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转折:1848年革命对欧洲地缘格局的影响

均衡既不是众神赐予的礼物,也不是天生稳定的状态,它源于人类的积极干预与政治力量的运用。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

1848年革命产生的背景

谈到风起云涌的19世纪欧洲历史,最为吸引眼球的自然是拿破仑战争的恢弘史诗以及俾斯麦统一德国的气壮山河。不过,在这两个影响历史的大事件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却是时常被人们忽视的1848年革命。正是这个事件改变了接下来近百年的欧洲外交史。

1848年革命的直接起因是此前持续三年的粮食歉收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不过,与往常的经济危机不同,此次革命的核心却是与两个思潮纠缠在一起——自由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思潮。前者的诉求是建立一种由宪法为基础的制度,后者则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虽然这两种思潮的诉求不同,但是他们的矛头对准的目标却是相同的——1815年的维也纳体系。

1847年的爱尔兰饥荒

1815年的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战争后,由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主持的、奥俄普英四大国共同维护的欧洲均势格局,又称“欧洲协调”,其目的是遏制法国的侵略野心维护欧洲大国的领导地位,也是后世外交学界研究的“均势格局”的典型例子。用最通俗的话来描述这个体系的运作方式就是:四大国在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的恐怖后,都认识到了维持均势是实现和平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全都愿意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有取有舍彼此让步。不过问题是,大国之间彼此让步的代价就是小国的利益被忽视,这些矛盾点主要集中在奥地利主导下的意大利地区、俄国和奥地利共同主导的巴尔干地区以及由脆弱的平衡维持的德意志地区。1848年革命在法国迫使路易·菲利普下台之后,很快便传到了中欧地区,自然地,上述地区的矛盾凸显了出来,制造了席卷全欧的外交危机。

危机爆发点:意大利

在维也纳体系下,奥地利占据着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和威尼西亚,在意大利拥有无可争议的影响力。当1848年的思潮传到意大利时,上述地区摆脱奥地利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统一的火焰立刻被点燃,而人们所能依靠的就是当时意大利各小国中唯一一个有希望实现上述愿望的国家皮埃蒙特-撒丁王国。

面对撒丁王国与奥地利的战争,法国首先嗅到了机会。几个世纪以来,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扩张通道有两个——北部的德意志地区和南部的意大利地区。只要这两个地区支离破碎,那么法国的影响力就可以不受限制的深入中欧。维也纳体系下之所以由奥地利控制意大利,其目的就是为了堵住法国南下的通道。因此,面对撒丁王国与奥地利的战争,法国自然希望借机取代奥地利重新控制这一重要的影响力通道。但是,令法国为难的是,如果干预不当,意大利在撒丁王国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那无异于“偷鸡不成蚀把米”,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手。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撒丁王国拒绝了法国的援助。不过这样一来,给了英国人机会。

奥地利帝国的扩张

在整个1848年革命期间,英国的态度始终比较暧昧。一方面,作为君主立宪国家,英国在情感上是支持自由派的。但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英国必须努力维持欧洲的势力均衡。后者则迫使英国不得不谨慎对待自由派的行动。面对意大利的危机,英国即不希望看到法国取代奥地利的地位,也不希望看到奥地利被意大利问题牵扯过多。这是因为,奥地利被英国视为平衡俄国力量的主要工具,因此英国试图劝导奥地利将注意力聚焦到巴尔干地区去。如此一来,既可以消除法国干涉意大利的理由,也可以提高英国自己在意大利的地位。

正当英法两国谋划各自行动的时候,伦巴第和威尼西亚投票决定同撒丁王国合并。这样一来就等于同时消除了英法两国干涉的理由。同时在战场上,撒丁王国的军队被奥地利军队击败并准备继续南下平定意大利其他地区的叛乱。外交史上非常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本来彼此矛盾的英法两国在意大利问题上竟然站到了一起。英法两国联合起来共同出面调停,由于担心法国干涉的危险,奥地利虽然处于军事胜利的有利地位,但依旧同意接受调停,并且只要求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意大利危机至此告一段落。

危机爆发点:德意志

同意大利一样,1848年的思潮也席卷了德意志地区。同一年,普鲁士的自由派上台执政。自由派的普鲁士外交大臣阿尔尼姆谋划了一个很具有“利他精神”的解放波兰计划——帮助被普奥俄三国瓜分的波兰建国。阿尔尼姆之所以有这个计划,是因为他知道俄国绝对不可能同意波兰的独立,甚至可能以此为由侵略普鲁士。如此一来,普鲁士和德意志诸国就可以在对抗俄国的旗帜下实现由自由派领导的德意志统一。

