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如用兵论-跟师余绍源教授毕业论文节选之二

接昨天内容,继续:

2、天地孰得?

用兵打仗,非常注重天时、地利;其实治病之理亦同,三因治宜是中医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曰:“黄帝问曰:医之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可见地势对用药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治病时,除了要考虑病人的证型、自身身体特点外,所在区域的特点也很重要,北方人身体盛实,可以耐受量大味重之品,而广东地处南方,湿邪易困脾阳,加之广东人身体素质偏差,平时饮食不节,贪食饮冷者多见,所以用药应选择量轻味浅之品,而且在用药之时还应该注意不要伤正,比如广东的胃痛患者,有时虽然表现为舌红,苔黄腻等湿热较重的情况,但一用苦寒,就会出现头晕、乏力、纳差、便溏等变证,还有时患者虽然有口干苦,舌红等热象,但苔不黄腻,多见苔薄白或薄黄,热象又不很严重;因此在治疗这类疾病时余老多喜欢用蒲公英、竹茹等甘寒之品代替较为苦寒的黄连、黄芩等药,以免太过苦寒,伤及脾胃。另外,在余老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还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岭南中草药,如:救必应、布渣叶、两面针、黑老虎、三丫苦等,这也与岭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

3、将孰有能?

将者,领兵之人也。对于诊治疾病来说,这里的将应该是指主要的方剂,辨证正确后,使用何方来治疗就成为关键。是使用赵云等文武兼备的名将,还是使用马谡等纸上谈兵之徒;其关键就在于主帅选将的能力,即使如诸葛亮之聪慧都难免犯错,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选将的问题。具体来说我们该如何来选将呢?

余老认为,初学者,应先从经方入手,经方一般组方严谨,药物君臣搭配合理,归经、性味、升降浮沉等也较为考究,在使用之时也是个对中医再学习的过程,比较适合于初学者;同时,他很反对初学者开药之时将药物随便搭配,或使用所谓的“验方”、“偏方”,他认为固然有偏方治大病之说,但这些方药初学者难于驾御,使用得当尚可,若使用不当不仅疗效不佳,还有可能变生它证,不可不慎。他形象地比喻说:“使用经方就像学武之人练拳练套路,初学之时难免有不适应的感觉,而且难以速成,但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则可触类旁通,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使用偏方,就像练盲拳,虽然学习之初可能误打误撞,打败“老师傅”,但由于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只能是低级的重复,到头来一事无成;所以,跟师之时,余老更多的是指导我们如何去思考和理解方剂的使用,很少要我们背所谓的“余氏秘方”,即使是经临床验证有效的验方,他也要求我们不是单纯地背熟它,而是应该对它进行分析,找到它内在的规律,了解它内在的道理,要学其“法”而非记其“方”,这样才能使方为我所用,最终取得良好的疗效。在他的指导下,我对温胆汤、逍遥散、痛泻要方、二陈汤、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越鞠丸、保和丸、五磨饮子、理中丸、葛根芩连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芍药甘草汤等方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其类方、运用范围、应用特点、加减要领等方面都仔细斟酌,通过这样的学习,使我治疗痞满、便秘、泄泻等病证的水平明显提高。下面列举几条方剂,看看余老在临床上是如何“选将”的:

半夏泻心汤:本方出自《伤寒论》,“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可见本方是治疗寒热错杂之痞满证的常用方,由于古人并未提及这类病人的具体表现,所以在临床上使用时颇有棘手之处,试想所谓寒热错杂者必有寒象与热象并见,临证之时,往往用热恐助热,用寒恐伤脾,虽言寒热并用,但很难确定应该先寒后热,先热后寒,还是同时使用。对此余老认为,此方的使用关键在于舌象,舌淡苔黄者适合使用本方,所谓寒热错杂者,是脾气虚与胃中热相错杂也,舌淡为脾虚之象,苔黄为胃热之候,反之,若痞满见舌红,苔黄者,此为热实证,当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若痞满见舌淡苔白者,此为虚寒证,当用六君子汤;按此要点在临床上使用半夏泻心汤,就经纬分明,易于掌握了。

越鞠丸:本方出自《丹溪心法》,以一方之中仅用药五味而能解六种郁滞而著名,余老认为,本方之妙,在于其理,朱丹溪能够认识到血、痰、湿、热、食均与气机郁滞有关,是其高明之处,但临证之时,鲜见有六种郁证并见者,所以本方虽构思巧妙,但临床实用性不强,比如火郁较甚而血郁不明显者是否该用川芎?肝郁克脾致脾胃虚弱又无明显的郁而化火时是否该用栀子?所以应该向朱丹溪学习其对“郁”的认识,而用药方面与其使用大而全的药物不如使用针对性强的药物,如气郁用柴胡疏肝散,火郁用丹栀逍遥散,食郁用保和丸,湿滞用平胃散,痰郁用二陈汤,血郁用桃红四物汤等,这样才能方尽其用。

