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数据哪个更重要?内附:案例

制度和数据哪个更重要?

先来区分一下这两者的区别,我认为制度它是用文字来表达,它强调要规范,导向是管控,然后它注重的是过程,这是制度存在的一个特点。

说到数据,数据是用数字来表现,然后它反映的是我们背后的经营规律,它的导向是给员工制定更加有效的激励,同时指向的是我们经营的结果,每一个科目,每一个导向的结果,用数据数字来表现,所以我们看看制度和数据到底哪个更重要?制度我们认为是管理,而数据是经营的开始。

没有数据,我们的很多经营都是凭着过去的经验做,但是无论你是凭经验来做,最后还是要回到数据上,只是我们过去统计的数据过于简单粗糙。

比如说就统计营业额,收了多少钱,现金收了多少钱,今天我客户消耗了多少钱,仅仅统计这个太过于粗糙,你有没有统计你这个月有多少员工?每个员工做了多少销售,每个员工消耗了多少产值,每个员工带来多少客户,当然再往下,再细分到我们每个产品。

我们再细分一下,当我们做细分的时候,我们才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激励的措施,就是讲这个数据的价值,那么讲内部经营报表为什么可以取代我们中小企业的财报?

首先不是说不要做财报,你做外部的报表,报税的报表还是用财报的形式来展现,我讲内报表是讲我们内部给老板和我们主要经营者看这个报表,这个报表它有几个特定的价值,它是我们的体检表,就是我们能从内报表当中看到我们企业存在的状况。

就像很多人去体检一样,现在很多人一年会体检一次,两次的都有,那么你看完我们体检的数据之后,你就知道身体出现什么问题。

比如我们去体检,看到脂肪肝,这个三高,这个尿酸血糖对吧?你看完这个数据之后,它后面还有个参考值,什么范围到什么范围,还有个箭头告诉你高了还是低了,这个已经有了一个科学的数据的一个指向。

所以内部经营报表是我们的数据源,其实我刚才讲绩效考核的数据一定是来自内报表,另外它是我们整个开支的一个管控,就是我们的开支高了低了,看内报表,还有我们的经营分析,用内报表,我们的这个利润分配用内报表,而不用财报。

内报表它是真实地反映我们的经营状况,我们的经营规律提供了我们正确有效的考核数据,并且向管理层提供考核的结果和效果,来做更有效的经营分析和比对,从而让我们知道哪些要重点的进行管控,这个是我们要去挖掘去生发的方向。

给我们的这个决策提供了非常有效的依据,我一个学员他有两个高管,一个财务总监,一个业务总监,最后老板提升一个人做CEO,老板年龄大了,觉得想自己退休,他没有设副总,也没有孩子接班。

一个财务总监和一个业务总监提拔谁呢?在很多企业可能都会觉得,那肯定优先提拔业务总监,财务总监机会不是很大,其实很多跨国企业他们的财务总监比业务总监获得提拔的机会还要高,为什么呢?我就讲这家企业的例子,我有一次参加他们的一个会议,然后参加会议完之后我就说这个财务总监将来有可能会成为CEO。

因为参加会议我就听到了背后的这些东西,他们正在为一件事情做决策,想在一个地区开一个新的投资机构,大概要去到三千来万,这个投资额不小,那么老板就想听一下每一个高管的意见和反馈,业务总监就拍胸脯说:老板这个区域一定可以开,而另外一个区域不能开,他觉得A区域可以开,B 区域不能开。

老板在两个区域选择到底哪个地方可以开,业务总监拍胸脯A可以,B不可以,凭我的经验,我的直觉,当然他也有一点数据,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是数据非常粗糙,然后得出了结论,就是以经验为中心。

老板就问财务总监,你的意见是怎么样?财务总监站起来,他说我刚好意见相反,我认为A不行,B可以,财务总监就打开他的PPT ,我对A区域做了分析,包括A 区域的人口消费情况,同行的状况,还有各种数据,B区域目前什么情况一一比对。然后我们公司现在在目前的几个区域,成功的画像,就是什么情况下我们这个区域的营业额最好,利润最高等等。

然后我发现B区域跟我们现在成功的区域之间重叠率是比较高的,而A区域的重叠幅度比较小,所以我认为它的风险是比较大。

老板说好,我听财务总监好像说得很对,最后老板就按财务的干,干了大半年,结果确实如此他们做的B区跟大家想象的差不多,然后很快经营起来,获利能力还不错。

当然这个财务总监有这么强的能力,一定是可以成为公司的接班人和职业经理人,我想讲的是有很多的高管我们没有这个习惯,就是用数据来进行比对分析。

我在去年下半年去的一家企业做辅导,就带来一个问题,它的计划达成率,生产计划达成率只有百分之十五,其实也不叫达成率,叫准确率,因为它数据不够开放,很多老板对数据这个敏感度也比较高,也认为这个数据老板知道就可以了,不要给我的高管知道,有很多老板有这样的思维。

我给那家企业老板做了很长的思想工作,跟他说,你作为老板如果你想解放自己,你想让每一个高管他们都能够醒目,就是你可以给他量化的指标,量化的这个经营成果,他眼睛看得见,而不是盲人摸象,我是要摸,我效率很低,我要是这个睁着眼睛我很快就知道。

我再举个例子,我上次去医院跟一个医院的院长在一起交流,现在很多医院年轻化,我说年轻的医生信不信得过,特别是西医的医生跟中医的医生这两种医生年龄不一样的,中医的医生来我们都知道,老中医和年轻的中医,你看哪个中医?

肯定看老中医对不对,因为老中医是经验的积累,老中医他一看你的舌苔,把一下脉,然后根据你的表述和凭他的经验,他给你开出的药基本上八九不离十,年轻的中医经验还不够,很多问题他还没有办法解决,他未知的东西太多,所以必须要通过时间和案例的积累,才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开出对症下的药。

但是西医你看到西医有多少很大年龄的,反而有的医生年龄太大了,他摸那个手术刀行不行?还有他看东西行不行,你还怀疑他对不对?西医的医生为什么他可以在很年轻的时候,三十到五十之间就成为非常骨干的医生人才,因为他有数据,他有机器设备,你去医院就给你验各种东西,从量体温量血压开始,到各种拍等等,弄完之后他看数据。

那么年轻的医生怎么能够正确的把病看到位呢?看数据,数据摆在这里,这个八九不离十。所以哪怕一个医生做了两三年三四年,他完全都可以成为一个主治医师的,假如人还比较聪明一点,看数据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就是他的经验方面就会弱化了,数据给他带来的这种判断强化了。

这不是坏事嘛,我认为这是好事,我们为什么永远把经验看得那么强大,而不把这些科学可以决策的东西,把它做得更细化,更丰富,所以我想讲这个就是讲数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