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作文]守虹微型小说(第五季)
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白日梦中,眼前的一切都染上了别样的色彩
桃花源
晨七点半不到早有载人客车接踵而至,皆为来见识陶潜之桃花源者。
今桃花源中人,不知有秦汉,只知有今朝,桃花已用先进技术手段制成艳丽干花,四季皆有售。源中渔者诸人尽为地方剧团人员所装扮,凡有欲拍照存念,招之即来,笑容可掬。然二十元收费断不可少。公平合理,由工商所统一定价(整顿后)。
上帝
骑马的上帝很是淂意,这是一种很难说明白的心情。因为上帝的意思一般人很难读懂,这就是《圣经》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我一直对各种圣迹抱有如此猜测。
我时常设想在一千万年前,忽地于山丘上显现圣迹,那些原始巨兽群会做如何感想呢?
上帝是否也会如此淂意?
墙的比喻
“你只能看到我的背影,”他对他说。
他自知说不过他,于是他选择无语。
他笑了:“沉默像一堵墙,但是墙这类东西从来都不牢靠。”
……从时间的角度看,所有的背影都是一面墙,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印象。
修为
他把头发在脑后捥起一个揪儿,又抖搂开他的僧衣穿上,敞着怀。他不需要人见到,鼻腔中哼出不成曲调的音韵。
出了山门,便径直向山凹中走去,那里有他先师常常坐卧的大石头,像只卧虎。早年他还时时想请个石匠凿个虎头装上,那师父心里会多高兴。现在这想法渐渐地淡去,以至没有了。听师父生前讲,这石头上坐过无数代先师,在没有这个寺时,石头就有了,而且都是大德高僧起卧在上面。今天他又坐在了上面,非僧非道的,心里却充盈着喜悦之感。透过树的缝隙,可见到寺院的斑剥红墙,据说这寺有一千年了。
评画
单看画中这一双修长的手,她就明白了画家的表现力。“……这就是两只弹琴的手啊,太生动了,”她说。
“不,”画家说:“您不大会表扬艺术家,这样的赞美就像一个蠢蛋跪在您面前表白说他的心可以掏出来给您看一样。”
她有些莫明其妙:“他没有掏出来过呀。”
“是啊,为什么要重复愚蠢?割裂的表达赞美如同白痴。”
黑雾
某日,余忽生行舟之妄想,遂绘雨夜行船图,自淂其乐。初甚惬意,快乐无比,置酒舟中,小酌即醉,不觉昏昏然。
行有时,自觉梦醒,舟窗外犹黑漆也。悉辨无风雨声,天仍未明。呼撑舟人,无应,大怖,挣扎高呼,醒。始知伏于桌案中睡去。再视画上墨渍漫浸图画,人物莫可辨也。
狂士
有一狂士坐于树头,树亦甚奇,为狂士设备,士与树皆可称奇观。士论道,此又奇观耳。常人所见,哑然无语。
彼灿然笑语:“见多则少怪。”
日日有人从树下过,来来往往众生如士所言,习见无怪矣。
其说教高论,本也无人在意,彼遂放出狂言:“五百年后必有聆听者。”斗升小民闻此大笑,当是子孙福音也。
虫儿说
画家说:“一山一石一树一亭,来自一条虫子,”于是他画了虫子在亭子中坐拥江山。
画家又说:“这虫儿是书本中灵物,”这只是他听说,因为它不常看书。
书中的虫儿笑道:“这是在说文人画家了。”
“是呢,我正琢磨怎么把这顶冠束头上呢,”画家撂下笔,在额前比划了一下。
“不是那虫儿,怎么比划都不像,”虫子说了句实话。
画家滿脸通红,他要收回自己的画:“这幅画中也不很像你。”
“你不要挖补,不像就不像好了,”虫子满腹经论地说:“如此才叫情怀,文人情怀,可有可无,可似可不似,当然,其中尚且有高下之论。”
心不死
在寓言中有一只秃鹫被大风折断了翅膀,并且狠狠地摔在山崖上,血肉模糊,令它彻底失去了一只翅膀。
天空讥笑道:“你还会来挑战我的高度吗?”
大风也笑道:“用血肉之躯与我搏击的结果已经出来。”
山崖也来揶揄:“是我为你留了一条性命。”
这受了重创的家伙说了一句短语:“心不死。”
画意
搬一张琴在树旁,别以为那是弹的响的乐器。不远处应该是草亭,梁柱间挂着的扁上题有“共饮”二字,却无人宴饮。种个人在琴边招风,让路人回眸。
这不是我的现实生活,连理想也谈不上。“糊喽,”我正在炉边烤山芋!
异象
某生乘马自江边过,云雾覆江,天上有月偶出。忽江水涛涛溢堤而过,渠大为惊诧,急行之,恐甚。
闻有低吟,举头一望,云雾间现大若骡马车巨头,似世传龙首,目光闪烁明灭。
渠恐极,几欲坠马。天出异象,促不及防也。
荷妖
秋日清晨,朝日尚隐于树林后,塘中败荷初呈颓相。踱步漫游,多有意味掩藏其中,妙趣胜境也。
日高一竿,返回室中,歇于案前,支颐乱想。七月之荷,花蕾绽放,婷婷玉立。九月之荷,颜色退去,头秃顶,身佝偻,此是何等模样?
荷子忽翩翩来,执余手曰:“做怎地思想,妾身何曾毀坏,犹可画矣。”
惊余醒,果有玉手执笔送至目前。余笑,心中以为妖。
彼窃笑。
笃信
上古时代,有很多奇异的大木,是不是丛林中的大树现在已不可考证了。有一个叫“建木”,传说众多天帝都是从这儿上天或下地的。看来像一个梯子或通道。黑暗时期的文明先行者还是很实际的,天帝也要有个可攀援的物件。
此时,一只带翅膀的飞到我耳边说:“那都是讹传呀?”
“啪,”我一掴掌把她打落在案头。
此物哭哭啼啼地躺那儿打着转:“神的话你不听,还动手打人。”
神现身出来说了:“都怪你呀,天使,”他解释道:“打井不能找没有水源的地方,愚笨之人往往有绝对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