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显德 | 老家的文司令和武司令
总第1436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为什么司令还有文武之分?这要追溯到那有趣的口舌论英雄的童年时代。儿时村子里就出了两个大名鼎鼎的司令。一位叫乔平,从当兵开始就玩“笔杆子”,成为“军中才子”,后来一路攀升,最后当上了国防科工委第25基地司令员;另一位叫乔正才,一当兵就舞弄“枪杆子”,从小就听家乡老人惊险而风趣地说:“他是从枪子里爬出来的。” 最后当上了国防科工委第25基地副司令员。有趣的是,一个村子的平辈弟兄最后成了我国航天界的正、副司令员。两人在一起时,单叫“乔司令”,还不知叫谁呢?当下说:“民间有高人。”老家人为了分清这俩司令,就巧妙但不合军律地分出了文武司令。叫乔平“文司令”,称乔正才“武司令”。今天就来说说老家的“文司令”和 “武司令”。
乔平,原名乔守业,1921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乔家村。当时他的家庭就很富裕,家里正屋、偏房、厢屋一大溜,我刚上学时就在他家的三间厢屋里。可见当年他家显赫的背景和富裕程度。有了这样厚实的家底和如此家境的乔平,又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长得一副富家子弟的模样,大人们见他就议论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乔平也不负众望,从完小、高小到初中,都是名列前茅,最后顺利考入了山东名校—平度一中,与毛主席儿女亲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刘谦初是校友。他的校友还有“四小名旦”之一许翰英、胶东抗日英雄乔天华、《辞海》常务副主编、《汉语大词典》主编罗竹风等。平度一中百年校庆时曾这样写道:“乔天华、王少鹏、孙林瑞、耿佩之、杨永湘、毛英、乔平……这些知名一中校友的英雄事迹,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1938年7月,乔平离开了这个富裕的家庭,参加了八路军,1938年9月入党。历任政治指导员、副教导员,山东军区5师15团政治处副主任、5师保卫处政委、9纵26师77团副政委,27军山炮团政委、军政治部直供部副部长、部长,80师政治部主任,27军炮兵副军长,二十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二十五基地司令员,1985年离休,被称为“开国大校”,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1947年7月17日,华野四个纵队成多路,向国民党南麻守敌实行围歼,成功将胡琏整11师包围。乔平所在的9纵第26师77团攻克了敌军3个子母堡,控制了一块进攻阵地,为整个9纵进攻打开了通路,取得了南麻之战的胜利。
1947年11月中旬,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向盘踞在胶东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进行大规模战略反攻。孤守在海阳城的敌54师8旅和36旅,被华野重重包围。11月24日10时,乔平所在的9纵26师向敌军发起攻击,至25日凌晨,攻克4个地堡。黄昏时又攻克3个地堡和一个独立家屋;77团在团长王昆、政委乔平的指挥下,严防蚬子湾之敌军东进,阻止敌军增援。12月2日,取得了蚬子湾围歼战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歼敌3500余人,缴获火焰喷射器2具,迫击炮4门,六0炮5门,火箭筒1个,掷弹筒2个,轻、重机枪59挺,各种步、骑枪287支,电台1部,电话机12部,骡马40匹,击毁敌军坦克2辆。在这次著名的“蚬子湾围歼战”中,乔平功不可没,英名已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史。
1948年4月8日,我军正式拉开了潍县战役外围战帷幕。北宫战斗是一系列外围战中最为激烈、艰苦的。北宫据点知名度很高,国民党整编第45师主力212旅2团2营在这里防守,火力配备很强。被国民党视为攻不破的堡垒。是夜,9纵26师开始对北宫和北关展开行动。76团在西,攻西北部;乔平所在的77团居中,打北宫;78团在东,打东北关。部队开始先挖战壕,搞迫近作业。第二天早晨,网状的战壕突然出现在北宫、北关阵地前面,使敌军非常吃惊。77团在团长王昆、政委乔平率领下,一边挖战壕一边打。国民党军最怕坑道战,战壕不断逼近,他们多年精心打造的防御工事就丧失了作用。4月12日傍晚,失魂落魄的北宫残敌突然窜出据点,向东北关落荒而逃。77团迅速占领北宫。潍坊晚报曾详尽记载了潍县战役和乔平带兵打仗的事迹。
