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9教学手记——刘亮程散文的时空思维:叠加与递减

刘亮程以独到的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准确地说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从人的角度出发,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是必然涉及的主题;从自然的角度思考,人之于自然的影响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刘亮程的《最大的事情》《今生今世的证据》就是分别从这两个维度来探讨这个话题的。

这两个问题的交汇点是:时间。

人类与自然在时间里存在、变化或是消失,人对于自然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最大的事情”?刘亮程不是人类学家,他是个散文家,他只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思考人类生活与自然的关系,但要把这种关系理清说明,就需要一定的方式,我们解读这篇文章,也必须找到他独特的方式。

他的独特方式是什么呢?

就是用时间叠加的方式来细化展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的内涵。

“如果下一年我们不来。下下一年还不来。

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从野地上的草棚,从村庄,从远远近近的城市。如果人的事情结束了,或者人还有万般未竟的事业但人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如果我们下一年不来”,这是一个虚拟的时间起点,从这个虚拟的时间起点开始,时间在运行,在不停地延伸。为了让这种延伸形成持续不断地状态,再加上一句“下下一年还不来”,这样就把时间的演化呈现为实在的进程,让读者切实感受到时间的具体变化。最后,是把时间延伸到无限远的无限远,即“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显然,这三个句子是在时间的延伸变化中形成了量的累积,没有这种量的累积,就难以形成真正的时间的旷远内涵,叠加时间,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存在。三个语段写得非常悲凉,虽然是用假设的逻辑构筑的。“下一年我们不来”,这种情况非常正常,有事情停一年,也未可知;“下下一年还不来”,从心理上就会产生遥远渺茫的迷惘感;“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这句话终于让人类自我终止了在地球上的生命历程,让人类退场,读到这儿,会有惊雷炸于头顶的感觉。

同样,在空间的外延上,也具有同样的表达原理。以野地上的草棚为起点向外延伸,延伸到村庄,再延伸到城市。通过多个地点的连接,形成了空间无限延展的效果。

人类离去,人留给自然的是什么呢?刘亮程是从人类被清场后这个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的,衡量的尺度依然是时间。

“草大概用五年时间”才能重新占领曾被人类拥有的院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五年呢?

他先从草的漫长等待写起,写草确信人走了之后,从发一个芽,长出两片叶,到一棵一棵地长出来,从地上长到房顶上去,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写草的复原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写时间的累积过程。

蛀虫蛀空一根木梁需要七八十年,风吹坏一扇门需要四十年,雨要淋掉一块泥皮要八十年,而一群蝼蚁要彻底毁掉一堵墙,则要一千八百年,而有些人类留下的东西却永远无法消除,成了永恒的痛。

在这些时间量的累积中, 我们眼前展现出的是那些自然万物的辛苦与劳累,那些一刻不停息的小虫小蚁,那些不时吹来的一阵风一场雨,莫名的惆怅与无奈,无限的悲苦与辛酸便洋溢在字里行间,在漫漫的时间长河里翻滚沉思。

在翻滚与深思中不断申诉着这样一个结论:人类轻微的一个举动可能会成为自然永远无法弥补修复的疼痛。(待续)

附:

最大的事情

刘亮程

一年中我们在地里忙上一个月(一辈子在村里也就住几十年),把麦子打掉,麦草扔在地边,便走了。不管活儿干没干完,都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老鼠会在仓满洞盈之后,重选一个地方打新洞。也许就选在草棚旁边,或者草垛下面。草棚这儿地势高、干爽,适合人筑屋、鼠打洞。麦草垛下面隐蔽、安全,麦秆中少不了有一些剩余的麦穗麦粒足够几代老鼠吃。鸟会把巢筑在我们搭起的草棚上,在长出来的那截木头上,涂满白色鸟粪。野鸡会从门缝钻进来,在我们曾经睡觉的草铺上,生几枚蛋,留一地零乱羽毛。

这些都是给下一年来到的人们留下的麻烦事情。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剩下的事将被搁在一边。

如果下一年我们不来。下下一年还不来。

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从野地上的草棚,从村庄,从远远近近的城市。如果人的事情结束了,或者人还有万般未竟的事业但人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那么,我们干完的事,将是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

别说一座钢铁空城、一个砖瓦村落。仅仅是我们弃在大地上的一间平常的土房子,就够它们多少年收拾。

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草根蛰伏在土里,它没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窥听地面上的动静。一年又一年,人的脚步在院子里来来去去,时缓时快,时轻时沉。终于有一天,再听不见了。草根试探性地拱破地面,发一个芽,生两片叶,迎风探望一季,确信再没锨来铲它,脚来踩它。草便一棵一棵从土里钻出。这片曾经是它们的土地已面目全非,且怪模怪样地耸着一间土房子。

草开始从墙缝往外长,往房顶上长。

而房顶的大木梁中,几只蛀虫正悄悄干着一件大事情。它们打算用七八十年,把这棵木梁蛀空。然后房顶塌下来。

与此同时,风四十年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雨八十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

