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 华爱华:介入和不介入都是教育干预的手段,也是价值判断

最近有小伙伴说没有怎么看到SECEE的更新。我们没有离开,只是因为公众号更改了推送规则,我们的文章会被“冲”掉,我们也特别无奈。
如果你不想和SECEE好文和公益活动走散,麻烦一定一定要把我们的公众号设置为『星标』,或者每次看完文章之后,随手点个『在看』或 『赞』,留意点击我们的历史文章哦,谢谢啦!
小自媒体生存太难了,希望我们撑到疫情结束,也希望你们一直都在~

从现状来说,区角活动是我们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在区角游戏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当出现”情况“的时候,我们是否需要”介入“以及”如何介入“呢?

我们发现,这是一线幼儿园老师经常困惑的问题(也不局限于区角游戏)。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又应该如何思考呢?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这篇文章,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与其思考”是否干预“,我们是不是应该先思考”为什么干预“呢?

全文字数:3074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一线案例问题:”建筑大师“康康连续沉迷于建构活动三个月,我需要介入吗?

华爱华教授回应: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性 ,但答案却根本没有一种具有普遍适应性的 。因此 ,对于”康康沉迷于建构区活动是否需要介入“这个问题 ,我无法给出答案 ,只能给出思考这个问题的角度 。

01/ 为什么介入或不介入?

采取行动之前的思考

从案例中所反映的信息来看 , “建筑大师”的称号体现了康康的能力优势 ,并且表明他因此受到的鼓励 ;
“沉迷于建构区的活动” ,体现了康康的需要和兴趣 ,并说明这个活动对他发展的意义 。至于教师是否需要介入 ,困惑的焦点显然在于“连续三个月的沉迷” 。
在此 ,我认为教师先要自 问“我为什么要介入” 或 “我为什么不要介入”

02/ 不同思考下的介入或不介入

不同课程观下的不同思考

教师思考介入的目的,可能会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种观点认为 , 活动区的设置是考虑幼儿的全面发展 , 体现课程的平衡 。当幼儿沉迷于某一个活动区时 ,必然破坏平衡 ,影响全面发展 。如果以此为理由介入康康的活动 ,将其引导到各个活动区 , 则是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是平衡课程的体现 。
第二种观点认为,活动区主要为满足个体的需要和兴趣而设置 , 其意义和价值在于尊重个体差异 , 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 ,并提供满足个体发展需要 ,保护兴趣 ,促进优势发展的机会 。如果以此为理由不介入康康的活动 ,那蕴涵的观点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课程的平衡不等于发展的同步平衡 。
第三种观点认为,各个活动区可以平衡课程的不同领域间的关系 , 但每一个活动区同样可以整合发展的不同方面 。幼儿的动作 、语言 、思维 、情感和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 的全面性 , 或科学 、数学、美术等各领域知识的广泛性 , 都不会过多受限于活动区的名称 ,却极易受制于被割裂以后活动区的单一性目标 。建构区不仅仅局限于促进幼儿精细动作和造型想像能力的发展 ,其他活动区的发展功能未必不能在建构区中得到体现 。只要教师的介入考虑幼儿发展的和谐 , 材料投放考虑目标的整合 , 不必转移活动区 也照样能起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平衡课程的作用 。
第四种观点认为,活动区的设置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 种形式 , 幼儿园课程还有多种实施途径 。课程是通过一日生活的安排来平衡的 , 全面发展是通过一日生活实现的 , 而康康仅仅是在活动区活动这一时段内沉迷 ,只要他在活动区活动以外的时段内参与了其他各类活动 ,就不必因为 教师没有介入或没有引导他到其他活动区 ,而担忧他的全面发展 。

以上四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

动动手指,做出选择,也看看大家的选择呀▼

03/ 介入与否,本质是价值判断

游戏行为的观察与分析

看来 ,介入和不介入都是一种教育干预的手段 。至于如何介入 , 则需要从观察 、分析康康“连续三个月的沉迷” 中得知更多的信息 。

专家回答

观察分析的视角可以有 :

一 ,康康更多的是同一水平上的重复性行为 ,还是小步递进式的探索性行为 ?

二 ,康康更多的是单纯动作技能性行为 ,还是伴随情景的想像性行为

三 ,康康更多的是个人独自性行为 ,还是同伴互动性行为 ?

四 ,康康在优势能力的表现中 ,显露出哪些弱势能力 ?

五 ,康康在建构区的活动和表现中 ,哪些方面同时体现了其他活动区的发展功能 ,还有哪些活动区的发展功能不能在建构区活动中得到补偿 ?

教师是否要介入 , 以及介入的时机和方法 , 全在于对这些行为的观察视角 ,全在于对这些行为意义的分析 。例如 , 对待幼儿的重复行为 , 可以等待 , 可以给予挑战 , 也可以引导转移 ;对待幼儿的探索行为 ,可以欣赏 ,可以提供帮助 ,也可以与之互动 ; 对单纯的动作技能性行为 ,有时应该允许幼儿的独自性练习 ,有时需要转化为社会想像性行为 ……

所以 , 是否需要介入 , 如何介入 , 实际上是价值判断 , 得失比较 , 教师的敏锐反应和及时应答 , 反映的是教育的智慧 ,它源于专业知识 、教育观念以及实践中不断的反思。

文章作者:华爱华(教授)

文章来源:《幼儿教育》2004年9月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