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乱弹]关乎“笔墨”的杂议
罗汉 傅抱石
现在不少文章谈起中国水墨画的笔墨,往往采取“技术流”的方式来探讨。将“笔墨”这个概念拆开来说,其实这也无不可,但总感觉是差了一层,这一层是什么,就是说不清的艺术的韵味气息!
笔墨到底是什么?用一支绑了些动物毛的棒棒,沾了些水与调了胶的松烟灰,在承载物上一抹,就这些痕迹变化,人们便议论开去,有笔有墨有之;有笔无墨有之;无笔有墨有之,无笔无墨有之,并且言之确确,我们如何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艺术道理?几百年来,各种议论评说可以说多如牛毛,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者,很难说能对中国绘画中论笔墨的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本文很难躲过他人的议论焦点。
山水 黄宾虹
使笔用墨方法可归为几大类,以前的人们都已经做了很详细的阐发,具体到个人的变化只能以无穷来形容了。除去完全以焦墨来绘画之外,画面上都会有墨色的变化。所谓用笔,除了无人意志控制的痕迹,那才叫无笔,否则就不能以无笔论之。原始人用他们的“笔”在陶器上绘画,也有笔痕,而且精到。后代的人们用手指在纸上绘画,模仿笔痕,观者称妙,名之曰:指画。由此来看,除了一些个别状态下缺失“墨”或“笔”外,都叫有笔有墨。
所论中国绘画中的笔墨就是作者心绪外化的痕迹,随时间的推延,它有一个认识的延展过程,对这个过程有着大体上的共同认知。一泡尿撒在纸上,有人说它是远山,有人说它是云雾,我看它就是一片尿碱,这是因为没有审美共性可言。所以,当我们谈论笔墨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共通的审美意识。体会纸、笔、水和墨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有境界的高低,表现起来时很大一部分需要天资,然而对其审美体味就需要后天的学养了。
原始彩陶
笔墨要精湛,这是一幅中国写意绘画的关键,数百年来多少文人士大夫的才子们,下了极大的功夫,将笔墨与哲学建立起来形而上的审美趣味,它的的确确超越了人们现实的日常生活,将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凝练概括到笔墨之中,成就为一个文化精神的高度。当那马背民族统治中华的朝代,面对这个举世罕见的精神的“金字塔”,也臣服于这样的审美高度,标榜其为鉴赏的正统。
笔墨要精彩,这是天才禀赋对认知审美的阐释,这种阐释是蕴含在后天学养中的,学养来自生活的种种体验的潜移默化的升华,笔墨的痕迹也是一个人天才气质的展现。如何来形容这笔墨可以达到的高妙韵致与节奏:
轻若薄烟穿珠帘,重犹船橹声欸乃。
笔墨妙得参变化,造化天成求不来。
敝人杜撰小诗一首,贻笑大方。
水墨花卉 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