厚实的墙基里,一群蝼蚁正一小粒一小粒往外搬土。它们把巢筑在墙基里,大蝼蚁在墙里死去,小蝼蚁又在墙里出生。这个过程没有谁能全部经历,它太漫长,大概要一千八百年,墙根就彻底毁了。曾经从土里站起来,高出大地的这些土,终归又倒塌到泥土里。

但要完全抹平这片土房子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

不管多大的风,刮平一道田埂也得一百年功夫;一只随意弃在塘边的碎瓷碗,三百年后依旧会硌疼一只野鸭的蹼掌;一个从空中飘过的白色塑料袋,也许会造成千年后野地里一只兔子的死亡;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带给土地的将是永久的刺痛;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消磨掉它。

除了时间。

时间本身也不是无限的。

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但这件事物还在。

时间再没有时间。

(0)

相关推荐

  • 《惜光阴》八十年前一孩童,现在变成白头翁...

    <惜光阴> 八十年前一孩童, 现在变成白头翁. 每天还是三碗饭, 为啥眼花耳失聪. 时间似水握不住, 只有努力干事情. 小为养家和糊口, 大为祖国改贫穷. 宝贵时间荏苒过, 劝君务必惜青春 ...

  • 蝼蚁赋

    ​       恃傲丧德,妄作费神,冥苦乏心,终日我我,何以利己?何以益民?! 晨兴登山,偶观蝼蚁,细察其态,顿觉汗然.世世纷纷,浮躁难平.万苦之源,皆因欲重.苦海奈何?皆因私贪!良药何在?惩忿窒欲, ...

  • 在路上-云南黑井(二)

    在路上-云南黑井 司机把我们带进一个有围墙的地方,进去后方知道那是一个博物馆,一个很小的博物馆,要收门票.博物馆展示的是黑井这名字的由来,说是有一群黑牛发现了这里,它们在吃着这里地上的土,然后人们拿这 ...

  • 游苏州拙政园/芦志坚

    人们常说,苏州是人间天堂,今年,我几次去苏州,都没有空出时间来游览一下苏州的风景名胜. 本月十一日 ,在苏州停留,用了半天时间,在内侄一家人的陪同下,游览了拙政园,园林风光无限,亭台楼阁古典,小桥流水 ...

  • 20211014教学手记——警惕写作中的思维懒汉症

    写作,是思维活动,且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要用脑,可是有些中学生视写作为抄写记忆,主要表征为,只能写些无思维特征的语句.写作教学应该针对这部分学生用力. 这些学生在写作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以&quo ...

  • 20201101教学手记——刘亮程可以不那么担心了

    刘亮程的<寒风吹彻>被选入教材后,<语文学习>曾约刘亮程写稿,就<寒风吹彻>的谈了他个人的建议,其中,他说:"这篇文章入选课本是我没想到的,不是它不好,是 ...

  • 20210515教学手记——从思维导图看学生的阅读思维

    阅读的本质是通过文字识别,读懂作者的观点,读懂观点的前提是读清楚写作者的思维脉络.因此,思维导图往往被用来梳理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思路.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者呈现出的思维导图判断学生的阅读过程及阅读结果的科 ...

  • 20210527教学手记——高考前的嘱咐(二):让我的学生告诉您写作的一些基本思维方法

    高考的考场上,担心写作打不开思路,尤其是面对一些宏大话题,感觉无从下手.甚至越到临近考试越感觉自己两手空空,无所凭依.这时候,说明你该"回家了",该回到语文之家了.其实,在临近高考 ...

  • 20210405教学手记——我没有套路给你,只能帮你找到你自己的思维路径

    有同学给我提意见,说,你让我们分析那些优秀作文没有价值,他是他,我是我,我学不了他:你应该给我一些"干货",让我能在考试中运用.我的回答是:我一直不主张给这样的"干货&q ...

  • 20210330教学手记——不好读的散文该怎样读?

    在当代作家中,不好读的散文有不少,比如刘亮程的<寒风吹彻>.于坚<云南冬天的树林>周晓枫的<斑纹>.傅菲的<时间的隐喻>等,这些散文难以用准确的概念来定 ...

  • 20210827教学手记——思维是这样教的

    思维可以教吗? 对于中学教师来说,肯定可以教,他们会马上弄出一套教案来,把思维分成各种类型,然后剖析思维类型的结构模式,然后讲给学生听,然后就是教完思维了. 关键是,这样的教之后的结果会怎样呢?恐怕没 ...

  • 20210903教学手记——中学生写作思维误区实例剖析

    期初考试作文题如下: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0万+转发量.100万+点击量和阅读量--在这个时代,对"量"的追求似乎满足着人们的某些需求. 你对上述现象 ...

  • 20210911教学手记——让学生的思维与文本近一点再近一点

    让学生与文本近一点,是个奢望吗? 是的,是个奢望!因为,大家都在跑,都在用分钟分割生命时段,学生必须具备在瞬间切换思维的能力.长期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者,往往只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曾在一个学校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