但是阿尔尼姆的计划若想成功,必须得到法国的支持。法国虽然乐见普俄关系的破裂,但是它没有实力帮助实现如此宏大的计划。此外,法国即不想与俄国交恶也不希望看到德意志实现统一。英国的态度同样如此,维护欧洲的势力均衡比同情自由派来得重要。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也清醒的认识到,如果波兰在法国的帮助下实现独立,那就等于将普鲁士置于东西被围的境况之中。更关键的是,威廉四世国王虽然十分希望德意志统一、也希望自己可以登上皇帝之位,但是他不希望自己在自由派的努力下实现这一切。因此威廉四世自己也不支持普鲁士政府的作为。恰在此时,波兰人自己也没有认清时局,他们在反抗俄国的同时,也将普鲁士视为侵略者。普鲁士军队不得不和俄国一起出兵镇压。就这样,波兰问题得到解决。

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波兰问题虽然没能成功,但是另一个地区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易北河两公国的问题成为德意志统一的矛头。该问题的起因是这样的:1848年1月,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希七世颁布新宪法,其中将两公国视为丹麦王国的一部分。这引起了两公国的反对。复杂的是,根据维也纳体系的安排,荷尔施泰因是德意志邦联的一个成员国。这样一来问题就从丹麦能否统一变成了德意志能否统一的问题了。面对这一危机,两公国向德意志邦联请求帮助,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普鲁士。威廉四世国王也乐见丹麦问题取代波兰问题,如此一来他既可以领导德意志又不用与俄国交恶。

说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维也纳体系要将两公国设计为即是丹麦的附属国又是德意志邦联的一部分呢?答案在于两公国的地理位置。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扼守波罗的海进入北海的陆上通道,因此英国十分担心两公国被某一家控制,虽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波罗的海的重要性下降了,但是它依旧威胁着英国在北海地区的主导权。自然而然的,英国成为调停两公国问题的最佳选择。英国和瑞典担心德意志军队会占领整个丹麦,打破波罗的海的力量平衡;俄国也反对威廉四世对自由派的支持。与此同时,威廉四世——正如上文提到过的——他既希望与俄国发展良好关系,又不希望自由派力量做大。就此,普鲁士决定屈服,并签署了《马尔默停战协定》。《马尔默停战协定》产生了重要影响:德意志各邦国认为这一耻辱是英国人强加给他们的,一个在自由派领导下的统一德意志的希望就此破灭。

思考与启示

行文至此,1848年革命造成的外交危机以恢复均势而告终。但是其造成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我们之所以将这一事件定义为“转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1848年外交危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同时证明了“均势格局”的优点和问题。从“优点”上说,19世纪的欧洲均势格局有赖于维也纳体系的存在。而维也纳体系,正如前文所述,是建立在奥普俄英四大国对共同利益的清晰认知、对自身核心利益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其他国家(当然主要是大国)的利益的尊重基础之上的。这些特点都是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关系所必需的,但同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以上这些品质,使得各大国在处理1848年危机时能够保持足够的理性和克制。最终实现了危机的平稳解决,欧洲均势格局也随之恢复。从这个角度讲,1848年的故事证明了“势力均衡”这一主题在构建国际关系中的价值。

均势格局的维持有赖于各国对彼此利益的精准把握

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意大利危机和德意志危机虽然都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而告终,但是危机所激起的追求民族独立和统一的思潮却没有消失,这就为19世纪下半叶发生的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埋下了伏笔。此外,1848年革命在法国造成了一个更大的影响,即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上台。说起来也是有趣,拿破仑和路易都是在法国人民追求自由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最终却都成为了皇帝。叔侄二人都不约而同的以推翻当时的欧洲大国格局为己任,最终却成就了另一个大国的崛起。

从更一般性的角度来说,历史已经证明,建立和维护势力均衡的地缘格局是实现地区和平的最有效手段。实现这一手段所必需的品质也被证明是存在的。因此,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均势”能不能被建立,而在于如何“维持”:首先,上述必须的品质虽然存在但并不是每一代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都必然拥有的,这就说明了长远规划和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善于纠错的文化。放眼后来的历史,俾斯麦的最大失败就在于他没有培养接班人,大权独揽而忽视了政策的传承;而美国建立的完善的智库体系和“旋转门制度”却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均势格局”虽然可以恢复,但是挑战均势的思想却不可能熄灭。这就要求均势的维护者们不能故步自封,必需适时地做出调整。大英帝国的“大陆均势”战略之所以被认为是成功的正因如此。

总的来说,1848年外交危机虽然以恢复均势而告终,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非常值得后世讨论和研究。

参考文献

  • 1、《1848-1918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英)A·J·P`泰勒
  • 2、《大国外交》,(美)诺曼·里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