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存世量究竟有多少?
景泰蓝,历史上称为珐琅器,工艺上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是北京著 名的传统特种工艺品。在明朝的景泰年间(1450-1457),这项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像蓝宝石般浓郁的宝蓝,高 贵华美,所以,被称为“景泰蓝”。到现代,虽然景泰蓝的工艺品已是各种色彩具备,但仍然沿用着“景泰蓝”的习惯称谓。
任何一个景泰蓝艺术品都需要经历繁复的步骤才能制作出来,无数次的打磨给予它常被行外人误认为是瓷器的滑润外表,而一次又一次的炉火烧灼又使它拥有了金石的璀璨质感。就算在制作工具跟技巧获得了大量改进的现代,仿制一只明景泰蓝瓶也耗费了钟连盛团队整整一个季节的时间及数位熟练的手艺人大量的心血。因此,明清时代宫廷造办处制作的精美景泰蓝艺术品,让今天的我们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到了清代景泰蓝工艺获得长足发展,清廷“造办处”专设“珐琅作”,专门制造宫廷景泰蓝器皿,品类丰富,突破早期的瓶壶碗盘,扩大至家具层面,以其工艺的繁复,造型的精美,色彩的艳丽,成为北京最 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燕京八绝之一。
明清景泰蓝作品缺少人物题材。 景泰蓝古器物一点也不像早就闻名遐迩的瓷器,由于掐丝和点蓝等古代工艺上的束缚,除花鸟、山水、吉祥图案、动物、几何外、很少有人物类纹饰。而现代的景泰蓝产品由于釉料品种大量增加,丝工技艺不断进步,历史典故、各类人物故事等频频出现(这与大师们的设计和参与有着直接的关系),不仅探入了较深的文化层面,也反映出了新时代的色彩与风格。
景泰蓝与雕漆、玉雕、牙雕被称为北京工艺品的四大名旦,再加上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又被并称为“燕京八绝”。它是工艺美术世界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典雅雄浑,辉煌厚重!
景泰蓝表面的珐琅釉多是用进口天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珍贵异常。一件好的景泰蓝,需要经过十几次反复上釉才能完成。釉色是否清晰明快,发色鲜艳,层次分明是目测的最基本标准。上品的润色自然统一,劣品多用劣等珐琅填釉,甚至有制假者不用昂贵的珐琅,而用其他的彩料代替,此类景泰蓝经常会有大面积的串色和砂眼情况出现。
雍正帝在位时间较短,他对与瓷器的喜爱相较于景泰蓝要高出许多,所以在短短十几年时间之内,景泰蓝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甚至没有出现带有雍正年号的景泰蓝工艺品。雍正帝喜好素俭大气的器物,景泰蓝不符合他的审美情趣很正常,但对于乾隆帝来说,景泰蓝华丽得刚刚好,特别符合他的身份和气质。乾隆朝时期的景泰蓝烧制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最 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