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京剧】连载七:老报刊杂志上对马连良早期艺术的评论
按:马连良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就列入前四大须生之中,他成名很早。早在上世纪二十年(那时才二十几岁)便被老的剧评家如邵飘萍、徐凌霄等先生誉为“须生泰斗”。为了进一步了解马先生早期艺术的真实情况,以及如何从谭派须生发展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创始人的过程,我们从Castleface先生所写的《马连良艺事年谱》中摘录了老报刊杂志上对马连良早期艺术的评论文章,作为大家学习和研究马派艺术的参考资料。
马连良、裘盛戎等演唱的《打严嵩》张学津、吴钰璋配像
交易担保 凤巢视频 马连良、裘盛戎《打严嵩》(张学津、吴钰璋配像) 小程序
1922年
2月7日游艺园经理彭浩祥母寿堂会,与小荷花合演《戏凤》,另有金少梅之《探亲相骂》。徐凌霄评论道
“美龙镇,马连良演此,有一胜人处,即'我与你插上这枝海棠花’后,(凤姐将花掷于地),俟凤姐跑下,然后自己插在鬓边,侗五与君稼、叔岩与兰芳、庆奎与艳秋均未体会到此”云云。
24日 城南游艺园夜场赴沪前临别纪念演出,经“绅商学”界特烦连演三出:《审头》、《开山府》、《连营寨》,其中连营寨系在京初演。报纸评论
“连良赴沪之前一夕,经绅商学界特烦连演三出,即《审头》、《开山府》、《连营寨》为临别纪念。我八点多钟即驱车往观,其时包厢已满,散座已无隙地,鹄立许久,方觅得一座,连听此三出重听戏。觉连良特别卖力,到底不懈,尤以新学之连营寨为最出色,处此演来,竟能纯熟如此,令人惊绝”云云。
(注:《开山府》即《打严嵩》,后有人考证云:常宝童应为世袭之开平王而非开山王,所居之府应为“开平王府”,马先生便拟改为开平府,但后来没有再唱该戏,所以没有留下“开平王”的戏词。)
马连良在《打严嵩》(《开山府》)中唱的一段[西皮流水]又有评论“
《连营寨》,是剧连良曩在闽省演过,返京仍入富连成,该社虽以排连台三国戏驰名,惟此戏及《七星灯》均决绝不演者。盖此二剧为玄德、孔明一生最不得意,为一种悲惨困迈戏,较之中兴戏,不克引观者之兴味,故不演也。连良在京演此,系第一次也。是晚虽嫌配角不佳,饰此玄德,唱做神情,较之王又宸(注:王又宸,京剧演员,谭鑫培之婿,老谭派领军人物,《连营寨》为王之代表作。)殆无逊色,满营失火两场之跌扑,亦极灵动,颇令人追想洪林在生时也”云云。
25日受上海亦舞台沈少安之聘,首次赴沪演出,上午十钟十五分乘京浦车出京,偕帮角王少芳、琴师胡子元、鼓师律奎官同去,初订包银月六百元。
汪侠公著文:
凡科班出身之伶人,声望愈红而该科之名誉愈大,其极荣耀。杨小楼、程继仙均小荣春之学生,今伊等为剧界罕有之人物,非但与该科增光,今各界言及教师杨隆寿,靡不赞其教导有方,造功于梨园也。富连成社之规模皆仿小荣春教育弟子之法,至美至善,迩年出科成名之侯喜瑞、小翠花、马连良等,声驾日隆,足与该社有莫大之光荣。小翠花赴沪于先,今连良赴沪于后,允慰吾侪之望,今值连良首途,予焉不以文送之。此次连良应上海亦舞台之聘,有谓宜去者,亦有谓不宜去者。谓宜去者云,京伶成名须在上海挂号,然后归来,声价十倍,连良此去极抱乐观。谓不宜去者云,连良赴沪时日尚早,此去恐不为彼邦人士之欢迎。两说各有理由,前说予表同意,见解宏远,殊堪钦佩。盖沪上为名伶往来之区,他人可去,独连良不可去耶?郭仲衡之技能尚且两往彼邦,连良之唱做无逊叔岩,理宜毅然前去,为将来成大名之地步耳。
亢兴北著文:
马连良从前在广和楼时,我常为连良叫屈,以为如此人才,何以埋没于此,而许多不如连良者,往往享大名获大利以去,是亦有幸有不幸矣。连良能戏太多,报纸上揄扬文章除我以外,并不多见,虽赞成余说者不乏人,而责我言之太过者亦实繁有徒。但我捧角宗旨历久不变,不随人言为转移,任人笑骂,概以“不辩不变”四字为金科玉律。从前我至好朋友有对我言:连良永久不能越广和楼范围。有说连良眼光太小,不能拿大戏份。余曰:不然,为伶人者,只求技艺日有进步,不愁不飞黄腾达也。连良虽困于广和楼,然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果然近三月来,一日千里。去年十一月到吉祥,每天戏份六七元,十二月到游艺园,每月戏份三百元,刻下到上海,每月包银八百元。以今日与三月前比较,真可谓平升三级矣。并赠诗,辞曰:连良字温如,为谭派须生之杰出者,除余叔岩外,当为首屈一指,生平能戏甚多,尤以《开山府》、《八大锤》、《盗宗卷》、《三字经》等剧为杰构,暇喜弄翰墨,能作擘窠大字,性情和蔼,谈吐不俗,彬彬然有文人学士风焉,爰做七绝三首赠之。(马)逢伯乐遂空群
我到燕京便识君
袍笏登场无俗韵
曲高不厌百回闻
(温)文尔雅意缠绵
翰墨前生具夙缘
交遍梨园佳子弟
爱君才艺占人先
(如)写黄庭恰好时
绕梁余韵耐人思
摹谭最得谭神似
毕竟当仁不让师(七)
(按:1922年,马连良先生应上海亦舞台老板沈少安之邀首次赴沪演出,这是马先生艺术上的一个转折点,之后,又九次去上海演出。在上海演出期间,他与许多著名京剧演员同台合作,吸收了海派艺术,开始大胆创新,为形成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连载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