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思考:重新定义 · 问题
写这篇文字之时正当春节,先给大家拜个晚年 !!
俯瞰华夏大地,一片欣欣向荣,万象更新的景象!
手机支付已遥遥领先于全世界 … …
“大疆”已成为世界无人机第一供应商 … …
阿里、京东两大网购巨头推出的“新零售”又使得线下实体店看到了一线希望 … …
前沿的人工智能也有望在中国有一番作为 … …
中国作为一个超大的生产制造基地,已经成为了连接世界上下游的核心枢纽 … …
中国的声音也不再是以往那种“但求小安”式的表态,而是放眼世界,布局全球了 … …
那茶呢,近年来却还没有看到什么新的曙光播撒到这个传统行业里来,老调重弹、旧事重提者居多。
显然,这个行业遇到了瓶颈,撞到了天花板。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用三期的时间陪大家一同重新审视这当下茶行业所要直面的各种“坎”。
重 新 定 义
既然是重新审视,就要区别于传统那动辄“神农尝百草”,动辄“《陆羽茶经》言”的老路子,—— 我们使用的是“重新定义”。
当年我国的主要矛盾被定义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全国上下又在阶级斗争的腥风血雨中扑腾了十多年。此后又将主要矛盾重新定义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才使得人民开始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也成就了后来的改革开放。
这其中,定义上的差异是导致结果不同的关键因素。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需要重新审视一个事物的时候,其实也是努力在对其进行再探索、再认识、再思考、再发现的过程。而这,就是“重新定义”。
为什么要“重新定义”?
很简单,因为事物是在不停的发展演进的,它不会因为你静态的定义而停止它动态的变化,而只能是随时调整你的“阶段性定义”去相对准确的描述动态的它。
悠久的茶行业发展到现在,尤其是建国后,它的地位其实挺尴尬,—— 虽然是传统特色产业,看似不可或缺,但它既不是第一、第二产业,更谈不上关系国计民生。没有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可能会饿死很多人,没有了邓稼先设计的两弹国家的腰杆儿也不会那么硬实,但没有了你这堆树叶子,我想也就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少几行字儿、少几个数儿罢了。
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你茶才占了多少!
所以说到底,茶行业也只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各行业共同发展的大势中去争取共同发展的机会而已,—— 想异军突起?至少在此之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 也没有一个适当的理由让国家的政策值得为你倾斜。
我们现在所谓的很多制茶大师、技艺传承人,大多也都是近十年才打造出来,—— 不,“挖掘”出来的。在此之前他们只属于一个更大的分类——手工业者。
包括那些宜兴的“制壶艺人”也都经历了这样一个由“布衣”到“大师”的过程,这就是一种变化,—— 你不能再拿“手工业者”的定义去评价他们了。
而这其实都是茶行业整体发展所导致的局部特征。
为什么一说到茶器我们先想到的是景德镇而非唐山呢?还不是因为在那个年代唐山将自己定义为了“工业瓷”基地而非景德镇的“工艺瓷”,一字之差落得如今的天上地下。
所以,在很多关键的时间节点,—— 就比如现在,—— 我们需要去勇于“重新定义”!
重新定义 · 问题!
重新定义 · 概念!
重新定义 · 价值!
重 新 定 义 · 问 题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借用这个句式,“问世间茶为何物,直教人百转千回 … … ”
茶是什么?这是个问题。
不要说我矫情,当年彼得·德鲁克问GE高层:“GE是做什么的?”居然七嘴八舌没有得到统一的回答,为此GE高层马上闭门开了6个小时的会专门进行讨论。
所以,你认为 —— 茶是什么?
我不需要你释放文艺的天分,给出诗一般的答案,也不想听你的散文体,更不要去问度娘,—— 用你自己的认知去思考。
更进一步,你的答案能否使茶创造价值?能否持续创造价值?