五苓散:本方出自《伤寒论》,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健脾利水的方药,在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时,发现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但在运用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肝体阴而用阳,所以肝之病变,以湿热、火郁、阴虚等为主,相对来说气虚或阳虚的证型较少,因此在使用五苓散的过程中,就存在着是否要使用桂枝的问题,水为阴邪,非温不化,桂枝有化气利水之功,但桂枝性温,易伤阴液,更伤肝之本体,所以应用之时总有矛盾之处。对此,余老认为,桂枝化气,所化为膀胱之气,主要是针对膀胱气化不足,水湿内停者,对于鼓胀所致的腹水,并不一定要照搬原方,所以对于鼓胀气虚、阳虚型,可以使用五苓散,对于气滞血瘀型,如果舌质不红者,也可用之,但对于肝肾阴虚或湿热中阻型,考虑到本药偏温,还是不用为宜。

栀子豉汤:本方出自《伤寒论》,“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方中栀子味苦性寒,泄热除烦,降中有宣;香豉体轻气寒,升散调中,宣中有降。二药相合,共奏清热除烦之功。余老经常用其治疗失眠患者,尤其是治疗肝郁气滞化火郁于上焦的患者也有很不错的疗效。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为外感湿温邪气,湿邪弥漫三焦的常用方,应该是用于湿重于热型,但患者高热,如何能判别是湿重还是热重呢?余老认为,舌象才是辨别的关键,若舌红苔白者,当用三仁汤,若舌红苔黄者,此为湿热并重,不可用之。

4、法令孰行?

法令者,指挥军队之用也。相对于治病来说,主要是指治则治法而言。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虚实夹杂者虚实并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新病者先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等都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那在临床上应该如何选择呢?

对于纯实纯虚证来说,治则治法的选择并不困难,给予对应的治疗就可以了。但临床上很多疾病很少会表现为纯实纯虚证,比如鼓胀,由于其病史较长,病机复杂,所以临床上多以虚实夹杂居多,尤其是到了疾病的后期,气滞、血瘀、水裹混为一体,又夹肝肾、脾肾亏虚;攻之因虚而不能受,有投鼠忌器之嫌,补之则贼邪反害,有闭门留寇之患。对于这种情况,余老认为,可以给予攻补间施之法,此“间”非“兼”也,“兼”者,在一方之中既有补虚又有祛邪,“间”者,在一方之中或予以补虚,或予以祛邪,而补虚与驱邪间断施为,正如《医彻》中提到“十攻而一补,半攻而半补,十补一攻,”又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论及“欲投诸攻下之药,而又难堪,然不攻下终无法也。须行九补一攻之治。是用补养九日,待其可攻之机,而一日又用泻下药攻之。……其后或补七日,攻一日,补五日,攻一日,补三日,攻一日,缓缓求之,以愈为度。”可见鼓胀患者以腹胀为苦,腹中滞气、水饮、瘀血不攻难以祛除,攻为缓解病症之必须,补则为攻做准备,是为了更好地攻。这样选择就很好地解决了攻补之间的矛盾问题。

5、兵众孰强?

兵众者,军队之基础也,如果让步兵进行水战,让骑兵去固守城池,这样不仅不能有效攻击敌人,反而会使阵法大乱,结果会一败涂地。而对于治病来讲,所谓的兵众就是药物,为将者应知人善用,为医者当知药善选,余老在用药时,很注意药物的选择,他总是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以及归经等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从而达到药少而精的效果。下面介绍几种疾病的诊治,看看余老是如何选择药物的。

呃逆:余老认为,呃逆的病机虽然也以胃气上逆为主,但其与胃气上逆引起的其他疾病如呕吐、痞满、胃痛等病不同,关键在于其病位,呃逆的病位在膈,而其他胃病的病位在胃,所以选用的中药也应不同,不能使用治疗其他疾病的和胃降逆的中药来治疗呃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他多喜选用丁香、柿蒂之类,正如《本草求真》中言:“柿蒂味苦气平,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而一苦平,合用深得寒热兼济之妙”。

便秘:余老认为,虽然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但便秘日久,必会影响肠道气机,所以他多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川朴、枳实等行气降气之药。另外,他认为,便秘患者虽有虚实寒热之不同,但若长时间不排便,一般粪质都会偏硬,可加用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等润肠之品,以利于大便排出。