1950年10月,乔平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集团军入朝作战。他所在的80师和81师随即在长津湖与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步兵第7师交战,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浴血奋战,歼灭了美步兵第7师第31团、第32团1营和师属第57炮兵营共一个加强团4000余人,并缴获第31团团旗,这是整个抗美援朝中我军唯一全歼美陆军一个完整团建制的范例。于1952年10月回国。
在这里插上个小插曲,儿时常听老家的大人孩子议论说,乔平当官不小了,这个人起初就脑袋瓜很灵,尤其很有政治头脑,政治敏感性很强。在“唯成分论的年代”,他知道自己家庭成分不好,可又左右不了家庭成分,只有尽量避免因家庭而影响自己前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减少了与家庭来往,从此几乎没回来过,也不知什么时候改了名字。其实,与乔平一样家庭成分不好的一大批人,同样遭遇着乔平这样的困境,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这也是“唯成分论时代”的高明之举。人们从他这些聪明而微妙的举动中看出了有文化人的不同,由此而推断,乔平立志军中,一门心思在部队干大事,将会越来越好,他将来肯定不会是一般的人物,结果真被人们言中。
1959年2月18日,国防部长彭德怀签署命令:“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9年2月5日命令:任命孙继先为第20训练基地司令员;任命栗在山为第20训练基地政治委员。”2月25日,总政治部批准组成基地党委常委会。成为我国最早承担陆海空三军各型导弹试验任务的综合型发射试验基地。乔平被任命为测量部部长,这可不是一般的部长,他是从27军炮兵副军长上来的。
同年国庆节这天,是乔平终生难忘的一天,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到天安门的东观礼台。当时乔平作为基地六部(测量部)部长,有幸和新成立基地的所有将军、大校、上校等近百人参加了国庆观礼。这次观礼活动,是第20基地组建初期师以上干部的第一次大集合和大亮相,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酒泉导弹送上天的直接组织指挥者,是我国导弹、卫星发射试验基地集体第一人,国庆观礼台上留下了乔平的骄傲和自豪,这是他一生的荣耀。
1960年,作为基地测量部部长的乔平,参与了我国第一发地地导弹发射试验(时称1059)建设施工任务。当时正是酒泉导弹试验基地组建、创业最艰苦、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还要克服风沙巨大、烈日暴晒、饮水困难、蔬菜紧缺等恶劣环境条件的严重影响。正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时候,基地先后组织进行了地空、空地和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这在我国都属首次,根本没有经验可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而第一发地地导弹发射试验至关重要,这是树立信心、借鉴经验的关键。那时的乔平他们,对于祖国发射现代化武器是多么的向往和渴望啊!于是,他带领测量部人员吃了前人没有吃过的苦,受了前人没有受过的罪,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确保了我国第一发地地导弹发射试验成功,也为地空、空地导弹发射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1963年11月起,乔平升任第20训练基地副参谋长。1967年2-10月,他率领由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国科学院七0一工程处、北京工业设计院、北京邮电设计院等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勘察组,先后对新疆、湖南、广西、广东、云南、吉林、陕西、福建、山东、西藏等有关省(自治区)进行了详细勘察,确定了各卫星地面观测站的站址,并确定陕西渭南东南处为基地卫星测量部(即第六试验部)部机关的位置。
