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失眠叫心肾不交-下集

朱燕中 上医健康 昨天

01

什么人容易心肾不交

在中医看来心肾不交这个症状很常见,有很多人在中年以后就会发生这个症状,或者30几岁的时候就觉得有类似的问题,但问题并不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症状会逐步加重。这个现象和人体的肾精逐步走向枯竭相关。除此之外,心肾不交还和先天体质有着一定关系。一个人先天的体质肾虚,就容易引发心肾不交的问题。

在《易经》的64卦中还有一个卦象,叫做泰卦,泰卦的解释就是天地交则泰,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就是天地交泰,指的就是这个卦象。泰卦的意思是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这样循环往复不断,使得风调雨顺,古人称之为泰。我们都知道另外一个成语,国泰民安。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地区只有风调雨顺了,才有可能国泰民安。

中医所说的心肾相交,也就是阴阳交感,身体才能健康,而其本质就是泰卦的意思,在人体中,心所代表的热要下降去温暖脏腑四肢,而肾所代表的水要去滋养心肺以及大脑,使得人体上下交通,人体才能健康。否则就是心肾不交,心肾不交也就是天地不交。天地不交在易经中用另外一个卦象来表示,就是否卦。

否卦的特点就是天在上地在下,泾渭分明。天气不降则不下雨,地气不升则不生云,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地方长时间的不下雨会怎么样,会五谷不生,庄稼枯死,井水都干枯了。人们喝不上水,吃不上饭...

02

觉悟一言

我们再来看看中医经典中,是如何描述心肾不交的。
火之精气充斥三焦,上焦为君火,中焦土藏,下焦水藏,君火者,藏于心,相火者,肾水藏之,水之精气,上交火之精气成少阴,肾水不足,则少阴水亏,君相两火灼烧,心神不降。肾阳不足,水液潴留,少阴君火在上,少阴水不化气在下,而成上热下寒之势。
同属心肾不交,前者用黄连阿胶汤,后者用真武汤。

03

细说上文

“心肾不交”是中医诊断中的一个证型,由肾阴不足,相火上扰心神所致,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肾阴虚和心火上炎两组症状,例如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咽干盗汗等症。
心居上焦,肾居下焦;心五行属火,肾五行属水;心藏神,肾藏精,心肾同属五脏,五脏特点藏精而不泄。
心精化为火之精气,肾精化为水之精气,两气相合为少阴。少阴者,六经之一,气行其中,内连心肾,外应天之热气。
心之阴阳平衡,则心精化为气;肾之阴阳平衡,则肾精化为气。肾阴者,肾精收藏,肾水所主;肾阳者,肾精气化,肾中相火所为,水火平衡而化为肾气。肾藏相火,相火者,与君火同属五行之火,本为一火,标分君相,经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自然界的火之用有二,一是主光明,二是主温热。主光明之火,其位居高位,以充分发挥其功用;主温热之火,其位居低下,以起其温热功效。
例如,房间里照明用灯,一般置于屋顶,而厨房做饭用的火,要置于锅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火之用,反之则为逆。
肾水不亏,则相火潜藏,肾水不足,则相火上扰心神。肾水中的相火源于五行之火,由心所主,火归其本,而自然属性向上。
火之精气充斥三焦,但作用不同,上焦运行胸中之气;中焦腐熟水谷,阳气最旺,输布水谷精微于肝心肺肾四脏,斡旋中焦,为土藏;下焦相火藏于水中,水火之精气同属少阴,君火者藏于心,相火者肾水藏之,所谓命门之火,三焦相火根于肾水都合此意。
如经文所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又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心包本为心之包络,心包之火即为相火,因此心火包括君、相两火,君火主明的功用,出于在心神,相火以位的功用出于下焦肾水。
经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肾水合相火而化为水之精气,上交火之精气成少阴,因此少阴之气性热。
肾水不足,则少阴水亏,君相两火灼烧,心神不降,属肾阴虚有热肾阳不足,水液潴留,火逆于上,水不能化气而潴留于下,而成上热下寒之证。以上两者同属心肾不交,肾阴不足形成阴虚有热,肾阳虚者形成阳虚下寒、上热,前者有黄连阿胶汤主治,后者则真武汤主治。

03

如何高效的学习中医

【中医觉悟一言】的内容主要源于,朱燕中老师对中医经典的学习体会和临床心法,包括《黄帝内经》的经文思考,对与《黄帝内经》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思考(包括古代天文、古代地理、河图洛书、《易经》八卦等)。

中药的认识,主要从《神农本草经》的角度来思考。

从《黄帝内经》角度思考《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还包括针灸腧穴、经络、针刺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