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公立医院将“增效减员”,医务人员收入要变?

公立医院●减员增效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公立医院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出现收支不均衡、现金流出现危机、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下降等问题,公立医院在2021年如何解决这些危机呢?

新的一年里,医疗行业加速变革,公立医院将有6大重要举措,请做好万全的准备应对变化!

减员增效改革在即

疫情对医院运营造成巨大压力,广大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对涨薪酬绩效望眼欲穿。

针对公立医院行政后勤部人员富足且薪资高的现状,在经济压力较大时,公立医院将对行政后勤进行改革,把去编制改革与减员增效提上日程,医务人员要做好心理准备。

从增收向增效转型,提高绩效考核重视度,绩效管理迭代升级

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原来的“大锅饭”平均主义越来越行不通,特别是DRG\DIP支付制度改革推进,医保基金监管从严,以及受疫情影响,患者低门槛住院现象锐减,医院床位使用率下降,医院住院增收也将会下降。

2018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报告发布,引发业界关注。随着2019年三级(二级)公立医院绩效大考成绩的发布,风向标导向作用日益显现。

由于影响到医院的“面子”和发展的“路子”,甚至影响到医院的“票子”和领导人的“帽子”。

因此,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全面推行,绩效“大考”指挥棒赋能,所有医疗机构对大考成绩重视程度提高,医院也将由追求规模收入增长,向提高内涵质量效益型增效转型。

全面推行预算管理

面对目前公立医院普遍存在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信息化程度不高、预算编制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医院将通过预算的方式进行分配、控制、调整、分析、考核,合理配置资源,把事业发展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业务指标和质量控制流程要求等融入财务管理,发挥财务管理服务、保障和管控作用,从而保障各项医疗业务顺利完成。

成本管控力度大增

面对医院增收速度放缓问题,将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强化成本控制,堵塞跑冒滴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科室成本核算,向病种成本核算、DRG\DIP病组成本核算要效益。

因此,医院需要从粗放式规模扩张模式,向精细化、精益化运营管理降本增效转型,强化教学、科研、预防、后勤服务等工作的制度管理,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临床路径被动变主动

传统医保按照项目后付费体制下,医院按照收支结余提取绩效设计,与收入挂钩的绩效激励,推动了医院的发展。

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成本,对医保基金安全带来了重大冲击。

推行临床路径,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工具,由于各种因素医院不乐意用,就是入径变异率也高。

随着医保DRG\DIP支付制度改革落地推行,管控降低成本才能获得合理的效益,临床路径推行从被动将会变为主动。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发力

面对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医院期望医保“开口子”,但是医保基金不是公共资金,医保不仅不能“开口子”,而且在“收口子”,支付制度打包预付控费改革的“疾风骤雨”来临。

医院面对医保控费制度改革,超支扣款压得医院“喘不过气来”。

医院绩效激励的方向,从激励多做项目,多收住院患者,多收多得,倒逼成本管控的转型压力。

医保转变为向价值买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导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医院管理必将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力,必将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就是提高医院竞争力和品牌效益,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在疫情的影响和冲击下,对各家医院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能够顺应医改大潮,借鉴“效能积分绩效管理模式”,加大“增量、提质、降本、增效” 绩效激励,向精益管理要效益,便能顺利度过“危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