乔平带领勘察组定点陕西渭南为基地卫星测量部后,马上着手组建基地第六试验部。为了工程通信和数传迅速、准确、安全、保密,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批准,由邮电部负责总的卫星测控系统一期工程也如期完成。从而顺利完成了基地第六试验部建设任务。为此,2019年6月18日《北京日报》在《东方天曲》上写道:“东风基地的副参谋长乔平率领勘察组,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勘查,确定了各卫星地面观测站的站址。同时,因为陕西渭南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对卫星的测控特别合适,1967年6月23日,国家在渭南组建了卫星地面测量部,这里是卫星运行的'大脑’。也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前身。”
1967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批准聂荣臻关于国防科研体制改革的报告,科学院七0一工程处由基地正式接管,并编入第六试验部。从此,乔平的第六试验部从事卫星测控研究和从事火箭、导弹靶场测控工作的两支技术队伍汇集在一起,开始了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设。
我查阅了有关资料记载:“1969年12月的一个上午,选场勘察组一行40人从北京南苑机场登上了飞往四川成都的军用专机,拉开了勘察发射场的序幕,负责这次行动的酒泉基地副参谋长乔平……可以说,全中国的发射场,除去酒泉发射场外,几乎都留下了他勘察的足迹。”这足以说明乔平对我国的地理环境尤其是航天观测地形了如指掌。
1970年3月15日,酒泉基地向国防科委呈送了《卫星、飞船选场勘察报告》,国防科委当即决定,对位于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地区进行补充勘察。乔平接受了这一重任,这是对他刚被任命为基地副司令员的严峻考验,“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放下了副司令员的身价,甘做普通一兵,就像当年的红军战士一样,身背背包,肩挎水壶,带着凉馒头,扛着重仪器,翻山越岭,徒步前进,早出晚归,风餐露宿……带领勘察人员穿越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极度恶劣环境中。乔司令后来回忆说:“山区那个时候的馒头可不像现在城里的馒头,又白又软,可是又粗又硬,用手一捏,就会嘎嘎直响。”也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才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是共和国航天事业的雏形。
后来,乔平又随同基地司令员李福泽实地复查《西昌宇航发射场方案》的可行性。当行至一个叫赶羊沟的地方,乔平兴致很高,伸手向远方画了一个圈说:“赶羊沟那几座山头,可以考虑放光学测量设备。”乔平当年画下了圈,实际就是画下了我国航天事业在西昌的大光圈,现在想一想,是多么的生动形象啊!这是穿越时空的一个圈。这次复查,初步确立了西昌基地的发射工位与技术阵地,1970年10月1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宇航发射场由越西改至西昌以北的松林地区,其代号为“7201”工程。纵观卫星发射场勘察的始末,作为基地副司令员的乔平,可以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功臣。西昌,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注目的地方,成为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地之一,也是我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因为,那是同乡长辈乔平为之奋斗的地方,那是共和国的脊梁。
1976年1月,第二十五试验训练基地成立,乔平任司令员。乔平在二十五基地又揭开了新的篇章,一干就是10年,直至离休。乔平,堪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勘察者、决策者,也堪称为中华民族航天大道的铺路人,还可称为“航天英雄”,因他铺就了中华民族的航天大道。
在酒泉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聂荣臻元帅墓的两侧,是为“两弹一星”献身的老红军、老八路、老将军、老科学家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创业者们设立的墓地,乔平的墓就赫然矗立在那里。纪念碑上镶嵌着乔平年轻时英俊威武的军官照,纪念碑上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十训练基地副司令员、第二十五实验训练基地司令员乔平同志之墓。”在烈士陵园的文字解说中写道“让我们永远牢记他们的名字:孙继先、栗在山、李福泽、张贻祥、徐明、曾凡友、张雷平、乔平、张萍……”乔平的名字赫然刻在纪念碑上,也镌刻在家乡的纪念碑上,更默默地铭刻在家乡父老心灵的丰碑上,这是家乡军界职务最高的将领,倍受老家人尊崇。
