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名都是怎么来的?

能量医学认知超出现代医学的认知,本文将为你继续解密中医的能量概念,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的命名。他们都来自于环境能量状态,虽然都有寒热属性,但各不相同,尤其是影响的物质体系是不同的,这就是一种能量医学的判断方式,它最早起源于风水研究。

一、寒类

1、风,主要指蒸发降温,运动属性本文不谈,主旨含义是蒸发,采用对流方式。吹风扇、水蒸发、酒精挥发、风油精、风餐露宿、北方大风天气造成的等都属于这类,这是人体能量消耗的一种方式。

风火体系属于辐射热,与酸碱体系有关,直接表现就是人体酸碱度,如果人体胆碱占据辐射的主体的话,那么酸性起抗衡作用,例如痛风的尿酸过高等。中医的轻扬发散的也都属于风类,它是散失物质的方式来抵御辐射热。

这里值得提出的是,风为阳邪,实际上,中医在这里有混用,例如中风,中医的风还包括一部分辐射热,也包括了能量运行体系紊乱的含义,要区别对待。

2、寒,这是温度上的影响,属于传导散热的一种方式,北方常见的一种冷形式。高纬度地区、无风受冻、睡寒炕、接触低温物体等。一般单指干燥情况,气温与体感温度并不成正比,这与接触性能量交换方式有关,单纯的气态,比热容(能量容积)不是很大,所以吸收热量也少。

在逻辑能量学里,寒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能量,它属于寒性能量,也就是生物电,主要的疼痛感觉与其有关。寒性增强交感神经作用,对生物电是提高的。

3、湿,与湿度有关系,也是接触散热,通常指凉的意思,主要是指在水边、湿润地区、体内水钠潴留、胶质蓄水强导致的疾病。

北寒风冷南凉,凉爽与此直接有关系,这种寒冷与其他两种是不同的,主要是在湿度比较大的地区,例如在湖边居住的人,受其影响较大。南方人常说是体感温度,冬季是透心凉的,

因为湿度大的空气,比热容比较大,接触性能量交换也比较的强,但寒性强度不大,作用时间长。这是湿的主要特点。

二、热类

1、火,风火相对,逻辑能量学里“火”的意思是烤火、烤晒。辐射热的意思,一般热的范围通透,不会发生热蕴在内无法发散的情况。人体的辐射热来自于肝,胆碱是典型的辐射热,而其余的辣椒碱、酒精等都有一定的辐射热的形式。它对湿气的排除有好处。晒太阳、睡火炕、电脑辐射等都属于这种形式。治疗这类,通常用抗辐射的药,通常所说“败火”。

辐射热是一种重要能源形式,对于地下动植物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像老鼠、蛇、鱼类等接受阳光照射比较少的动物,胆碱含量都比较高,用胆碱辐射代替太阳辐射,所以才能在阴暗潮湿地方生存。如果把他们拉到地面晒,反而会产生很多问题,而且这里动物接受辐射的敏感度超过其他动物,例如蛇,就是接受热辐射而捕食猎物的。

肝通目,肝碱性,产辐射热,眼睛是接受辐射能的器官,二者具有交互作用。

2、暑,寒暑相对,意思属于水蒸汽,也是高温导致疾病,逻辑能量学称为热能,就是现代人讲的桑拿天的意思,湿度和温度都比较高,叫做暑。即热能,与水分相关的能量形式。这类热容易蓄积体内,不易发散,而且热量大,持续时间长。治这类一般是辛凉重剂,石膏等吸热能力强的。还有知母等抑制甲状腺发挥的东西,降低热能产生。还可以透热达表。败火和防暑降温是两个概念。

3、燥,就是干,燥湿相对,类似西医干燥综合症,相对比较容易上火,人体湿度降低,相对也能提高能量值,因为水分的比热容比较大,水在人体中占据的就是蓄热的作用,燥直接消耗了这种功能,然后提高能量相对值。阴虚火旺等情况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需要生津,补充水分含量。沙漠等干燥地区、脱水等主要疾病形式。

有了以上的分析,那么中医病名,我们就知道其含义:

a痹症就是风寒湿夹杂,三者混合,属于比较严重一种伤寒状态。就是连痛都感觉不到了。

b风湿病相对较轻,还能感受到痛,痛就是生物电体系的反应,它证明生物电能并非削弱。

c湿热就是热能体系疾病。

d风热指的是体内辐射热增强。

e风寒就是指干燥地区而言,意指体内水分含量不大。伤风感冒等。

f上火就是指辐射热增强,例如辣椒吃多了,太阳晒多了,火炕睡多了等等。

e中暑是高温度导致的疾病。

以上就是对各类能量的简单区分,中医有严格的针对性药物体系,其余内容自己举一反三吧,治疗也能够针对性诊断,三种清热法的文章就是针对性治疗,大家可以参考,这样的话,中医的病理体系就能够完全的贯通了。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0)

相关推荐

  • 逻辑能量学|中医风论讲的是什么?

    原创 沉潜 逻辑能量学 今天 中医把风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百病风为长,这个风到底是什么含义?它也是与乙酰胆碱作用相关的,本文为你揭示.本文以能量交换原理为基础,具体参见前期文章. 中医里的风有两个含义 ...

  • 常见中医病证治精华汇总(收藏版)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 ...

  • 中医病证歌诀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中风 中风身温口多涎,卒然昏倒不能言.急用通关开孔窍,化痰顺气治当先. 瘟疫 瘟疫众人病一般,四时不正外邪干.要分春夏秋冬治,莫把温寒一样看. 中暑 ...

  • 中医病因论(笔记)

    "疾病"的造字 "疾病"两个字从它的造字来讲,一个叫疾,一个叫病.疾上面是一个疒下面是一个矢.矢古人叫做箭,我们常讲避风如避箭,泛指外界的气候叫疾.病是疒加一个 ...

  •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典藏)

    中医病证莫要慌,四十二病记端详. 一病辨作多病治,各有一法为主方. 感冒寒热湿三种,荆防银翘香薷汤. 咳嗽七般三外感,寒止热菊燥杏桑, 痰湿二陈热清金,肝火泻蛤阴麦汤. 唯有哮证分五般,寒射热定肺玉屏 ...

  • 多汗症中医病名溯源、生理病理、方药简析

    现代医学认为多汗症(Hyperhidrosisi,HH)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汗腺分泌过多的一种疾病.一般来讲引起多汗的原因无非功能性与器质性两类.功能性多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器质性则多与神经 ...

  • 中医病名

    瘈疭chì zòng 中医指手脚痉挛,口歪眼斜的症状.亦称"抽风". 常见病因 热盛伤阴.肝风内动 释义 手脚痉挛.口斜眼歪的症状抽搐

  • 中医病证与传染病之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以患处皮疹沿神经分布疼痛难忍为主要临床表现.带状疱疹病毒沿神经纤维进入感觉神经节呈潜伏性感染. 中医和带状疱疹 中医文献中亦多有相关病证记 ...

  • 中医病证与传染病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毒性肝炎病原种类较多,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 中医文献中亦多有相关病证记载,<景岳全书 ...

  • #中医怎么治颤证# 颤证是中医病名,多表...

    #中医怎么治颤证# 颤证是中医病名,多表现为头部或肢体颤抖摇动, 不能自制的一种老年常见病.多发病, 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 重者可见头部摇动, 肢体颤动不止, 甚则肢节拘急,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