泄泻:余老认为,脾虚与水湿是造成泄泻产生的关键,所以他治疗泄泻多同时从湿与脾虚两方面来着手,如喜将苍术与白术同用。另外,余老认为,脾主运化,脾虚不运或湿邪阻滞都会影响脾胃运化,所以泄泻患者多会出现食滞的情况,所以,他也经常在方药中加入谷芽、麦芽、鸡内金、神曲、莱菔子等导滞之品。

(0)

相关推荐

  • 李赛美辨治2型糖尿病合并胃肠症状知识发现

    目的: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胃肠道症状,或见厌食.餐后饱胀感.暖气.恶心.呕吐和腹泻,或便秘等表现,临床病因是多方面的,除器质性胃肠病变外,更多是因为糖尿病自身胃肠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不仅增 ...

  • 糜烂性胃炎:以半夏泻心汤化裁,寒热并用,...

    糜烂性胃炎:以半夏泻心汤化裁,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调畅气机 陈某,女,37岁. 诉剑下痞满不适2年,伴嗳气.肠鸣.下利夹红白黏液,外院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纳差,小便尚 ...

  • 浅谈厥阴病辨证见解

    首先申明一点,敝人只是个中医爱好者,见解不一定正确. 唯其如此,它却有效地指导了敝人多年以来的自诊自疗.夫"用药如用兵",兵机即战机,姑且不论.盖"兵乃国之重器" ...

  • 甘草泻心汤证

    [原文]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①,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②,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③,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

  • 【王三虎:寒热胶结致癌论】

         近几十年来,中医抗癌的临床进展迅速,成效也较为突出,已经成为公认的抗癌方法之一.但关于癌症的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甚至可以说没有明显突破.这也就是临床抗癌效果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根 ...

  • 用药如用兵论-跟师余绍源教授毕业论文节选之五

    前几天有事,今天续更: <孙子兵法·九变第八>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

  • 用药如用兵论——跟师余绍源教授毕业论文节选之一

    这篇东西写了有10几年了,当时是作为跟师全国名老中医余绍源教授的毕业论文,近期整理资料,重新读了一下,觉得还是有点意思,毕竟用这个视角来思考中医的人不多,所以,节选一部分跟大家共勉. <孙子兵法 ...

  • 余绍源教授讲口苦的中医治疗

    苦为胆之味,<灵枢·四时气篇>:"胆溢泄则口苦."讲得很清楚和胆的关系比较密切.口苦有两大类,一是邪在少阳,另一个是肝胆郁热.肝胆郁热属于内生之苦,邪在少阳是外邪侵犯传 ...

  • 跟诊余绍源教授部分总结

    余绍源教授是导师陈主任的老师,始于任务安排开始跟诊余老,慢慢地被其人格与学术所折服.余老将近八旬,仍坚持出诊,每日从家里步行过来医院,到诊室时有点气喘,而且有时候都比我先到,自己整理好诊室.余老思路非 ...

  • 沈绍功教授补虚六要(内含沈氏女科600年祖传特效补肾方)

    沈绍功教授补虚六要(内含沈氏女科600年祖传特效补肾方) 沈绍功教授,是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主任医师,教授,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起于明初,历经20代,至今已绵延 ...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40)沈绍功教授主讲

    八.肿瘤科 肿瘤尤其是晚期肿瘤非常难治,但绝对不是不治,肿瘤不是不治之症,是难治之症,很难治.得过肿瘤呢,恐癌,特别的恐癌!有的丧失信心,判了死刑了,有期的死刑,所以老百姓中间搞的特别的恐慌.所以每一 ...

  • 【名医经验】何绍奇教授:王道无近功,慢病当轻治

    有许多慢性病,不是一下子可以好的,无论是医生还是病家,都须识得"耐心"二字,其治当从缓.从轻,非假以时日,不能见功,以"王道无近功"也. 我们看东垣的用药,便可 ...

  • 沈绍功教授讲——退苔腻四步法

    沈绍功教授讲--退苔腻的问题 怎么退苔腻? 第一步就是三竹换用. 苔腻,用温胆汤,首先用竹茹,吃一个礼拜:舌苔没退,用天竺黄,再吃一个礼拜:舌苔没退,你改成竹沥水,竹沥水10ml冲在药里面喝,这叫三竹 ...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痛证

    导读:痛证是常见病中的急症之一,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肛肠.皮肤.肿瘤等多种科目,多个病种.中医镇痛颇具特色,又富有优势.镇痛按性质,部位,病种进行分类论治,即符合临床实践,有利于提高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