2008年12月,我在参加一次红色旅游时,途经山西太原卫星发射基地使我眼前一亮,又感到那么亲切。我想,这是家乡长辈为之奋斗的地方,我要把它深情地一望,虽说是坐在大巴车上的匆匆一瞥,但却铭刻在了我的心上。
老家的文司令,走过了不平凡的一生。他的名字铭刻在共和国航天事业的丰碑上,他的声名在祖国的四面八方远播,也在老家的大街小巷传扬……
武司令叫乔正才,一当兵就舞弄“枪杆子”,被称为“从枪子里爬出来的”,最后当上了25基地副司令员。受武司令乔正才女儿乔慧莉之托,今天就写写武司令。
“光屁股”当上了小八路
1925年1月,乔正才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东阁街道乔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吃不饱,穿不暖,上不起学,十几岁就开始拿着锄头下地干活了。生活的艰难使乔正才从小就萌生了一个念头:“参加革命,跟着共产党,使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了。本村同祖同宗的乔天华从国民党监狱释放,回家乡发动抗日武装力量,组织村里有志之士、进步青年参军报国,英勇杀敌上战场。许多妻送夫、父送子踊跃参军参战的,老家参加游击队、八路军的相当多,被日本鬼子、汉奸称为“八路窝”,抓着人就杀,抓不着人就烧房子,老家的房子一片片地被烧毁了。
眼见父辈、兄长们参军参战的感人场面,耳闻日本鬼子、汉奸“烧、杀、抢、掠”的残酷暴行,激发了乔正才参军抗日、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他三番五次地缠着父母,说要去当兵,他父母看他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当兵肯定不行,战场上的枪子可不长眼,就劝说着他等长大了再当兵。目睹着“千疮百孔”的村子、“哭爹喊娘”的儿女,乔正才再也忍不住了,也等不及了。
1938年10月,才刚刚13岁的乔正才,怕当兵引起父母的怀疑,就脱光了身上唯一的衣服,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光着屁股悄悄地参加了八路军,成了老家街谈巷议的“光着屁股当上的小八路。”
身负七次重伤
从1938年10月起,乔正才历任南海独立团战士、班长、警卫员,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13团排长、连长、指导员;华东9纵5师作战参谋、特务营营长;后编入第27集团军79师作战科副科长、236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54年,任第27集团军79师炮兵司令员;1964年,任27军81师副政委;1970年任30师政委;1979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第25基地副司令员,1985年离休。
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中,乔正才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真正属于:“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负过伤,抗美援朝渡过江。”的冲锋陷阵勇士。他所在5旅13团赫赫有名,威震四方,被称为英雄的部队,1948年,在济南解放当日,毛主席亲笔签署命令,授予5旅13团“济南第一团”荣誉称号。
在八年抗战中,乔正才转战南北,身经百战,随部队几乎踏遍胶东的每一个角落,参加了胶东5个月反投降战役、海阳县徐家店、莱北山区、栖霞蛇窝泊、攻打黄县、解放烟台、高密、昌邑、孟良崮、莱芜、临朐、解放平度城等战役、战斗。1947年9月后,参加了潍县、济南、淮海等战役。
1949年4月,乔正才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在渡江战役中,乔正才所在的部队以木盆漂渡敌重兵严守的长江,创造了“木盆渡江”的范例,获得“渡江第一船”荣誉,故事影片《渡江侦察记》生动地再现了这支部队的雄姿。
1949年5月,乔正才参加了解放上海战役。据他的警卫员杨峰著文介绍:“解放上海时,他当时任七十九师作战科长,为了保护大上海、使上海遭受最少的炮火破坏,当军机关决定派人和国民党驻军谈判时,他依然请命,只带领两名战士深入到敌人的师指挥部,同敌人进行谈判,以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压服了敌人,迫使敌人无条件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我人民解放军缴械投降,为保护好大上海少受损失立了一功……”
