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希金到契诃夫,俄罗斯的灵魂是什么?
对于中国读者,特别是中老年一代的读者而言,俄罗斯文学是外国文学中最为熟悉、最为亲切的一类文学。
白桦林、伏特加、手风琴、喀秋莎,书中描述的异域风情令人陶醉;普希金、托尔斯泰、果戈理、契诃夫,这些伟大的作家,几乎无人不晓。
契诃夫肖像,列维坦(Isaac Levitan),1886
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气质中,亦有许多来自于俄罗斯文学的深刻烙印,深深植入我们每个人脑海里的经典名篇鲁迅的《狂人日记》,就脱胎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
让人悚然震颤的《药》,其如梦颠倒的写作手法,印着安德莱夫的影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叶甫根尼·奥涅金》《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史诗级的经典著作,更是给整个中国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截图
“我曾模仿塞尚十年,和纪德交往二十年,信服尼采三十年,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十年。凭这点死心塌地,我满满地建立了自己”。
——木心
从晚清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俄罗斯文学一直“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
而它被我们所喜爱、所接纳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邻近的地缘关系,也不在于两国人民的密切接触,甚至都不在于政治洪流的“裹挟”,而在于它本身独一无二的魅力——
俄罗斯文学堪称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以故事情节的有趣诱人,也不以叙述艺术的奇巧取胜。俄罗斯文学是俄罗斯作家呈现的人生世相、人性百态和灵魂奇观。读它,你不会觉得轻松愉悦,做不到无动于衷,任何一个读者都不敢对它轻慢,都会震撼于它的恢弘、厚重、深邃。成就这一世界文学中的“奇葩”的原因何在?是俄罗斯文学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品格。
——著名俄罗斯文学研究学者,张建华
正是这样的魅力,成就了俄罗斯文学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百年,即被人们所传唱的“黄金世纪”;
也是这样的魅力,让俄罗斯文学得以跻身为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三大巅峰。
电影《复活》截图
可是,不知从何开始,一提到俄罗斯,人们想到的不再是那些“恢弘、厚重、深邃”的文学经典,而是“战斗民族”“啤酒和毛熊”等调侃式的浅显印象。
连带着一起退化的,还有我们曾经对文学天生就有的敏感。
曾经我们对高尔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都熟悉得不得了;普希金的那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曾是我们笔记本扉页上的座右铭,但今天我们不但鲜少提起他们,就连书架上厚厚的著作,也很少再翻起。
不仅如此,俄罗斯文学带给我们的种种感动,也正在被人们逐渐忘记,然而事情本不该如此。
为此,我们邀请到著名俄罗斯文学研究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张建华教授,带领我们再次走进“恢弘、厚重、深邃”的俄罗斯文学。
在这门精心策划的课程里,我们将会从俄罗斯文学的巅峰出发,走遍从普希金到契诃夫的一整个“黄金世纪”。
何为“黄金世纪”?
俄罗斯文学的“黄金世纪”,不仅是俄罗斯文学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百年,也是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个高峰。无可讳言,读过它,才算真正接触过俄罗斯文学。
“黄金世纪”的起始点,就是从普希金开始一直到契诃夫的这一段时间。
公园里的普希金,谢洛夫(Valentin Serov),1899
1799年出生的普希金,“创造了真正具有俄国民族独立品格的俄国文学”。在他短短的三十六年的生命时间里,他凭借一己之力,赶了几乎一百年的路程。
正是在他的手里,俄国文学来了个大飞跃,开始与西欧文学并驾齐驱。作为俄国文学“黄金世纪”的开启者,普希金当之无愧地是我们阅读俄罗斯文学的首选。
而从普希金开始,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总共八位作家,都是我们这门课的解读对象。
他们或影响了整个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或发扬了文学中的生命及宗教意识,或建构了民族文化中的乌托邦...... 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们对文学的认知边界会被大大拓宽。
在圆桌上工作的托尔斯泰,列宾(Ilya Repin),1891
我们也将透过他们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精神的内核——正是这样的内核,曾被鲁迅所吸收,成为一种“敢于直面血淋淋的人生”的力量;也曾被连续好几代迷茫的年轻人所吸收,让他们的“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也是这样的内核,成就了俄罗斯文学的“恢弘、厚重、深邃”,让它具有了独一无二的俄式风格。
俄罗斯文学的”黄金世纪“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话题,说它代表了欧洲文学思想艺术的高峰也不为过。张建华老师会在《张建华·俄罗斯文学的黄金世纪——从普希金到契诃夫》这门课里,为我们一一深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