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尿急、尿痛、腰痛乏力,你中招了吗?
■ 注 意
“尿频、尿急、尿痛统称为泌尿系的刺激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泌尿系感染,还有男性的慢性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以及女性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腺性膀胱炎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尿培养相关的问题。。。
一、尿道感染是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
大量微生物在尿道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道炎症,可分为上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和下尿道感染(如膀胱炎和尿道炎),临床上也称为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的途径:血流→肾脏→膀胱,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上尿路感染途径:尿道→膀胱→肾盂→血流,例如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
在怀疑有尿路感染时我们最后做一个尿液培养,比如:
1、尿频、尿急、尿疼等膀胱刺激症状:多见于泌尿系统细菌感染所致。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腰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2、血尿症状:部分患者由于结核杆菌侵犯肾脏所致。大多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血尿。同时有结核病的全身症状尿道口脓性分泌物多见于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是淋病的病原菌,是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3、发热症状:多见于急性期的感染,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常常伴有尿路感染症状。婴幼儿由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出现高热,抽搐等全身症状。
4、在常规检查或体检时,发现尿液白细胞干化学阳性、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者亚硝酸盐阳性时,也怀疑有尿路感染。
二、在什么时候采集尿液标本最好呢?
一般原则,通常应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一般收集中段清洁尿哦;
原则上应选择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尿液;
沙门菌感染一般在病后2周左右采集尿液培养并应连续培养3次,以判断患者有无带菌;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留取晨尿或24小时尿的沉渣部分10~15ml送检,若用于培养,患者应停药1~2天后(避免抗结核药物影响)采集尿液培养。
三、尿中有哪些常见病原菌和正常菌呢?
尿液标本中常见的革兰阳性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肠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结核杆菌和假丝酵母菌;
常见的革兰阴性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菌及沙雷菌、淋病奈瑟菌、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道加德纳菌等。
尿液原则上是无菌体液,是不应该有任何细菌的。但从尿道排出时可能受到外尿道中细菌的污染,常见的有乳酸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杆菌等。
四、尿中菌落<10ʌ5cfu/ml就是无感染吗?
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学标准是:菌落计数≥10ʌ5CFU/ml。但尿菌落计数低于此标准,并不能完全排除尿路感染。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尿中细菌部分受到抑制;
②病原菌发育要求条件高,尿中细菌受营养条件限制而繁殖受抑制;
③尿频时,膀胱内细菌停留时间短而细菌数量则少;④大量输液或使用利尿剂后,使尿液稀释;
⑤尿液pH<5.0或>8.5,细菌发育受阻;
⑥采尿样时外阴部的消毒剂混入尿中。
一般我们这么判断呢?大致有几种方法:
1、离心尿进行镜检,观察有无细菌及细菌多少、是否有多形核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观察细菌与白细胞的关系,比如伴随吞噬等。
2、看看尿常规报告,比如WBC干化学和镜检都发现了白细胞,并且数量不少,也可以看看亚硝酸盐是否阳性。
3、在尿标本合格的情况下,两次或多次培养均为同一类细菌,且有临床症状,虽然数量不大,也应该考虑致病菌可能。
五、怀疑尿路感染,但培养为啥却无细菌生长?
1、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过程中,治疗不彻底或伴尿路结构异常者等各种原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可导致反复感染,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有时由于抗生素的作用,细菌产生变异,细胞膜破裂,不能保持原有状态,但在肾脏髓质高渗环境中仍可继续生存,细菌恢复原状仍可致病。
此类细菌在一般培养基中不生长,而在高渗性培养基才能生长,所以对慢性肾盂肾炎经治疗临床症状不见好转,而尿培养反复阴性者,同时作高渗培养可尽早明确病原。
2、有的特殊患者怀疑有苛养菌感染者,需要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法或导尿法采集尿液,选用麦康凯琼脂、巧克力琼脂和血琼脂平板,5%CO2,孵育48小时。
某些特殊患者,如慢性尿道感染或尿道畸形者,最好选用适合厌氧菌及缓慢生长细菌的培养基。
对临床要求真菌、淋病奈瑟菌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者,应当分别选择显色培养基、淋球菌GC琼脂及结核菌L-J培养基,并建议最好采集尿道分泌物做淋球菌培养。
以上细菌常规培养平板和常规培养方式就可能无法让其生长。
六、解脲棒杆菌引起尿路感染的临床意义是?
解脲棒杆菌为革兰阳性杆菌,可引起尿道感染,但在临床上比较罕见。通常发生在严重免疫缺陷、泌尿道侵入性操作或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中,文献报道于肾盂肾炎有关,且在无抗菌药物治疗情况下可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