1950年10月,乔正才所在的第27集团军随第9兵团参加抗美援朝入朝作战,乔正才时任第27集团军79师236团参谋长。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忍饥挨饿,浴血奋战。1951年5月22日,为便于主力转移,利于今后作战,27集团军军部决定:“以第79师侦察连和一个步兵营、第81师侦察连和一个步兵连,统归第236团参谋长乔正才指挥,控制冯岩里以北的上梨岘、鹰峰山、福谷、云头洞、清溪洞、长津坪一线阵地,在15公里宽的正面上机动阻击敌人,并积极对敌进攻和扰袭,掩护主力转移。”经过连续三昼夜的浴血奋战,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
据乔正才女儿乔慧莉提供的《27军军史》(部分)记载:“以美2师和空降团、美3师为主的中路、东路这两股敌人直接插入27军右后侧,对我军侧翼形成极大威胁。军决心,首先由236团参谋长乔正才率领79师侦察连和1个步兵营、81师侦察连和1个步兵连,在丰岩里以北、以东一线,及丰岩里东的明洞一带占领阵地阻击敌军,掩护各部队有序脱离正面对峙之敌。同时,处于军战斗队形中间的80师利用左翼81师、右翼79师与敌对峙的掩护,迅速向西机动,在邵阳江以南建立3道防御阵地,进行宽大正面机动防御作战,利用邵阳江、华川湖节节抗击敌人,掩护军主力向北回撤。”
5月23日晨,美伪军集中13个师兵力向27军实施反扑,军主力于18时30分开始转移北进。接到命令后,乔正才部和80师开始行动,向各自预定阻击地域开进。当晚,81师留下243团7连和师侦察连交乔正才部统一指挥,在苍村里一带预定阻击地域占领阵地。师主力当夜向北偏东方向转移至光珠田、松溪洞、月屯洞地区。乔正才部艰难阻敌三昼夜,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26日,已完成阻敌任务,遂主动撤出战斗,战略转移。当返回时,在原定转移路线被切断的危急情况下,他带领部队沿公路北插,忍饥受渴,连续行军四昼夜,翻越海拔1436米的芳台山,经镇东里、黄洞、牛卧里,30日黄昏由亭子门里渡过内麟川,一路上还收编了朝鲜人民军被打散的约两个连的兵力,进入后洞与大部队胜利会师。
正是由于乔正才部三昼夜的艰难阻敌,27军完成了战略转移,在有利的正面进攻中,打残了美军王牌陆军师;歼灭了美步兵第7师4000余人,美军剩余200余人仓皇逃窜。打垮了美军第10军,美军节节败退,扭转了朝鲜战局。
乔正才身经大小战役、战斗百余次,他英勇善战,勇往直前,身负七次伤,其中被子弹横穿两次,九死一生。左手腕上抗美援朝留下的弹片还是到内蒙古三十师任职前才取出来的,残酷的战争岁月,给乔正才的胸部、腰部、手臂、腿上都留下了战争的疤痕。
他侄子乔辉强说:“我大爷脱下衣服让我看他的伤疤,我都不敢看,全身到处是伤疤,还有一处伤在左手腕上,他带着宽带手表掩饰着。”乔正才真像老家人说的那样:“从枪子里爬出来的。”他被评为二等伤残,被授予“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朝鲜人民共和国国旗勋章”等。
受命于危难之际
1970年,乔正才调任内蒙古军区三十师政委,受命于危难之中,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据乔正才的警卫员杨峰著文介绍:“我是一九七一年底由八十九团警卫班调到师警卫班给乔正才政委当警卫员的,在乔政委身边工作了近四年……六十年代末也是文化大革命中期,内蒙古军区机关以及所属部队,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和地方挖'内蒙古人民党’的波及,部队建设相当混乱,作风松散,纪律松弛,内部派别对立,蒙古族干部战士和其他民族的矛盾受地方影响在部队也很突出……为了确保边疆的安宁和祖国的安全,为了内蒙古驻军的稳定,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做出了从其他部队抽调骨干到内蒙古军区机关和所属部队实行军队管军队的重大决定。当时乔政委在陆军二十七军八十一师任副政委,当上级领导征求乔政委意见,是愿意到驻守在石家庄的二十七军机关任职还是愿意去艰苦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军区第三十师任职时,我们的政委毅然选择了后者……”
乔正才在三十师政委任上一干就是十年。十年磨一剑,这一路走来,把三十师带成了内蒙古军区的拳头部队、主力部队,带成了一支平时军事训练、国防施工能吃苦、战士不怕流血能打仗的一流部队。
乔正才的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在三十师和内蒙古军区是公认的。他脱稿讲话,更显示出他的真实水平。每次在师礼堂开会,只要他讲话,下边都是鸦雀无声,可见其水平之高。
