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物理教学的艺术家

我不是物理教学艺术家,但自认为是一位忠实而称职的物理教师。我凭着对物理教学二十余年的感悟、体会、思索和探究,而今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全国尽快涌现一批物理教学艺术家,为进一步改善物理教学,为提高中华民族科学素养做出更大贡献!于是,我斗胆冒昧,撰写此文,与同仁共勉。
   一、时代呼唤
   我国最近的第5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历时一年多时间,现在终于得出了结果。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之后,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全国18岁—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的最新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公众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比2001年的1.4%增长了近0.6个百分点,比1996年的0.2%提高了近1.8个百分点。与历年相比,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处于落后地位。早在1985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1990年时,这个数字已经达到6.9%,2000年,美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占17%,欧盟和日本的比例是5%—10%。此外,在对18个国家公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我国名列最后,仅18%。瑞典第一,高达70%。因此,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 
   就是我们寄予厚望的青年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远远比不上对明星的兴趣,他们对明星的经历、爱好如数家珍,对科学的了解却十分有限,以致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博士访问大陆时,竟有学生问道:“李先生是唱什么歌的?”“什么时候能让公众像迷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样迷科学就好了。”著名物理学家赵忠贤院士无可奈何地说。
   公众科学素养的缺乏,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我们至今还停留在四大发明的辉煌上。数百年来,改变世界历史进程、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科技发明无一出自我国,数理化课本上的定律、法则、公式几乎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来命名的,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至今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无缘。没有肥沃的土壤,就难以开出艳丽的科技之花;在科学的沙漠里,很难长出参天的大树!
   当今社会,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和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在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今天,一个人科学素养的高低,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已经开始影响到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物理学是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物理学的认知方式、探究精神和求索规范对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一个人是否具有一定的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实验手段、思维形式和判断能力等,是衡量他的科学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次科学素养普查问卷的第一大题如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下面各种说法您认为对吗? a.月光是月亮本身发时光;b.冬天冷夏天热是由于地球离大阳远近的原因;c.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热胀冷缩;d.艾滋病能通过空气传播; e.植物开什么颜色的花是由基因决定的;f.所有细菌对人都是有害的;g.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于二进制;h.磷肥能促使作物籽粒饱满、提早成熟。”前面三个小问都可以说是物理问题(后面各大题还有诸如:“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电子比原子小”、“宇宙产生于大爆炸”、“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无害”、“光速比声速快”、“所有的放射性现象都是人为造成的”等涉及物理学知识的问题)。可见,物理学知识是人们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做物理教学的艺术家,优化物理教学,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推进我国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时代对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的深切的呼唤!
   二、教改渴望
   具备科学素养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组组长李大光解释说,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对于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这是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的标准。
   按照达到这个标准来衡量目前的物理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让中学生在校期间对于物理知识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由于我们多半采用的是强行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而不是采用艺术家的感染熏陶教学方式,中学生毕业不久,便将难以扎根的物理知识抛出脑外。至于让中学生要达到具备科学素养标准的后面两个条件,我们的物理教学究竟做到了什么程度,实在难以言表——几乎成了被物理教学遗忘的角落。
   究其原因,还是应试教育在作祟。我国目前还盛行的应试教育严守教学范围,强调统一性和规范性,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大脑都是教育生产流水线产出的思维标准件,整齐划一,循规蹈矩。凡要标新立异,就成为次品、等外品,甚至废品。
   我们不否认考试的必要性。考试的基本目的,一是要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二是升学的筛选机制。 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才?而优秀大学短缺,所以升学竞争日趋残酷,相应地筛选机制就越来越严密,考试也就变本加厉。由此恶性循环,考试异化成非人性的恶兽,吞噬鲜活的性灵。我国的青少年在心理上过早地未老先衰,暮气沉沉,可以说鬼门关式的考试罪莫大焉。
   当今物理升学考试几乎只考理论知识,那谁还会无事找事再教其他内容呢?你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要分,教师要绩,学校要名啊!学生、家长、校长谁能不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真可谓:大海翻腾,滴水无奈啊!
   应该说,应试教育的危害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想取而代之的素质教育还远没成熟推广。这就需要造就一批身怀绝技、智勇双全的物理教学的艺术家,前赴后继地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只有通过他们的教改来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物理素质教育才能最终实现,大幅度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目标也才能随之最终实现。争做一名物理教学的艺术家吧——这是教改对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的深切的渴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