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7篇:教研随笔∣前置性研讨:论文写作的“研磨改进”
前置性研讨:论文写作的“研磨改进”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山市教研论文写作研究组的交流研讨进入到第三年,前两年基本上属于“暗中摸索”,因为作为一个新的团队,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没有现成的成果可供借鉴。在跌跌撞撞中,我们形成了“论文研磨”这种独特的写作交流形式,即每个月写完规定主题或框架的论文后,在当月下旬抽半天时间进行研磨。具体说来就是将所有成员分成5人左右的小组,然后小组轮流指出其他成员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最初是各自打印自己的论文带到现场,小组成员现场阅读并提出意见,后来发现这样过于浪费时间。研磨时间只有3个小时,自主阅读时间就占了1个小时,而且阅读的深度也不够。后来我们就将自主阅读与评判的时间向前推,要求成员在研磨前三天将论文发送至其他成员手中,成员自行打印然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提出修改意见。到现场之后,直接进入交流研讨的环节。这样的教研活动,我觉得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参与式培训”,即培训不再是听专家讲写作方面的注意事项,而是写好文章之后进行“参与式研讨”。当然,最初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不同学科的老师如何评判对方的论文,研磨之后如何进行修改等等。实践证明,这种培训方式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两年多的时间,多数成员养成了专业阅读和教学反思的习惯,并能够笔耕不辍,坚持写教育随笔和专业论文,为专业成长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后来,我又发现,我所说的“成员进步很快”,仅仅指的是那有限的十几个成员,他们能够合理安排好写作时间,能够勤奋阅读并坚持对课堂进行反思,发表了不少论文和随笔。但也有不少成员,进步不是很大,甚至写了十几篇论文而且进行研讨之后,居然没有一篇能够达到发表的水平。以前我一直归咎于个人努力不够,没有把心思用在专业发展和写作上。但后来我发现,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我们的论文研磨,本质上属于“写后事件”,即成员写完论文之后再进行研讨反馈。这与很多语文老师教作文是一样的,布置题目之后,学生写完交上来,老师批改反馈,然后再进行下一次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布置题目到学生写作这段时间,教师是阙如的,教师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写后”的反馈上,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有悟性、很勤奋的学生能够学会写作,那些语文水平较低的学生永远不会写作文,或者只会写中等偏下的作文。这种现象与我们写作组目前面临的状况何其相似!我们每次也是规定一种写作文体,并且给成员提供了“写作建议”和“例文”,并鼓励成员到网上下载相关论文并进行学习模仿,团队的力量在这个阶段是没有充分发挥的。也正因为如此,团队成员的进步幅度参差不齐。
面对这种局面,究竟该如何“破局”呢?我忽然想到了目前正在思考的“支架式作文”的写作变革理念,即鼓励教师在布置作文题目之后,给学生搭建相应的学习支架,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教师教了之后,学生再去写作。这样的话,课堂教学的重心就从“写后反馈”变为了“写前教学”。这种理念不也可以迁移到论文写作上吗?于是前段时间,我召集写作组理事会成员开会,请每位成员谈写作组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在集思广益下,终于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首先是加强“写前研磨”。老师写论文,最头疼的就是四个问题,即选题、框架、理论和课例。后两者需要自己努力积累和创造,前两者可以借助同伴的力量进行。于是以后的论文研磨,不仅要研讨本次已经写完的论文,还要研磨下一篇论文的框架,搭建好写作框架后再去写作,就可以避免很多逻辑上的问题了。其次是“成员结对”,根据个人意愿,我们划分了17个“对子”,冠名以“甲方乙方”,并要求结对成员在两年之内发表1篇论文。围绕这个目标,每次论文写作,甲方和乙方须共同确定选题和写作框架,并且研讨论文所用的理论和课例。经过充分讨论后再进行写作。目前这项工作刚刚开始,效果如何还要看此后的写作。但至少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宝贵的交流形式。有时候,成员写了论文,心里没底,很想请已经发表了论文的成员帮忙指点一下,但又有很多顾虑,尤其是担心占用其他成员太多的时间。现在进行结对之后,交流带有了某种“责任感”和“义务感”,相信假以时日,不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都会有较大提高的。
最近我在《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年第10期上读到了一篇论文,即上海市民立中学何松老师的《“前置性备课”:师徒结对带教新模式》。作者发现,现在科组或年级组的师徒结对,主要是师父听徒弟的课,课后进行反馈指导。这种形式,是可以有效促进新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但课后反馈的效果有时候不太好,新教师不能立即将师父的意图贯彻到教学中。何松老师说的“前置性备课”,指的是以深度备课为核心,涵盖备课、观课、评课全流程的听评课带教活动。其基本流程由“前置设计”“备课改进”“课堂观察”“课后研讨”四个部分组成,新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与阅读设计出教学课题和内容,这是“前置设计”;然后师徒进行备课商讨,定稿课题的第二次教学设计,此为“备课改进”;新教师上课并全程录像,导师利用课余时间观摩课堂录像,此为“课堂观察”;师徒双方分别就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议反思即“课后研讨”。这种备课,比起单纯的“课后反馈交流”,效果自然要好得多。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参与式研讨”,即师徒都参与到课堂建构的实际过程中。这种备课方式,与我们正在探索的“成员结对”是有相似之处的。只不过,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因此也不用“师徒”“导师”“徒弟”之类的称呼。
蓝图已经绘制,努力从现在开始。希望团队成员在相互交流研讨中,不仅能够主动学习更多的理论,建构创新的课例,也能够在论文选题方面有开阔的思路,在搭建框架方面积累更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