他抓工作抓得合理,抓得狠,要求严,在三十师是有名的。三十师所辖有些团队担任国防施工任务,乔正才要求他们每年必须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要求搞军训的团队按训练大纲要求施训,还亲自担任师教导队教导员,组织训练团、营、连干部,终于将一支原来稀稀拉拉的骑兵部队改组的步兵师,变成了国防施工先进单位。
1974年,三十师党委组织力量对修建在武川县1880.8高地上的野战工事进行实弹实爆试验,对此,有些干部不理解,乔正才就给观摩的营以上干部讲:我们修这些工事、坑道,是为了将来打仗时抗击侵略者的炮火打击的,如果经不起我们今天的破坏试验,将来怎能抗击敌军更强的打击呢?让我们来观摩,就是让你们看我们的施工质量,凡是质量不好的,一律毁掉重来。现在炸掉感到很可惜,那是为了将来,我们平时可以多流汗,但是战时不能让战士多流血,不能拿战士的生命当儿戏,不能拿祖国的安危开玩笑。
当时在三十师还流传着:“师长抓腰带,政委抓球赛”之说,可见乔政委抓球赛那是出了名的。为了在内蒙古军区十几个师级单位中打出三十师的威风,乔正才把内蒙古篮球二队的教练加球员一锅端过来,让三十师的篮球队一下子改变了门风,提升了整个球队水平,几乎成了专业球队。乔正才政委凡有比赛必到,他一到场,就是对球队的鼓舞。他还和师里啦啦队队员一起,乘坐着大轿车为篮球队员加油,活跃了部队文体生活,都说三十师的篮球真是了得,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这都是乔正才的功劳。
乔正才调到三十师当政委后,仍保持着他当行政领导的作风,办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说一不二,从不言而无信,因之在三十师享有相当高的威望。那时他有自己的妙招:如果哪个干部被点名,就是得跑步去,用这个方法来惩治。当时一个干部刚刚提干,就要和原来农村的未婚妻“吹灯”,任何人做工作都做不通。乔政委听说后,就说不信这个邪,找这个新干部谈话,乔政委提出两条意见:一是立即结婚。二是革职回农村。把这个新干部吓得腿都软了,再也不敢提和未婚妻吹灯的事了,从此,在三十师就流传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政委找谈话”的说法。
乔正才对部队要求严,对自己要求更严,要求部队官兵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有一次组织看一部教育影片,电影开演了10分钟,突然停了下来,又从头放—原来是乔政委迟到了。这就是一个领导的作风,也是一个领导对一个部队的影响。
有了“师长抓腰带,政委抓球赛”,三十师就成了一支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拿的部队。从军演到训练,从生产到文体活动,部队生龙活虎,士气大振,拿了无数的第一。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1979年,乔正才调入国防科委25基地任副司令员,成为老乡乔平司令员的搭档,同乡的“二乔”终于走到了一起,携手共谋祖国的航天事业。
那时的国防科委25基地就是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为了抢时间,争速度,乔正才带领勘察人员起早贪黑,深入到“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五月不开花,十月飘雪花”的崇山峻岭临时驻点检查,跋山涉水,不辞辛苦。他还负责抓航天发射的地面、地下发射阵地和测试阵地等配套项目的建设,作为基地副司令员的乔正才,他日夜奋战在国防航天事业的创业、攻关、转变、发展、完善的各个关键阶段,曾先后组织发射过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九个第一。乔正才功不可没,这位身负七处伤的战斗勇士,又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乔正才可以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功臣,堪称为中华民族航天大道的铺路人。
淡薄“家”念和名利
乔正才一生刚正不阿,淡泊名利。在自己升迁问题上,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他常说,人应该有满足感和自知之明,我能到今天这个位置就感到很满足,和我一起出来参加革命的同志,有的已经牺牲了,有的战后陆续解甲归田做平民百姓或一般干部,我们是踏着他们的血迹、踩着他们的肩头上来的,我比他们强多了。同时,人也应有自知之明,和一些比我进步快的同志比,我可能在一些地方不如人家,应该向人家学习。再者,对于个人的升迁提拔问题,只能由组织决定,自己不能也不应该向组织提什么要求。干部阶层本身就是一个宝塔型,越向上边人越少。比如一个军就只有一个军长、政委,一个军区只有一个司令员,如果都挤着上怎么行啊。说的多中肯啊。
