”

9、《本草崇原》:“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10、《本草从新》:“生、滑行血、炒、涩止血。厥阴血分药,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祛心腹膀胱之热。疗扑打损伤,疮疖诸肿。”

11、《本草撮要》:“功专治血症,生破血,熟止血。”

12、《本草分经》:“甘平,入心包肝经血分,生用性滑,行血消瘀,祛心腹膀胱之热,疗疮,肿炒黑性涩止血。”

13、《本草经集注》:“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14、《本草新编》:“能止衄血妄行,咯血、吐血亦可用,消瘀血,止崩漏白带,调妇人血候不齐,去儿枕痛,疗跌扑折伤,亦佐使之药,能治实,而不可治虚。”

15、《本草易读》:“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而利小便,祛心腹膀胱寒热诸邪,疗打扑损伤疮疖诸肿。炒黑性涩,止一切吐衄崩带,便血痢血。煎止泄精。”

16、《得配本草》:“凉血活血。专治一切血病,心腹诸痛,兼除癃秘遗精,止儿枕痛,敷舌肿满。”

17、《雷公炮制药性解》:“生用则性滑,主行血,通经坠 胎,消瘀排脓,利小便,祛心腹膀胱热。炒用则性涩,主止血,除崩漏滞下,一切吐衄血,痢血尿血,肠风下血,止精泄,定儿枕痛。”

18、《新修本草》:“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19、《药鉴》:“疗跌扑抑损,理风肿痈疮。女人月水不匀,非此莫调。产后儿枕,非此莫去。炒则补血而且止,生则破血而兼消。”

20、《药笼小品》:“生用行血消瘀,通经脉,祛膀胱之热。炒黑性涩止血,治崩带泄精。”

21、《药性切用》:“性味甘平,入厥阴血分;生用则性滑而通经破瘀,炒黑则性涩而止血定崩。”

22、《玉楸药解》:“行瘀血而敛新血,经产、痈疽、癥瘕、跌扑能破,吐衄、崩漏、痔疮、痢疾鲜血能止,调经止带、安胎下乳、心腹诸证,下衣摧生皆善。”

2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

24、《证类本草》:“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25、《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于创伤,湿疹。”

26、《千金翼方》:“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27、《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瘰疬。”

28、《冯氏锦囊秘录》:“炒黑用,止吐血下血,补血损虚劳;生用破瘀血停积。疗肿毒疼痛,消瘀积块,血热妄行,调女人月候不匀,产妇儿枕作痛,疗跌扑折损,理风肿痈疮,兼利小便,诸血症宜。”

29、《医学衷中参西录》:“善治气血不和、心腹疼痛、游风肿疼、颠仆血闷(用生蒲黄半两,煎汤灌下即醒)、痔疮出血(水送服一钱,日三次)、女子月闭腹痛、产后瘀血腹疼,为其有活血化瘀之力,故有种种诸效。若炒熟用之(不宜炒黑),又善治吐血、咳血、衄血、二便下血、女子血崩带下。外用治舌胀肿疼,甚或出血,一切疮疡肿疼,蜜调敷之(皆宜用生者),皆有捷效。为其生于水中,且又味淡,故又善利小便。”

30、《医学入门》:“止血用熟行用生,心腹膀胱寒热去,涩肠止泻又止精。”

31、《本草汇言》:“蒲黄,性凉而利,能洁膀胱之源,清小肠之气,故小便不通,前人所必用也。”“至于治血之方,血之上者可清,血之下者可利,血之滞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则性凉,行血而兼消;炒用则味涩,调血而兼止也。”

二、现代研究

1、主含柚皮素、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香蒲新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还含甾类、挥发油、多糖、酸类、烷类、生物碱及氨基酸等。《中国药典》规定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香蒲新苷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2、作用:本品能促进凝血,降低血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减轻心肌缺血性病变,抗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及脑缺血。对离体子宫有兴奋性作用;此外,尚有抗炎、利胆、利尿、调脂、镇痛等作用。

(0)

相关推荐

  • 三秦中药——蒲黄

    [别名] 蒲厘花粉(陶弘景),蒲花(<江苏植药志>),蒲棒花粉(<新疆药材>),蒲草黄(<药材学>).香蒲.水蜡烛.蒲草. [出处] <本经> 1.陶弘 ...

  • 中药方剂失笑散的配方组成及其功效与作用!

    失笑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理血剂,具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之功效,主治瘀血停滞证.症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方剂组成] 五灵脂(酒研.淘 ...

  • 中药古今研究:鳖甲

    一.典籍摘要 <名医别录>:"主治温疟,血瘕,腰痛,小儿胁下坚." <本草经疏>:"甲能益阴除热而消散,故为治疟之要药,亦是退劳热在骨及阴虚往来寒 ...

  • 蒲黄五灵脂为治一切心腹疼痛, 破瘀积,消痈肿之妙法!

    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之干燥粪便.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疼痛.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亦主接骨.及外用涂敷疮疥窄殊功. 蒲黄即香蒲花之心, 色黄 ...

  • 中药古今研究:冬葵子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 2.<本草经集注>:"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 ...

  • 中药古今研究:石韦

    一.典籍摘要 1.<本经>:"主劳热邪气,五癃闭不通,利小便水道." 2.<名医别录>:"止烦下气,通膀胱满,补五劳,安五藏,去恶风,益精气.&q ...

  • 中药古今研究: 补骨脂

    点击加载图片 一.典籍摘要 <药性论>:"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利,腹中冷." <开宝本草>:"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 ...

  • 中药古今研究:石榴皮

    一.典籍摘要 1.<名医别录>:"疗下痢,止漏精."2.<本草求原>:"洗治疥癞." 3.<本草拾遗>:"主蛔虫, ...

  • 中药古今研究:砂仁

    一.典籍摘要 1.<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2.<开宝本草>:"治虚劳冷痢,宿食不消,赤白泻痢,腹中虚痛 ...

  • 中药古今研究:青风藤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药酒中用." 2.<本草汇言>:"清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 ...

  • 中药古今研究:茵陈

    一.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2.<神农本草经>:"主 ...

  • 中药古今研究:瞿麦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 2.<名医别录>:'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 ...

  •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中药古今研究:地肤子 药王追随者2021-05-02 09:24:53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久服,耳目聪明,轻身耐老.. 2.<名医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