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是我们的避难所——Black Coffee Club|No23.艾萨克·辛格
纪念黑咖啡俱乐部4周年:
佛陀说,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做一件事,不问结果,不辞辛劳,一日一日,直至如心。我一直觉得,世上没有“坚持”二字,能一直一直做下去的,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真爱。真爱如此,方可在修行的路上,虽苦亦甜。 喝咖啡的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书柜里的黑咖书越积越厚,黑咖二代被称为小嘿嘿的宝宝们已经排到了“小六嘿”。哦,原来我们已经走了那么远。——米菲
第二十三期:最会讲故事的大神·辛格:2017年3~5月
(向上滑动,查看共读大纲)
共读目标+延伸书目:
共读书目:辛格作品、研究辛格及作品的论作。
本期不设指定必读书目。
只要属于辛格系列,读哪本,读几本,随个人喜好~~
参考书目:
1、《给孩子们的故事》(儿童故事集,有《傻瓜城的故事》以及其他各种版本,书名不同而已。)
2、《在父亲的法庭上》(带自传性质的故事集)
3、《卢布林的魔术师》(长篇)
4、《山羊兹拉特》(儿童故事集的其中一个版本,有桑达克插画版!)
5、《萧莎》(长篇)
6、《庄园》(长篇)
7、《冤家,一个爱情故事》(长篇)
8、《艾辛格的魔盒》(短篇集)
9、《魔术师 原野王》(作品集,绝版,被炒高价。可以没有。)
10、中文研究论著:
《辛格研究》(乔国强)
《"为了灵魂的纯洁而含辛茹苦":艾·巴·辛格与创伤书写》(丁玫)
《艾萨克辛格短篇小说的叙事学研究》(李乃刚)
本期主持人:米菲
拾贝撷英(均为节选):
阿 北
在爱情里,也许另一个人就是冤家,或者敌人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残忍的屠杀行为之一,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给犹太人造成的心灵创伤巨大无比。《冤家》中几乎所有人都带着伤痕。
失眠,缺乏安全感,不相信别人,猜疑,欺骗……每个人身上都或多少都烙下了战争和大屠杀带来的印记。
对于纳粹的大屠杀,除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小说《朗读者》、图画书《铁丝网上的小花》之外,并没有更多涉猎。可能在阅读以及观影方面,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躲避,不想看到人性中丑恶的一面。知名电影《美丽人生》,如雷贯耳,却一直没有勇气去看。尤其是自己成为母亲之后,更加缺乏勇气。也许是不知道如果自己生在那个年代,如果自己是个犹太人,或者就算不是犹太人,是战火中的中国人,会是什么样的表现。是热血沸腾地冲到前线杀敌?是得过且过地苟且偷生?还是随波逐流地成为汉奸?提问之后,自己都不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叫赫尔曼·布罗德的犹太人,和妻子雅德维珈生活在纽约布鲁克林。他以替兰珀特拉比代笔为生。妻子以外,他有一个情妇玛莎。到美国之前,他生活在波兰。二战期间,他被雅德维珈藏身于自家草料棚才得以逃过被关押被杀害的命运,而妻子塔玛拉和孩子却不幸被杀害。周璇于雅德维珈和玛莎之间的赫尔曼,某天忽然接到电话,原来塔玛拉还活着。故事由此展开。
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一章都密度很大,需要慢慢读,但是又不能读的太慢,因为会觉得难受,好像自己的胸口也堵着点儿什么。
这可能是只有辛格才能写出来的故事。辛格写作需要三个条件:
1、有意图有情绪需要情节;
2、有激情;
3、只有他才能写出来。
这本书,的确如此。
田鼠阿佛
读辛格的作品《给孩子们的故事》、《在父亲的法庭上》,“修殿节”、“蜡烛”这些词总是跳出来。什么是修殿节,修殿节的蜡烛长什么样?非常好奇,忍不住上网去找资料。不查不要紧,一查之下反而产生了疑惑:修殿节的蜡烛,到底是7头还是9头呢?