乔正才多年来和家人聚少分多,夫妻长期分居两地,他的脑海里好像只有工作,“家”的概念很淡薄。他只有不太忙的时候才回家看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像不是他的家一样。每年应有的探亲假,也像战士探亲半个月或二十天就归队。且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重担全压在妻子一个人的肩上。
1973年冬天,乔正才回家时,一进门,几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地上前迎接爸爸,可二儿子辉明坐在那儿不动。乔正才觉得很吃惊,忙问是怎么回事,辉明一边哭着,一边拉起裤子,只见左腿上打着绷带。原来是两个月前把腿摔断了。妻子怕影响他的工作,这么大的事也没告诉他,通信中只报平安。
乔正才对待四个子女都要求很严,长大后的工作安排问题,乔正才的观点很明确,父母亲不能当小孩成长的拐杖,更不能当一辈子的保姆,路要靠自己走,只有自己闯出来的才心安理得。大儿辉峰是经过师驻地兵役机关审查批准入伍的,女儿慧莉和二儿子辉明当兵时,均是当时中央军委下了文件,要求可将符合条件的军队干部子女特招入伍。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姐弟俩才去当了兵。乔正才不管不问,一次也没去看他俩。小儿子也是响应号召去报名应征入伍的。乔正才当时在苏州有一定关系,但他就是不利用,几个孩子复员后,都是服从组织分配,通过复转军人安置部门安排工作。这与时下一些高官贪污腐败、只恐自己官当的小、口袋内钱少、子女安排的不好的相比较,真是天壤之别啊。
乔正才因身负七次重伤,平时不能受累,不能负重。一到阴雨天,他的腰部、腿部等就疼痛。就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面对工作他却忘了一切。为了部队建设整天废寝忘食,甚至通宵达旦。早晨部队起床号还未响,走廊里就传来他的脚步声。因他长期的过度劳累,旧伤加新病,高血压、心脏病、血糖高等疾病在乔正才身上都暴露出来,可他从来没有住过院,致使他的病情一步步加重。
乔正才是二00一年四月下旬查出身患肺癌的,当乔正才听到他身患绝症后,却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神,在家人的多次催促下,才于五月九日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后到八一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每天仍然谈笑风生,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他对前来看望他的战友和亲朋好友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年已经活了七十六周岁了,按照古人的说法已算长寿了。和我一块出来当兵的战友、老乡,他们许多人在二十多岁时就流血牺牲了,我比牺牲的战友多活了五十多年,我知足啦。”乔正才因病医治无效,于二00一年十二月六日在南京八一医院去世,终年七十六岁,家乡人民失去了一位心目中的英雄。
老家的武司令乔正才,这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和自豪。这位战功显赫的副司令员离开我们已近二十年了,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在纪念碑上镌刻上了他的名字,在乡镇志书上记载了他的显赫功绩,家乡的老人还时常念叨着他——“那个光着屁股跑去当兵的人。”
乔显德,笔名江北乔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江山文学签约作家。创作散文等200余万字,散见于人民日报社《平安校园》《散文百家》《工人日报》《青海湖》《作家眼中的黄河口》《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上海散文》《中国作家在线》《当代散文》《天津日报》《京晨晚报》《京财时报》《江苏文学报》《西部散文选刊》《读写天下》《文学世界》《农家书屋》《工会博览》《美术教育研究》《山东散文》《潇湘晨报》《旅游散文》《金沙江文艺》《山东商报》《胶东文学年选》《小学生学习指导》《青岛日报》等150多家报刊。荣获首届“娘亲杯”全国征文大赛奖、首届黄河口散文奖、“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散文类二等奖等六项国家级奖。《家信》《大海行船》列入全国十几省市高考模拟试题。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