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一块陨石的熔壳,有的薄有的厚
陨石的熔壳,是陨石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因大气密度的逐渐增大,冲击波产生的压力也增大,让陨石表面的温度逐步升高,从而让表面物质开始气化、熔蚀,表面被熔融后物质,最初会随着陨石的坠落向陨石后部喷射并形成平常所看到的流星尾迹,新裸露的表面又会重新气化熔融,如此反复,直到表面熔融物质冷却后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熔壳。
在陨石的鉴赏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同一块陨石上,有些地方的熔壳较厚,而有些地方的熔壳又较薄,并且在厚薄的熔壳之间还是无缝衔接,陨石熔壳的这一现象让部分藏家产生了疑惑。
陨石通过地球大气层后产生的压力,不但能让陨石表面逐步高温到熔融,还会让陨石产生分裂或爆炸,分裂过程会让陨石失去一部分熔壳,而在高温的促使下,被失去熔壳的部位会迅速立即开始重新生成一层新的熔壳,也就通常所说的“二次熔壳”或“次生熔壳“。
由于次生熔壳是在后期的分裂面上形成,不似之前的整体熔融覆盖整个陨石,因此,次生熔壳要比初始熔壳薄,更由于熔融面要少,次生熔壳的表面并不像初始壳那样光滑。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同一块陨石上,有时候会发现厚度不一又光滑度不同的熔壳原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