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朔游记-李家大院
人们都很喜欢“忙”,无论遇到什么都能很轻易的将友好的建议打发掉——我很忙。好吧!既然这样我就信了。我也只好叫自己也忙起来,嗯——忙着找清闲好了。
还是在碧溪,这个老一辈的墨江人坚决“碧朔”着的地方,这倒是比碧溪更有些味道。如果“溪”暗指潺潺流水间田园悠闲的淡薄清静之美的话,那么“朔”则更为书香墨意的清雅恬淡许多。可见前辈是沉下心来才决定的,而今新的地名大多哗众取宠而缺乏韵味,锈迹勉强也要捡些文化的渲染,实在不伦不类。
好在人们也意识到了这份别样的美,所以在城门铭“碧朔”而口中念“碧溪”好歹算是折中的妥协,既不驳了老一辈的面子也没否了新一辈的喜欢,倒算是各得其所着。
我是个到了清雅之地就喜欢清静的人,到了喧哗中倒也就不去强求——择境而引性。
对于老宅尤其反感将所谓的“故居”之类的围起来叫人排着队来买门票的,这里倒没有这样的窝心事,大门都敞开着也无人管,哪哪都是一副“请君随意”的惬意。
也不知道是人少过于凄凉还是对这份敞着门的信任的感激,整个能入的院子都走了一遍也不见有余出来后随意丢弃的垃圾;倒觉得身旁和我们一样怀着好奇随意逛逛的客人们也如我们一般的小心翼翼、认真对待着每一块温馨提示的牌子上写了些什么。也刻意将声音降得很低很低,几乎成了一群人在窸窸窣窣的耳语——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去打破这份宁静。
由于楼是木质的所以走在上面会发出些吱吱呀呀的声音,这样一来大家的脚步又变的轻了许多。楼上有个“观景”的台子,具体称为就不甚了解了,只知道在现在的楼里应该属于全景窗台。
沿着楼前面的边是一排背着远景连通两边可以倚靠的长凳(暂且这么说吧!对于老建筑的称为了解得太少,实在惭愧)。想想在这里喝醉、吟诗、看夕阳、赏月该是何等的惬意······
雨季已经渐远,可在这个地方我尤其渴望来一阵急雨;听雨、闻雨、赏雨、猜雨、唱雨、叹雨······可竟然失望了。
只见大门口一老头牵着一孩子进来,才发觉这个院子并不适合浮躁的年轻人,更适合步履蹒跚的老者和稚气未脱的孩童。老者低头缓缓的走,看上去三左右的孩子欢快的蹦着跳着,试图挣脱牵着自己的老人······
一阵清脆的笑声——沉睡的老宅似乎又回到了繁忙兴旺的当年。
前人的智慧是叫自己的居所尽可能的拥有安静,我论自哪一个角度去看都能叫在外疲奔的心可以迅速的回归“家”,而不会感到烦躁。
看似粗狂的木头和石板在一番修理和整齐之后端庄了许多,而泥土制的瓦和砖块在高温锻炼后也变得坚实且经得起岁月。试想自己如果可以在这里生活会怎样?一如人们做起聒噪了自己的营生还是保持这份清幽而紧闭起门窗?
这时院子里传来了孩子清脆的声音,反复几次又笑了一阵,似乎是对自己打破了这份静而得到的一连串回音很满意;我没看到他们却能猜想老人有些尴尬的笑中满是歉意。
在他处我可能会觉得这孩子的吵闹很讨厌,可在这里倒觉得很有趣。我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蛮喜欢在这样的惬意间能与老人沉稳和孩童天真烂漫相遇的,似乎只有他们的步履蹒跚和欢快的声音才能将这沉睡许久的老屋从梦中唤醒。
透过窗眼,外面的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虽破旧的样子貌似经历了许多的沧桑,可仔细一看就能发现这份凄凉完全是源自主人家打理不善的缘故。
如果非得编排些遥远的故事来讲,那就只能说些关于主人是如何善于偷懒而叫自己几乎被杂草吞噬掉的事情了。
在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那么的美,只需静静的看着就好,这比起许多煽情的故事有意思多了。没人知道它们这样的默默间收留了多少流浪的雨露和懒散的日月更迭,那从“朔”到“满”再到“末”的轮回里人们不也同样的圆缺着自己的生活吗?(初一称“朔”,十五称“望”,“望”至次日称“既望”;月末称“晦”。)
到了楼上本打算眺望远方却发现大门外面的世界早已被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占据,目之所及皆已是浮躁的虚华。余下的美也只是被彻彻底底的关在了院子里边的这些,出了墙就尽是毫无新意的枯燥与乏味。
好在不及远方却还能看看天空,天空倒还无论阴晴都始终没有被浮华吞并的纯粹着,愿意晴就晴、愿意雨就雨,谁的意见也不在意。
到了三楼竟然是个空间很大的客厅,这个在楼下是没能猜得透的,算是意料之外的偶遇吧!试想在这里摆上酒肉与亲朋畅饮,再探首寻月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本想坐在这静谧间体验一下老辈子们的惬意却因为先看见了“请勿坐卧”的提醒就只好带着遗憾放弃;因为这块牌子清楚的告诉我即使无人看管这样的举动不受欢迎且不被允许。
也罢,遐想或许更为合适一些。
老宅的外墙给人的感觉也还是端庄大方且安静,并没有如今人们喜欢的那份浮躁牵强。青瓦间的杂草依稀、墙面上一些不太叫人在意的水痕与脱落的墙皮,无不在像那些喜欢揣度曾经的人们暗示着老宅经历过的许多风雨。
我并不了解曾经主人的事情,这倒也好省去了许多探究揣测的烦心事,只需自顾自的用眼睛看就好。不时掺些浪漫的想法,对于是否也有苦难的事情也可以理直气壮的一概不理,只需享受这份踩踏着光影的清闲与美好。
由于不知道宅子的具体由来就只好在查了个大楷:李家大院是一组跑马转角楼四合院落;坐北朝南,台阶式院落建造。
该院有正房为三开间,二楼一底,面阔 12.1米,进深五间7.9米,面房为后改建的平台带过道面阔7.25米,厢房为对称的东西两厢房一楼一底,进深四间5.5米,有前走廊,耳房为正房两侧,一楼一底,面深一间4.3米。主体正房三层土木结构建筑,走脊翘檐,气势非凡。李家大院是解放前碧溪古镇李秀山(民国末年的思普区剿 匪大队长、禁烟委员长)所建。李秀山1953年被人民政府枪决镇压,50岁左右,出生年月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