修殿节 (The Festival of Lights or Hanukkah) — 纪念马加比这个爱国的犹太家族战胜亵渎圣殿的叙利亚人,光复犹太地和圣殿。
概括起来:
7头的金烛台是《摩西五经》中犹太人献给神的灯火,只需点燃一天,祭司每天都点。
9头的烛台是特制的修殿节烛台,不仅是祭司,家家户户都在修殿节这八天里面点燃,一天点燃一支,直到第八天。
三三妈妈
作为被厄苏拉 拉进童书创作者阵营的著名作家,1966年7月19日厄苏拉写给他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想这本书也会带给您一种特别的欣喜吧。您曾经很好奇地问桑达克为什么不去做成人书,有一次您也问过我,为什么不更热衷于做成人图书编辑。可是大部分成年人在30岁以后就麻木而且没有希望了,我想通过《兹拉特》一书您会发现一群新的不同凡响的读者。”
他在《写给儿童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儿童是真正的文学作品的最佳读者……当今世界,为大人的文学在没落;只有为孩子们写的好书还透露出些希望的曙光,这是唯一的避难所。”
在《艾辛格的魔盒》中,他这样描述自己为孩子写作的10/500个理由:
第一, 孩子读书,不读评论。他们根本不理睬评论家;
第二,孩子读书并非为了寻找自己;
第三,他们读书不是为了解除负罪感,压抑反叛的渴望或者摆脱精神迷惘;
第四,他们不懂心理学;
第五,他们讨厌社会学;
第六,他们才不想去弄明白卡夫卡或《芬尼根守灵夜》;
第七,他们依旧相信上帝、家庭、天使、魔鬼、巫婆、妖怪、逻辑、纯洁、标点等等诸如此类已经过时的东西;
第八,他们喜欢有趣的故事,不喜欢议论、指南或脚注;
第九,哪本书令人生厌,他们就直言相告,绝不会感羞愧,也不会害怕权威;
第十,他们并不期望自己喜爱的作家去拯救人类。他们年幼,明白他没有那种能耐,只有大人才有这种幼稚的想法。
米 菲
童书,我们的避难所
----浅议辛格的创伤书写及其他
在读了一本又一本辛格的作品后,我得承认,我需要倒回去读他的童书《写给孩子们的故事》,读他的自传体小说《在父亲的法庭上》来缓一口气。不是说他的小说不好,而是他的小说太冷静,冷静到痛似乎没有痛感,爱似乎没有温度,却又只是似乎,拂去表面的死水微澜,内里是令人触动的波涛汹涌;同时节奏太密,稍不留神会跳行,却也不会走神,因为他是个太会讲故事的人,读他的故事,会紧张压抑却又无法丢开手去。
辛格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犹太家庭,宗教意味浓厚的拉比世家。历经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屠杀,家人的失散、死亡,从波兰逃亡到美国开始全新的生活,这一系列的巨变,为辛格的书写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辛格书写犹太人的传统故事,书写战争中的犹太人,书写宗教、犹太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击,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在书写辛格的创伤。
这份创伤,是属于辛格的,也是属于犹太人的。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点:
1、时代的创伤,闭塞的族群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带来的创伤。
2、民族的创伤,纳粹对犹太民族的屠杀掠夺所带来的灾难。
3、宗教的创伤,严苛虔诚的宗教教条、仪式的没落。
4、个人的创伤,在战争中经历的身体、精神的创伤。
辛格很少直接描写创伤发生的那个当下,他更多的是在书写遭遇创伤之后的人们的反应。辛格的描述,不是悲哀忧伤的调子,更多的是冷静,冷静克制地描述着一切,没有评判、没有指责、没有帮助,而这份包容所发生的一切的态度,我想,正是智者的悲悯。……
或许也可以这样猜测,辛格在童书的书写中疗愈了他的创伤,明白并拥抱了童年那个孤独、不安的辛格,汲取了心灵的力量,得以向着明亮方向行进。
小 鹂
这期我好像比较幸运,因为选了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作品,我们最近刚好要出版他的《山羊兹拉特及其他故事》(桑达克插图版),为编辑此书我也查了他的一些资料,也对照了肖毛和任溶溶的译文(肖的译文还原度高一些,但是童趣弱一点,任老的活泼一些。),所以整个阅读过程显得不那么紧张。
《科克斯书评》对这个版本的评价是“辛格的文字与桑达克的插图适合不同年纪的读者—多么纯朴,多么完美!犹太城镇生活的作家遇到了理想的演绎者—图与文的魅力浑然一体,密不可分。这些蕴含着机智、温情与苦乐的故事适合默读或朗读,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妙铜版画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同样的思想。”
《号角图书》对此的评价是“这些故事将会受到广泛的欢迎,因为它们具有民间传说的想象力。读者也可以与桑达克先生(他的插图与故事水乳交融)一起说:’我感谢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这个故事读完后,心里有些难过,再回头看看我们的现实社会,好像又很正常——最近因为我养的狗狗哈尼的慢慢老去,每次看到她的衰弱,心里总是忧伤和无奈,想到她13年来对我的无私陪伴,我到底应该怎么面对她的老去,或者说要面对她的离开,这个问题老是困扰着我,我其实很想知道辛格选择这样一种结尾,是要讲因果还是期许?
