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辑 | 怎样提高社交质量?教你三招实操能力

编者按:你即将读到的是冷爱主创团队为你精心准备的2021新春精华系列文章;

我们按照年度读者赞赏真金白银投票的TOP20顶尖文章,再由冷爱、方赏、梦觉等主创老师专门开设创作会二次挑选,有针对性地重新深度解析,前置增加全新内容导读篇。

希望能为你创造阅读价值,建议把新春八篇连读,祝你今年好运久久,万事如意!

今天是【友情篇】。

正所谓:“志同为朋,道合为友”。

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同行,就意味着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发展之路。

首先,一个人的环境很重要,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社会。

信息环境,决定了我们如何做选择、如何做判断、如何走向未来。

所以,一个高质量的朋友圈意味着一个高质量的信息圈,连接什么样的人决定了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其次,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也代表选择了什么样的行为模式。

有些人选择的朋友就是不求上进、好吃懒做、整天吃饭喝酒、干的都是些花钱的事;

有些人选择的朋友可能就是天天一起去赚钱,一起去求学,一起去努力奋斗。

朋友的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感染一个人,因为人类的自律性其实很低。

正是难以自律,才要选择那些非常自律的朋友来互相鼓励。

最后,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信息环境、行动,甚至还可以在冥冥之中会改变命运。

朋友当中只要出了一个贵人,这一个人就会迅速的带动周边的人往上走,这就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哪怕是一群人当中的一个人获得了突破,那这群人都会改变。

进入一个好的圈子,交几个好的朋友,一群人成功次数的可能性会比一个人容易。

一个人就一手牌,就只能奋斗这一生,但如果是一群人,这几十个人当中只要有一个人成功,等于是无形当中增加自己成功的概率。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建立什么样的圈子很重要。

因此,今天选的这篇文章是关于友情的精华。

我们会在文章的末尾附上几篇关于友情的干货,大家可以做一个延伸阅读。

关键词:如何认识新朋友?

问:我大学是在外省读的,在外面遇到了相处起来特别舒服的朋友,但是毕业后一直相处的朋友只有两个。

她们两个都是读完中专就出来了,就是感觉除了一起玩,其他方面并不适合交流。

比如我看了一本书并不会推荐给她们,因为她们不会看;

比如我得到了某个收获,说了之后,她们就感觉嘻嘻哈哈不当回事,不能产生深入的交流。

其中一个出来工作后压力太大,导致她有一段时间脾气很不好,说话就像个炸药桶一样,但现在已经过去这段时间了。

她的变化很大,以前很随和的一个人,但是我感觉她阴阳怪气的。

我不确定是不是我的错觉,微信上我感觉她说话让我无法忍受,但是生活中见面的话又感觉没什么。

如果只是玩的话,和她们两个相处起来非常愉快,但是我的需求肯定不止玩。

我之前交朋友都是同学,现在不知道怎么交朋友,我能通过哪些渠道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配图是三个人的群和我跟别人说这个事的图,我想知道是我语气不对,想多了,还是她不好好说话?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答:我看到这位姑娘,应该是怀着一种挺难过的心情来给我们投稿。

我们理解她的心情,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给所有处在交友困境中的读者一份指引,帮助大家寻找到人生中真正志同道合的伙伴。

01

操作篇

在操作层面上,以下几种能力对于交朋友非常重要。

第一种,关系的分辨能力。

要知道,在所有朋友中:

什么人是跟自己一起喝酒的?

什么人是跟自己一起喝茶的?

什么人是玩伴?

什么人是伙伴?

朋友分很多种,而很多人却没有学会去区分这些不同的关系。

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电视电影,通常只看到正派跟反派,好人跟坏人,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不能够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

但当长大之后,我们知道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色彩斑斓的。

一个人长大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不再用是非黑白这么简单的标准看待一段关系、看待这个世界。

哪怕一个人今天做了再让自己伤心的事,也能从对方身上看到可取之处,这就是「关系分辨」的能力。

不要随随便便给一个关系贴标签,但也不要随随便便把一个人看做好朋友。

要分辨清楚,对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二种,需求分类的能力。

不管是交朋友的痛苦,婚姻中的痛苦,还是其它关系中的痛苦,很多人的问题都在于试图把所有的需求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但我们的人生其实是一个套餐,如果非得把所有东西放在一块熬一个八宝粥,就什么都混在一起了。

那交朋友是一个什么套餐呢?

有人陪着一起去看电影,或者晚上一起去酒吧喝杯酒,跳个舞,这是一个玩伴。

但是,也有人陪着一起去上自习的,还有人陪着一起去健身。

这些,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女主说“看了一本书,不会推荐给她们”,难道看了一本书就厉害了吗?难道喜欢读书的人就香吗?

我觉得并非如此,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要是真的想看书,有那么多读书会可以去参加读书活动。

所以,需要具备一种对自我需求的觉察能力。

从零开始,慢慢培养对自己需求的觉察:

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

自己现在究竟是寂寞了?孤单了?要找个人一起玩?

现在一个人学习学不进去,要找一个学伴?

