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小楷之冠祝允明,取法广泛用笔擅变,被誉为锺王之后一人而已

祝允明的小楷多种风格并存,比较明显的有锺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赵子昂等,即使仿效古人,也经常流露出个人的才情。

古代书画真迹的流传,局限在宫廷或某些收藏家手里,所以有对于一般人来说,真迹很难见到,不比现在仿印技术的出现,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下真迹一等的法帖。

正因如此,后世众多书家每次触手祝允明(祝枝山)小楷,每每称“难得一见”。

《千字文》

艺术天才:取法广泛,用笔擅变

明文彭跋《祝书东坡记游卷》云:“我朝善书者不可胜数,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为集众长。”

祝允明少时于书无所不学,学亦无所不精,他熟稔经典的脉络,增减取舍,皆凭才情发于毫端,又可笔笔见古人神采。他以任何一种面貌便可谓一家,而他一家已然具备了多个大师的面貌,真可谓艺术天才。

于一般书家而言,风格趋于相对稳定,以便世人所认知,而如若多变,后人就觉风格不显。祝允明显然是不在乎的,也无意于此。他的性情狂放、取法广泛、用笔擅变等原因,使得小楷风貌极具多变性,加之善于熔炉几家风貌于一炉,能够化古出新,使得小楷风貌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

如将祝允明存世作品进行细致的划分,则可分为四类。

一是魏晋小楷书风一类,主要是仿锺繇、二王面貌:

锺繇小楷存有隶书遗意,从而显得高古淳朴,其用笔敦厚朴实,结体宽绰有馀,别有生趣。 而与锺繇相比,王书则显得清和婉转,端庄中见流丽,俊逸中见典雅,疏密中见萧散。祝允明于魏晋小楷得力最深,因此祝氏小楷中具备了魏晋小楷中典型的风格特征。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二是唐楷书风一类,主要涉及欧、虞、褚、薛、颜等诸家,其中以欧、颜为最:

唐人楷书极其注重法度,笔画凝练而刚劲,行体方整而端庄,俊严整饬,犹如大唐宏伟之气象。祝允明运用唐法作楷集中还是体现在中楷上,然存世小楷全以唐法的并不多见。

《宋儒六贤传志》

三是宋元小行楷书风一类,主要涉及黄庭坚、米芾、赵子昂风格,其中又以赵子昂为主:

祝允明取法宋元,参以行笔入楷,形成他最具特色书体之一。此类作品行笔放纵,时而笔笔中断,时而笔画萦绕,节奏疏朗明快,用笔起笔尖微,撇画纤细,颇类赵法。

《关公庙碑》

四是具有祝允明自身独特风貌的作品,主要集中体现在熔炉各家的作品,主要集中体现在熔炉各家的作品,特别是锺繇之体参以行笔之法最具特色:

祝允明师心匠意,前无古人,其运笔天放,卓立成家。此类作品大都为祝氏晚年作品,用笔更为自由放荡,不受法度所拘束,足见祝氏率性而为的本色。此时他已臻化古之境,善熔炉诸家之长,以“锺王”为祖宗本貌,又喜以行笔,盖其作雄深古茂,意趣天成。

《岳阳楼记》

锺王之后一人而已

祝允明小楷书风固然多变,但他传世的小楷中最稳定的书风就是锺王一类的作品,因而后世往往称锺王之后,只有祝枝山一人能具备魏晋人之法了。

文徵明《跋祝京兆洛神赋》 :

祝京兆书法,出自锺王,遒媚宕逸,翩翩有凤翥之态。近代书家,罕见其俦。

若此书《洛神赋》,力追锺法,波画森然,结构缜密,所谓幽声无际,古雅有馀,超出寻常之外矣。

明梧冈跋祝允明《先母陈氏夫人手状》 :

枝翁真书,锺王之后一人而已。

“锺王之后一人而已”的说法不免有些夸大,但亦可反映出后世对祝允明的推崇之意。后人见祝允明小楷临摹,谓之“直逼锺王”,见小楷创作谓之“出入魏晋”,祝允明能够把临摹与创作进行很好地交错整合,并游离其中。文徵明谓“虽欲学步一家,效颦一种,焉能得其仿佛哉。”而祝氏能够精诣其中,着实令人肃然起敬,更甚者称其明代楷书第一,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同有“明代小楷第一”之称的文徵明多次在提拔中流露对祝氏小楷的喜爱之情,可谓顶礼膜拜。即使所跋书体为行草,但是每每提及他的楷法之工。

文徵明《跋祝允明临兰亭》:

希哲于古帖靡所不摹, 而又纵横如意, 真书中之圣也。

对于善楷的文徵明而言,只有在祝允明面前才会折服称赞。

文徵明小楷虽然享负盛名,然仍被赵书所樊笼,而小楷的面貌从祝氏开始,由妍媚转为朴拙,至此一变。祝允明通过最终的努力溯源锺繇和二王,使得传统书学得以彰显。诚如曹溶跋《祝枝山书东坡记游卷》所云:“京兆正书力追魏晋乃尔,可谓颓波一柱。”这样的颓波一柱是具有真正的变革意义的,也以此祝允明将复古蔚然成风。

《前后赤壁赋》 (三希堂法帖)

祝允明草书名气太盛而掩盖了其小楷艺术方面的成就,以致后人对其关注不够。而后人也有认为祝允明小楷与草书成就相等,甚至要高于草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