(祝福哈尼尼在天堂快乐健康——编者语)
卢 芳
对于辛格而言,童书真的是避难所吗?(卢芳)
原本敲下的题目是“辛格作品中的宗教性和现代性”这个题目实在太大,无力承担。合上辛格的书,直接印到脑海的就是这两个关键词“宗教性”(信仰)和“现代性”(认同)。但要想明白、理清楚恐怕目前很难,只能从这两个方面略微记录一下自己读作品的感受。
1. 辛格对信仰的叩问
我读的第一本是《在我父亲的法庭里》,这本带有自传色彩的童年回忆小说里,可以感受到辛格童年生活中浓厚的宗教氛围。他父亲作为一个拉比,在世人看来是一个“朴实憨厚、天真无邪、不喑世事的人”,谨守犹太人的传统,完全浸润在虔诚之中。有时我在想,辛格笔下那些傻人有傻福的傻瓜,看着很像他父亲,抱持着笃定的信仰,甚至有些傻气。这可能就是辛格童年的底色,不论他之后去往欧洲、还是移居美国,不论他如何接受世俗启蒙思潮的影响,但最终他依然在寻找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寻找宗教和信仰。
2. 辛格的认同困境
作为犹太人的辛格……他的认同困境都投射在了作品中。
我特别认同丁玫的研究里,把这种认同困境放在现代性的语境中,信仰的消亡,给我们带来自由选择的意志,但自由也带来无从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意味着某一种失去的两难境地。也就是她指出的“自由与逃避自由的双重受创”,我们在寻求自由中迷失了自我,身体在流浪,心也在流浪。这不是犹太人族群才面对的,而是现代人都在面对的,也正因为如此,读辛格的小说才能触动我们的内心。
3. 童书真的是避难所吗?
辛格只写过为数不多的童书,或者说是用一种儿童的方式、天真幻想的方式讲述宗教性很强的故事。……在极具可读性的情节背后,读了还是会触动内心,会引人深思。如果说童书创作,就像他在花园里散步,很放松,信手拈花;那小说创作就像他在鞭打自己,很痛苦但也很深刻。
朵 妈
……我能说,我小时候也是被“用心”二字激励的么。那时候我还住在一个建筑公司的大院里,好朋友的爸爸是负责公司的文化的,他曾经编过一本书,叫做《学海拾趣》,里面收集了一大堆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楹联故事等杂七杂八的百科小玩意儿,当时读物太过匮乏,这本书被我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其中有一句,叫做”处处留心皆学问“。当时好像突然被点醒了,之前的混沌状态一下子透进了亮光,眼睛耳朵和心力终于同步了。
所以,我也非常能理解纳夫塔利之后的下定决心,无论赚与赔,都要卖书,而且,自己要当作家,写故事书。
有了重心,世界都变得清晰了。他开始注意别人说什么,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说话的方式。而这一切,都为他下一步的游历以及看世界的方式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
泽布隆关于日子和故事的关系的表述,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作者的宣言:一天过去将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故事。明天到来,今天就成了故事,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生活,就是一部长篇故事。他对于故事和人生世界的理解,对纳夫塔利来说,正像一位有引领能力的成人,帮助他在阅读与书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超哥妈
生命和爱的话题博大精深,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自己的标尺来衡量和定论,正如故事结尾是这样写的“从四月到十一月,他们日夜害怕的东西,结果并不是死亡而是得救。一阵风吹来,把奥莱和特鲁法吹到了空中,他们翱翔在极乐之中,这种极乐只有解脱了自己并融入到永恒中去才能体会到。”
我说“过去已经过去,未来看不透,不如就把握当下吧!”