要去探险,想要找人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我们有个主创小组,小组里的成员对我来说就是创作伙伴,甚至是人生成长的伙伴。

我们会交流对每一个故事的看法,每一期内容的主创也都会被标注在文章结尾。

对我来讲,我们的关系就是我有一颗探索世界尽头的好奇心。

我需要有这样一个创作小组,有这样一种创作伙伴的关系,然后一起去探索。

而如果我的创作伙伴他们也有这个需要,那他们就可以跟我一起来创作,这就是自我觉察的能力。

第三,打铁还需自身硬。

有了关系分辨的能力和需求分类、自我觉察的能力之后,还要培养自己吸引别人的能力。

人类本质上是社会化动物,人跟人之间构建社交关系的一个前提,就是被一个人吸引。

这种吸引,不一定是两性之间的吸引。

我们会发现,总是有一些人,他们的人缘特别好。

在这种人身边,能感受到他们有一种特有的能量场,感觉自己在被充电。

这,其实就是吸引人的一种特质。

这种特质是非常复杂的混合体,它会从一个人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其中包括理解别人。

跟这种人在一起时,会感觉有的时候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就会被理解、被看见。

但同时,他们也有他们的表达能力。

哪怕俩人之间产生了不愉快,对方也能够自然地表达出来“我不开心,我不舒服”。

理解、表达,同时有一个独特的自我精神世界,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对别人的吸引能力。

只有能够吸引别人,才能够真正交到朋友。

因为这个社会大家都很忙,如果没有吸引别人的能力,别人又为何愿意花时间走到一起呢?

所以,要学着分辨关系,要能够自我觉察,并学习怎么吸引别人。

当然,在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中,肯定要对关系做筛选,并且做筛选的时候要有心态建设。

02

心态篇

第一,发心最重要。

如果跟一个人做朋友的发心是向内的,是自我甚至是恶意的,其实很难交到朋友。

而如果发心是向外的,善意的,那就比较容易交到朋友。

举个例子,聊天记录里,女主发了一个图片,然后说:“减肥的一天”。

这就有点像在说,“你看,我有多厉害!”

与其这样,倒不如真诚的说“我今天又想办法减肥了,你们要不要夸夸我?”

因此从发心的角度来看,如果只是为了晒自己减肥了多么厉害,那么这种晒的感觉就让人挺不舒服。

关于发心,我的主创伙伴提供了一个例子:

她来一线城市工作三年了,曾经就遇到过以前的同学跟她聊天说:“诶,你去了一线城市应该过得很辛苦吧?那里房租很贵吧?”

从这个问话中,我们其实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发心。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回应她说:“确实,一线城市好辛苦,房租好贵,过得很痛苦”。

那个人似乎也就放下心来:“看到你跟我过得一样惨,看到你过得也不太好,我就放心了。”

发心,是非常本质的一件事,所有事情到最后都是起心动念的问题。

如果交朋友没有一个好的发心,一言一行到最后都是问题。

第二,不要活在过去。

交朋友,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这是一种必然。

一个人往前走,就必然会引起社交圈的新陈代谢。

如果非要抓住昨天,就永远只会生活在昨天。

如果不能够树立一个抓住今天面向未来的心态,那就会揪着这些过去的事情不放,并且很容易沉溺其中。

第三,避免产生损失厌恶的心态。

人都有一种本能,都会害怕面对失去,害怕面对损失,但失去有时候是自然的事。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时,我们三个人都非常真诚地认为彼此是最好的朋友。

我们曾经甚至跑到一座山上,在一个石头上刻下了“潘升与某某某,某某某,我们三个人永远不分离,十年之后再相见”这一类的话。

可是十年之后我上了高中,我跟他们互相都没有再联系了。

这并不是说谁是坏人,谁做了错事,只是我们的人生需要去面对一件事情: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分离的。

我们要拥抱生活的变化,面对可能的失去。

如果把生活中的一切看做是一种“我拥有”,那我们永远会厌恶失去;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讲,也许我们只是在不断走向新的生活。

第四,世界是非线性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型,也是我个人面对这个世界,以及交朋友时最重要的一个心态。

我们小时候,或者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面对交朋友、面对这个世界,常常有一种线性的目光。

比如,两个人从陌生人开始慢慢认识,到熟人,再到朋友,最后可能会聊的不愉快退群。

整个过程,有开始、有阶段、有结束,但真实世界其实是关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可能等到未来有足够强大的能力,会发现总会有人和自己一见如故;

可能昨天两个人还如胶似漆,爱得死去活来,但这一秒忽然发现原来对方是背后捅自己一刀的人;

可能现在觉得对方是捅自己一刀的人,但等到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才发现原来那时候对方是真的为了自己好。

人生充满了误会,所有这些戏剧性的变化,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情:

我们从小到大都把这个世界当作是线性发展,需要一件事必须从开始到结束,但其实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这个心态是我在三十岁之后才建立的心态,它叫「非线性发展」心态。

即允许并接受所有一切的发生,同时也抱着一种好奇期待一切的发生,并且接受、理解。

最后,祝愿我们的所有读者,一起来拥抱这个世界,接纳和允许一切就这样发生。

更多关于交友的文章,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小字即可):

成年人一般不外露的交友心思

两个故事暴露戳心真相:有多少人,从没看清自己身边的“朋友”

性价比最高的社交方式,就是这一种!

连接什么样的人,进入什么样的圈子,决定了你收到什么样的信息。欢迎你扫码加入冷爱知识星球,进入高质量信息圈,连接更多好伙伴。

合作与转载 | 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转载 获得作者本人许可与授权。任何未获得冷爱公众号及作者授权的转载均为侵权。

如果你想了解我是谁,可以点击下图链接观看【个人视频——我真实的生命故事】,期待我们有更多的连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