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郁气滞”?

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得从肝郁的病因病机说起!

肝郁又称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简单地说,肝郁多是由于气机不顺、长期精神不舒畅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又发泄不出来造成的。如一个经常生闷气的女性,常常出现月经不调、偏头痛、胸胁胀痛、胃部不适、咽喉部有异物感等状况,往往是由于肝气郁结所致。

而肝气郁久则化瘀,使肝的解毒、排毒、藏血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内浊毒停蓄、湿邪难去、血不养颜、面多痿黄之色。故而在治疗之时,当以疏肝解郁之药为主,辅以清肝解毒、活血化瘀、养肝保肝、利湿退黄之药,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讲述。下面,就让我们从肝的主要功能和特性说起。

肝的主要功能

肝主“疏泄”

“疏泄”指疏通、畅达、宣散、流通、排泄等综合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顺畅,气血调和,经脉通利。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不但会引起情志、消化、气血水液运行等多方面异常表现,还会出现肝郁、肝火、肝风等多种肝的病理变化。

肝可调节情志

肝的疏泄功能减退时,会导致人体气机阻滞不畅,肝气郁结,出现胸胁、两乳胀痛、情绪抑郁等状况,气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导致肝火、肝风等病变。如疏泄功能太过,则易导致情志亢奋,肝火亢盛,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高血压等症状。

肝可帮助消化

肝与胆相表里,可促进胆汁的生成和排泄。若疏泄失职,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可导致黄疸、口苦、呕吐黄水、胁肋胀痛、食欲减退等症。肝还可调节脾胃气机升降,而气机不调时会导致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出现脘腹胀满疼痛、食少呕逆、嗳气、便秘、眩晕等症。

肝可促进气血、水液的正常运行

肝可调畅气血运行,如肝的疏泄功能失调,会导致气滞血瘀,出现胸胁、乳房胀痛、结节肿块、月经不调等。肝还可保证人体水道通畅,排除水湿,此功能失调时,水湿痰饮会滞于体内,而出现淋巴结节、胸腹积水、黄痘等症。

肝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血液生成后,一部分运行于全身,被各脏腑组织器官所利用,另一部分则流入肝,所谓“肝藏血”,以备应急的情况下使用。所以又有“肝为血海”的说法。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功能失常,不仅会出现血液和血流方面的改变,还会影响到机体其他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如果肝血亏虚,会产生疲倦萎靡、肌肤失养、肢体麻木、月经量少、闭经、惊悸多梦、夜寐不安等问题;如果肝不藏血、血热妄行,则可导致各种出血,如吐血、咳血、衄血、崩漏等。

肝脏最喜舒畅通达,最怕抑郁。

积极向上、心平气和、乐观开朗的情绪是肝脏正常运作的前提,而长期的情志不遂、抑郁、怨怒都会导致气机紊乱,影响血液运行,伤及肝的疏泄功能。所以说,调节情志对养肝特别重要。

肝为刚脏

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称之为“刚脏”。正由于肝的刚躁,肝阳易亢,肝气主动主升,与怒密切相关,所以,大怒可伤肝,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而致病。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偏亢,则稍有刺激,便易发怒。刚躁易怒最需要柔润来化解,因此,滋养阴血也是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关键。

调节情绪疏肝郁

由于情志不舒、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阻碍气机的升发,进而造成气滞血瘀,从而导致胸胁胀痛、脾胃失和、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咽喉异物感等肝郁病症,所以,积极调解不良情绪是疏解肝郁的首选方法。

当情绪特别激动或闷闷不乐时,可通过理性思考、心理调整、转移注意力、找人倾诉、适度发泄等方法来平息怒气,通过改变负面思维的习惯,使亢奋或低落的心情得以平复。而平时,注意提高个人修养、避免身心过度紧张疲劳也是疏肝养肝的良方。

如果对长期肝火旺盛或肝气郁结者,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再配合一些有疏肝理气、清肝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材进行调养,效果更加显著。

屠医生 中医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胃肠病、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领域,欢迎大家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关注 屠医生 头条号 更新更专业健康养生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