深圳小刀
关注和喜爱辛格,是从多年前第一次读辛格的《傻瓜城的故事》开始的。也是任溶溶的译本,“双桅船”系列中并不起眼的一本。其中收入的故事,也就是以各种版本收在各种不同集子里的那一二十个 “给孩子们的故事”。这些短篇,语言浅近,故事新鲜,笑料十足却又意味深长,而讲故事的人则一路上风轻云淡、不动声色,这是极高的境界啊。书中那一篇《故事大王和他的马》,读完感动很久。纳夫塔利一生热爱的、做过的事情,不就是所谓的“阅读推广”吗?阅读推广人培训,不用请什么人来讲使命和意义了,把这个故事读三遍,胜过十堂专家课。
《故事大王和他的马》开头写道:
纳夫塔利的父亲泽利格和母亲布莱娜都抱怨儿子太喜欢听故事。纳天塔利睡觉以前,总要母亲先给他讲个故事,否则他是不肯睡觉的。有时候,母亲得给他讲两三个故事,他才肯合眼。他总是向母亲恳求说:“妈妈,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吧!……”
步入老年的辛格,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儿时听母亲和祖母讲故事的情景,或许曾在他的脑子里无数次地浮现吧。在写给儿童的故事里,辛格终于可以放下那些沉重的使命和意义,自由地去感受故事本身纯粹的乐趣。
空 桐
辛格说:世界是一座巨大的屠场,一个庞大的地狱……世上有这么多苦难,唯一的补偿是生活中小小的欢乐、小小的悬念。
这段话是主持人在本期开读时引用的那句话的注解:“童书是我们的避难所。厄苏拉对辛格说。”
还有一个注解是辛格在《傻瓜吉姆佩尔》篇尾说的:“这世界完全是一个幻想的世界,但它同真实世界只有咫尺之遥。”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呢?“那儿没有纠纷,没有嘲弄,没有欺骗。赞美上帝,在那儿,连傻瓜吉姆佩尔都不会受欺骗。”那么,真实的世界又在哪里?辛格借吉姆佩尔的口说:“我听到大量的故事,许多谎话和弄虚作假的事情。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懂得实际上是没有谎言的,现实中没有的事情会在梦里遇见,也许明天遇到。如果来年遇不到,也许过了一世纪会遇到。这有什么区别呢?”
傻瓜城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角落。不知辛格在写这本故事集的时候心情如何,但他一定想让这些傻瓜们永久地活下去,在那个美好的避难的彼岸。
我想,辛格做到了。
竹竹丢
为孩子写作和文字的力量
本期共读读了《给孩子们的故事》,《山羊兹拉特》很早就因职务之便拿到pdf但终因时间和不习惯电子阅读的原因未能认真阅读。
在此期间,我还读了一本《梦想家彼得》。共同的是,辛格和麦克尤恩都提到了为儿童写作。
辛格说:我曾经有个错误的印象,为孩子写作的人不是真正的作家,为书籍插画的人不是真正的画家。
麦克尤恩说:我以前觉得我本能地了解儿童的需要,但成年人真的喜欢儿童文学吗?我一直认为这种热情有点过于渲染了,甚至是太急切了。麦克尤恩说:我们之所以喜欢童书,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读这些书时的快乐,这跟文学关系少一点,而跟爱关系多一点。辛格提到,他相信,逻辑各斯(话)语言文字的力量是第一位的。
……语言会欺骗人,文学也可以成为帮凶。那么,对于儿童而言,文学的意义在他(她)的成长中占有多大分量?更重要的或许是与文学、父母陪伴相伴而来的:爱。
巢 野
傻瓜的意义
我7岁那年,在爸爸的单位大院里玩纸飞机,飞机落到栏杆围起来的小树丛中,我花了了好大的力气,才翻过栅栏,正要去够,一只手摘下飞机递给了我。
这本来是件好事情,我抬头说谢谢,赫然看见一张不那么正常的脸,五官似乎都有些歪斜,正在笑的嘴角还留着哈喇子的痕迹,他是我们院里的傻子。
我像触电一样的跳起来,毫不费力地跳过栏杆,不知道怎么跑出了那么大的市委大院,冲下长长的斜坡,直到摔破膝盖才停下来。
我爸唯一一次打我,就因为这次乱跑摔跤,怕我被车撞倒。
他哪里知道,我害怕那个傻子。
傻子一直笑,常在大院里转悠,男孩子用石子砸他,他才回过头嘟噜两句,转过脸,又笑起来。
