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我与学生共同成长

丁娟

进行新课程实验教材的教学已经一个多学期了,新教材以其超前的理念,新颖的设计,丰富的内容,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生动的数学天地。我和学生时而兴趣盎然地进行游戏活动,时而通力合作完成探索的历程,他给我们带来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美丽的数学世界。同以前的教材相比,不仅是多了一些可爱的人物,一些漂亮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增添了新的思想、新的活力。这样的教材我们如何面对?在我接到这本教材的那一刻起,这种新奇和压力混在一起,这是我在这一段时间里的一直的感受。

作为一名首次接触新教材的教师,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有挫折、有失落,也有欣喜。在这里我把几个月来的感受摘取一些片断,和老师们一起回味。

“生动的数学,有趣的课堂”

我教学这一段时间最强烈的感受是数学应该是生动的,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课,更应该是活泼的,充满童趣的。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生动的情节,童话般的趣味,包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和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学习过程,感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但是,渐渐地我发现,创设情境也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情境要有内容,有探索的时空,有深度、有广度,师生可以在这个情境中找到研究、讨论的内容,情境的内涵要丰富。

2.情境要有趣味,不是应用题的变形。简单的生搬硬套的情境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我们不能为了有情境,而随意编造不合时宜的情境。

3.情境要有综合性。学生的大脑易于集中到一个高潮,如果一个情境只解决一个小问题,马上换到另一个情境,学生是否能接受从一个高点一下子滑到另一个高点呢?我想是否可以尽可能地让一个情境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一个高潮中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比如《分类》的第二课时,我采用了参观游乐园这样一个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参观活动中几次体会分类的必要性和不同的标准。开始是在游乐园门口,把不同的游客进行分组,初步体会可以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接着来到鱼类展览馆,把混在一起的不同的鱼进行分类,再次感受;最后来到一家超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超市摆放商品,这次不仅要分类,还要设计货架物品的摆放(如何看起来美观、选购方便等)。这样学生在一个主题活动下完成了三次不同程度、不同要求的分类,这样以一个情境贯穿了三个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情境要真实合理。主人公不能只是小兔子弟弟,小马哥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觉得很幼稚、不相信,自然也就对所学的知识失去了兴趣。是否可以在情境中融入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使得数学与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拓宽了知识面。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情境要合理,这是我教学中的切实感受。一次,我在教学《上下》一课时,课前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学生说我画的是荷叶,我解释说是棵松树。课上当我们进行“给新搬来的小猴安家”的活动时,有的学生说:“让小猴子住在最上面,好让他吃桃子。”我便表扬他“你的想法真好!”这时一个学生大声说“松树上长桃子吗?”我一下子愣住了说“不长。”他又说“那让猴子住那么高干什么?他要到别的树上摘桃子不方便,我觉得让猴子住在中间好。”这件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任何一个情境都要来源于现实,那么创设情境的第一要素就是真实。学生教育了我。

“你能行,你一定行”

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个别学生的口算能力很差,一分钟仅能做一、两道20以内的加减法题,这可怎么办?面对问题带来的急躁、茫然,我不知如何是好。一年级的孩子如果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他们将如何面对以后的学习?于是我采取每天口算10道题。第一天,有的学生只做对了一道,我在成绩处写上:没关系,瞧,这道题你做对了,明天继续努力!第二天,他做对了5道,我又在成绩处写上:有进步,加油!第三天,他做对了8道,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他,话音未落,他就站起来,鼓着小腮帮说“我明天一定更努力!”我没想到,几句简单的话,竟会受到这样的结果。

尊重学生的差异

这一点是我在经过许多次失败后感悟到的。不知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孤零零的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大声喊着,下面确实一片茫然和无助时,任凭你怎样讲,他们还是一样的不知所措。我开始时觉得学生太笨,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我才发现问题在我这里。一年级的学生,如果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他不会听讲,老师的问题他不会答。现在我才感受到“尊重”一次的分量,尊重不仅是承认、还要面对、解决,更要帮助,让他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就是成功,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科学家、文学家,正像广告词中说:成功路不同,各有各成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道路,为什么要苛求学生?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在起始阶段,很多方法、习惯都需要教师培养,教师给的是方法,不是结果。这才是尊重,是理解,是平等。

学生在一天一天的长大,我也在慢慢的成熟,一个学期的教学磕磕绊绊走过来,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这种回忆是宝贵的,是我的成长足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