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安徽南陵仓溪村,村民江松...
2001年3月,安徽南陵仓溪村,村民江松林正在漳河里摆渡,突然渡船被一个硬物刮擦了一下,一看竟是一个奇怪的铜管。
这个铜管一头斜插入河底,一头则在水面若隐若现,江松林仔细一瞧发现这管子好像是铜的,心里一阵狂喜,因为他知道这东西可以拿去换钱。不过此时他并没有声张,而是接着摆渡,只是暗中留意了铜管的位置。
收工后,江松林一个人划船来到了铜管处,准备将它摸上来,谁知这铜管极重,一个人根本拿不起来,于是他只好回家喊亲朋好友一起来帮忙。人多确实力量大,不一会,一根浑身泥浆的铜管就出水了,更让众人惊喜的是,铜管的旁边还有一根铁管,于是他们也顺手将它搬了起来。
到了岸上,众人用水将两根大管子冲洗干净,这时他们突然发出了一阵惊呼,因为他们发现这两根管子并不是普通的金属管,而是两根古代的大炮。这下江松林傻眼了,心里也没了主意,众人只好先帮忙将两门大炮运回了江松林家中。
江松林在河里挖出大炮的消息传开后,文物部门立刻派专家前来查看,在江松林家中专家们看到了这两件让他们惊喜无比的宝贝,这两门炮一铜一铁,虽然泡在水中多年,但保存却十分完好,特别是那枚铜炮更是难得,它上面的空心铭文还清晰可见,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
于是专家们便对江松林进行了劝说,希望他能将两门大炮上交。开始江松林是拒绝的,毕竟这两根大炮能出水自己也是花了大力气的,不过在专家一番普法宣传后,江松林认识到了文物保护的意义,最终还是将它们无偿捐献了。
那么这两门大炮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何能得到专家如此青睐呢?我们来看最宝贵的那枚铜炮。
这门铜炮长126厘米,口径7.8厘米,整体由炮膛,药室,尾座三部分组成,炮身铸有5道加强箍,中部铸有一对耳轴,炮身上还刻有铭文:“太平天国丙辰陆年造,重伍佰斤,粉贰拾陆两”字样。这枚铜炮虽然是在水中捞出来的,但锈蚀却并不严重,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那么这两门太平军的大炮为何会出现在漳河中呢?
根据《南陵县志》记载,自咸丰三年起,太平军曾三次攻打南陵县城,与清军在当地展开了激烈交战,专家推测这两门大炮很可能就是当时太平军水师的遗留之物。
其实太平天国的火炮在南方多有发现,但能像这枚铜炮一样保存如此完好,上面铭文还清晰可辨的却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它的铭文书写还颇具造诣,更显可贵。
这枚南陵铜炮的出土对于研究当时太平天国的历史军事都有着重要意义,是一件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因此它也被评为了国家一级文物,是一件当之无愧的重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