我有点同情他,但更怕他,那歪斜的笑容,似乎看穿恶魔的秘密,下一秒,他会赫然翻脸,把你送到可怕的地方去。
我还听过一些傻瓜的故事……
这些讲故事的人,和我一样,都不喜欢傻瓜。
直到我读上《傻瓜城的故事》,辛格爱他们。
秋
辛格故事中的“阿戆”
辛格说,他从来不相信自己能为孩子们写作。不过,(所幸)在一位如今看来堪称伟大的编辑舒布小姐不懈地坚持和威逼之下,他用仅有的三十多篇儿童短篇故事征服和惊艳了读者。1970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就颁给了他的儿童文学。
相较于他的成人作品,目前我更着迷的,是他的儿童作品集《给孩子们的故事》,这篇集子共收录了36篇故事,几乎包含了辛格给孩子们创作的全部故事。这些故事中,最让我喜爱的是几个关于阿戆的短篇。
为什么辛格的儿童作品独爱傻瓜这个形象,很多故事都是由一个傻瓜或者一群傻瓜作为主角,推动一个个荒诞不羁的看似完全不合常理的故事的发展?了解辛格的家庭和成长背景也许就不难找出答案了……
在痛苦的世界里,只有傻瓜打开蚌壳,用柔软之躯包容你,愿世人真爱他们。
戴老师
辛格真是太会讲故事了!不愧是当代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大师!这是我在本期阅读中最深的印象。
首先,丰富的故事素材及其犹太民族色彩就很吸引人。读《给孩子们的故事》和《在父亲的法庭上》常常有一种感觉,辛格真是攒了一肚子故事啊!这些故事各种各样,宗教故事、民间传说、百姓故事……不乏离奇有趣的故事,也有很多对我们来说是带了神秘的异域色彩的故事,这类故事自然很容易吸引读者;但也有大量街坊邻里间吵吵嚷嚷的充满烟火气的很家常的故事(《在父亲的法庭上》里有很多),即使是这类小人物的小故事,在辛格笔下,也同样被写得曲折坎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就实在让我折服。
辛格很会用伏笔、造悬念,轻易就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在父亲的法庭上》第13篇《去圣地以色列》开篇只一句“有些人的命运似乎总写在脸上。”开门见山,短短一句话,轻轻巧巧地就已经非常吸引人要接着往下读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这不像曹雪芹的那种草蛇灰线似的千里伏笔,但同样勾人,短而有效、简洁明了。
张弛有度的节奏把控。……
场景、景色的烘托渲染。……
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
我绝对不吃番茄
1919年,辛格15岁时,开始用希伯来语写作;1921年,辛格17岁时,又改用意第绪创作。后来他坚持用犹太民族的意第绪语创作,并从犹太民间文学中汲取创作灵感,这令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他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辛格的代表作有《庄园》《卢布林的魔术师》《奴隶》《市场街的斯宾诺莎》《羽毛王冠及其他故事》等。
……《给孩子们的故事》中有许多关于傻瓜的故事,我并不太喜欢,觉得很沉重。
总结至此,我想,这就是真爱吧,对童书的真爱,不是停留在嘴巴上,而是体现在每一篇扎扎实实的读书笔记里。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扎扎实实修炼内功,这才是对童书的真爱,对儿童的真爱,也是对自己羽毛的真爱。
还有一种爱,是对黑咖的真爱,“为了保留学籍而战”,读起来不禁莞尔,特别可爱呢。
读到第四年,黑咖们仍然在阅读,在思考,在书写,一群自虐的傻瓜,就这样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愿黑咖继续,仍有机会每年为它书写生日感言。——本期主持人: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