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遗址(12)
本篇要目:
***********************************
111.龙岗遗址群
战国至汉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
112.赤柏松古城址
西汉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
113.萨其城址
唐 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
114.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
唐、金 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
115.春捺钵遗址群
辽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
116.石头城子古城址
辽、金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
117.嘎呀河城址
辽、金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
118.揽头窝堡遗址
金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
119.前进古城址
金 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
120.五家子城址
金 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
****************************************
111.龙岗遗址群
龙岗遗址群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下龙头村、龙泉村、江沿村,地处浑江右岸的江川地带。遗址群由下龙头龙岗遗址、龙泉村龙岗遗址、土珠子祭祀遗址、江沿村长岗(渔营屯)遗址构成。除土珠子祭祀遗址外,其余均为大型聚落遗址。
江沿前岗遗址位于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江沿村南50米的台地之上,东距浑江约100米。地理坐标:北纬41°31′41.6",东经125°48′38.8",高程333米。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于1956年调查发现;1985、2009年,第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对遗址进行了复查。遗址地表见有成片分布的河卵石遗迹,可能为当时的居住址。年代当在青铜时代晚期至高句丽早期
2013年5月,龙岗遗址群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2.赤柏松古城址
赤柏松古城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西南约2.5公里的低矮二级台地上,是西汉时期的城址遗迹。2005年至2008年开始调查发掘。城墙系在自然坡地上直接夯筑而成,并筑有墙芯,城墙和墙芯剖面基本呈梯形,在古城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具有汉代风格的绳纹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构件,以及大量铁器、兵器、生产工具、马衔、车輨等车马具和日常生活。古城是西汉时期东北玄菟郡下辖的三县之一,其属性既具有军事要塞之功能,同时也达到了东北地区县级城市的规模。赤柏松古城的考古发现为我国汉代东北史地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2013年5月,赤柏松古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3.萨其城址
萨其城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杨泡满族乡杨木林子村南约1.5公里,珲春河下游三角形冲积平原东北边缘的南山上。城址依起伏的山脊构筑城垣,平面呈不规则形,周长约7公里,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城墙石筑,现高约2~3米,紧贴城墙内侧有宽2~5米的壕沟。目前发现门址5处,其中东、西、北墙各1,唯南墙辟有2门,门道现宽均约8米。城内发现3处瞭望台。1处位于北门内东南约300米的小山之上;另两处分别位于城址西南角和东南角。西南角的瞭望台现高约3米,直径约30米,石筑而成,登台瞭望,珲春河下游平原一览无余。
2013年,萨其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4.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
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位于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三家子乡古城村。这两座城址是一墙相连的城池遗址,温特赫部城址的北墙即是裴优城城址的南墙,故有“姊妹城”之称。据资料,温特赫部城为渤海国早期城址,于698年至926年间修建。裴优城又称斐优城、蜚悠城、高力城,历史年代为东夏,具有辽金古城常见的特征,亦可能是元朝奚关总管府治所,是东夏国时期的一座重要城池。
裴优城内已辟为耕地和村落,裴优城也被废弃。1981年,瓦尔喀部随之西迁,收服了城内及环城四周的居民,在图们江边与乌拉部发生激战并获得大胜。建州部进至裴优城,请求归附于努尔哈赤领导下的建州部女真。努尔哈赤派其弟弟舒尔哈齐等率军前往迎接归附的瓦尔喀部,城内及附近的瓦尔喀部人因不堪忍受乌拉部女真贝勒布占泰的压迫,裴优城内居住着野人女真东海三部中的瓦尔喀部。。
2013年,温特赫部城址与裴优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春捺钵遗址群
春捺钵遗址群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赞字乡。发现于2009年11月,包括四处大型辽代遗址群。在遗址群中发现了上千个“土台”,发现了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经考古专家调查初步认定是辽代皇帝"四季捺钵(皇帝行宫)"即"春水""夏凉""秋山""坐冬"中的"春捺钵"遗址群。同时证明了封建社会时期到吉林省来的第一个皇帝是辽代的皇帝,而不是此前考古界公认的清朝皇帝康熙,在时间上提前了700年左右。该遗址群的发现填补了国家和省文物部门多年未寻找到"春捺钵"详细地址的空白,将为乾安县乃至吉林省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非常重要的资源。
2013年5月,春捺钵遗址群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6.石头城子古城址
石头城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三岔河镇境内。距松原市区100公里,距扶余县城1公里。由102国道、长余高速、京哈铁路可达。古城建于辽金时代,呈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城墙高5至6米,四周有护城河。古城城墙依稀可见,残垣保存完好,古树茂盛参天。城外,恢复重建道教古刹圆通观香火旺盛。是集考古观光、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2013年5月,石头城子古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7.嘎呀河城址
嘎呀河城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是辽代至金代的古城遗址。20世纪40年代发现,城墙为夯土构筑,夯层厚9至12厘米,东墙长412米,现高2.7米,南墙长358米,现高3米,西墙长约410米,现高4.3米,北墙长约360米,现高3.7米,出土铁剑、铁镞、陶片、瓷片、铁锅和铜钱等文物。
2013年5月,嘎呀河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8.揽头窝堡遗址
揽头窝堡遗址位于吉林省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揽头窝堡屯,是金代时期遗址,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古代砖瓦、陶器、瓷器的残片和各种建筑构件。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面积约达344万平方米。1998~1999年,配合长余(长春至拉林河)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德惠市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遗址开展了两个年度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揭露房址12座,出土陶、瓷、骨、铁、铜、石、琉璃器700余件。遗址规模大、文物堆积厚、遗存丰富,出土的大量文物遗迹,为甄别金代遗存树立了清晰的考古学标尺,对研究当时杜会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遗址集中出土了一批翠蓝釉瓷器,对于金代瓷器研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2013年5月,揽头窝堡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9.前进古城址
前进古城址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前进乡三河村,公元948至1031年修筑,是金代遗址,对研究辽金时期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和社会发展历史沿革具有重要价值。前进古城城周长600米,墙基残宽10至12米,墙残高2至3米,沿墙设有瓮门1个,旁门2个,马面10个,角楼3个,出土军用铁甲片、铁镞等文物。
2013年5月,前进古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0.五家子城址
五家子城址,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八屋镇五家子村小五家子屯西北的岗地之上。城址南墙紧临屯落,南约1.5公里有东西流向的小辽河支流,长春到郑家屯公路在古城的中部穿过。城址虽未发掘,城址的年代、性质认定尚无充分证据,但城内出土遗物的特点表面,遗物多为辽金时期。五家子城址周长近3000米,具有州治规模,可能为辽信州下辖之州、县城。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2013年5月,五家子城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