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高一地理2019中图版必修二第二章
本微课主要总结高中地理2019中图版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的重点知识。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乡村内部的功能区和城镇内部的功能区。乡村内部的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生产区。城镇内部的功能区主要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在乡村内部,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叫居住区,在城镇内部,居民日常居住的地方叫住宅区。注意区分居住区和住宅区,答题时如果问的是乡村内部的,就答居住区,如果问的是城镇内部的,就答住宅区。
分别看一下乡村内部的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位置。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具有公共性、文化性、多样性的特征。公共空间常在乡村中心,距村民居住区相对较近,道路的通达度较高。居住区是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主要由房屋和院落组成。生产区是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
接下来看一下城镇内部的功能区的基本特征和分布规律。商业区的基本特征,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建筑物高大密集,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率高。在有些大城市的市中心,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的交通和通信发达,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商业区的分布规律,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大城市有多个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有些大城市市中心是CBD中心商务区。
住宅区的基本特征,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面积最大),住宅区由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设施构成,位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随着经济发展,有些住宅区形成高级和低级的分化。高级住宅区位于大城市边缘且环境好的地段。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工业区相联系。
工业区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区,工业区由工业厂房及其配套设施组成,有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占地面积较大。工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染,因此选址非常重要。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有水污染的工厂应远离水源地或在河流下游。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历史原因、经济原因、交通原因、社会原因、行政原因。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每一个原因。历史原因,比如北京的市中心没有形成高楼大厦的CBD,而是文化区。这种城市发展初期形成的功能分区延续下来,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功能区的,就是历史原因。
经济原因,在城市内部,由于不同区域地价不同,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价值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降低,各功能区的付租能力也逐渐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哪种功能区的付租能力最强,就主要布局哪种功能区,从市中心向外依次布局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交通原因,交通方式和布局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而且影响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和各功能区的分布与发展。
社会原因,比如唐人街,由于各种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行政原因,像一些住宅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工业区、行政区等,是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进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
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欧洲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建造城市时,往往以教堂、城堡等为中心,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近代产业革命后建起的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下降,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
城镇化,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的集中过程,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扩大。乡村向城镇的转化过程,农业用地发展为城市建设用地。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经济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
世界城镇化的阶段划分。城镇化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成熟阶段。初期阶段的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中期阶段的城镇化水平在30%至70%,城镇化水平提高,发展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成熟阶段的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根据这两幅图,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发达国家起步时间早,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晚,发达国家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低,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1950—1980年速度快,之后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1950—1980年速度缓慢,之后速度加快。发达国家所处阶段为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为中期阶段。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比如在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城市化。
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调整。城镇化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城镇化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社会进步、传播文明。伴随着城镇化,城镇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乡村更加开放和文明,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社会更加进步。
(3)科技进步、生产发展。现代化城镇是主要的科技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它可以带动乡村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会给城镇化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4)城乡互动、全面发展。城镇化促进乡村发展的同时,也从多方面推动城镇自身健康发展。
城镇化也会带来一些阶段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2)人口问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失业人数上升。(3)住房问题。城镇面积有限,过多的人口造成住房紧张,出现贫民窟和棚户区。(4)交通问题。随着车辆数量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不能与之适应时,交通拥堵就容易发生,停车困难也逐渐出现。(5)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医院、学校等其他基础设施难以满足过多人口的需求时,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