很多时候提出一个对的问题,比收获答案更重要,—— 哪怕只是重新定义这个问题 … …
· · · · ·
“小罐茶”志在打造国茶中的“立顿”,独辟蹊径走起了高端礼品路线。成功与否我们拭目以待,但众所周知英国“立顿”的年销量,让自居茶祖的国人茶企始终望尘莫及。谁又思考过这其中的原因呢?
连诺基亚、柯达这样的公司都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中,“立顿”还会再屹立百年么?如果会,它将是依仗什么呢?如果不会,那又将是谁,以何种形式取而代之呢?
英国从最早的茶叶进口国到后来的茶叶出口国,再到后来遍布全球的茶叶种植与原料采购。这所有的进程都是与当年英国国力的逐步增强相伴生的。
而如今中国的国力也在日趋强大,你又能否将我们这原汁原味、不加糖不加奶的中国茶推广到全世界?跟非洲大老黑说什么茶文化么?跟大老美说什么大师手制么?跟英国人讲什么著名山头么?恐怕都不好使 … …
· · · · ·
年前参加了一场茶艺师大赛的颁奖典礼,获奖选手个顶个的亭亭玉立、恍若仙子!才艺展示,也绝对是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手!转眼看台下的茶品牌赞助方却自顾自的发着名片,发掘着潜在客户,至于台上到底是谁获了奖,他们是不大关心的。
我忽然意识到,茶艺师这个角色对于厂家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价值 … …
那么茶艺师体系呢?对于品牌来说,似乎也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无法为品牌直接创造价值,或提供品质背书。
一位漂亮的茶艺师优美流畅的行完一道茶,赏心悦目,但这跟茶的品质好像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那茶艺师这个行业对于消费者而言又有什么价值么?
满足初级茶友的入门需求,—— 就这么直接。
之所以落得如此境遇,我们需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茶艺师体系的形成过程: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台湾茶人提出了“茶艺”的概念与理论,这是借鉴了日本茶道与传统泡饮习惯的产物。
此时的内陆正值改革开放,经济复苏。秉承着一贯“拿来主义”的精神,也是为了增进两岸的交流,便全盘接受,为我所用了。并在此基础上添枝加叶,逐步复杂化,形成了基于中级茶艺师、高级茶艺师、评茶师、评茶员、茶叶技师、评审等各个职称考评制度,国家颁发证书,等同于三级钳工、六级车工的概念。
“国家来建立行业标准”,这是典型“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惯式,虽然此时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这种后遗症却一直蔓延到前两年,一个小小的美甲行业,相关部门也要去制定个什么“美甲师从业资格证”让人家来花个钱、考一考。结果民间霎时疯传“烤红薯的也要去考个'三级司炉’,烤串的得考个'五级司炉’”的段子,一时传为笑谈。
国家建立行业标准,不是不好,而是存在局限性,—— 它只适用于体制内的相关行业。而需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经历考验与洗礼的行业就不大适合让国家去建立标准了。况且市场瞬息万变,国家制定出标准来往往也就有了滞后性。
再说了,当下数千种行业,你还都准备让国家去制定标准啊?
而且一旦是国家制定行业标准,那必定要计算权衡各方的利益,标准的客观性、学术性就要往旁边放一放,这还不考虑负责制定标准的专家有没有什么个人想法,标准的权威性也就难免遭到非议了。“普洱茶”的定义这么多年来更改了好几次,又有哪个是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呢?
这是茶艺体系的先天缺陷,我们先说到这儿。再来看其后天的问题。
当年引进茶艺理论体系时,主要针对的是茶品原产地:两广、福建、浙江等华南、江南茶区。
这就使得茶艺体系构架的建立会不自觉的侧重于种植与制茶加工环节,就算是评审也会倾向于对茶款品质的评判,而对最终的冲泡品鉴阶段,难免有些忽视。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产区只在各自主产的茶类上精雕细刻深挖,完善着各自茶类的茶艺体系,而少见系统概括、统揽全局的深度茶学理论。
基于茶产区建立的茶艺理论体系的另一个弊端是,在普洱出现之前的茶类基本上都是中小叶种,所有的品评标准也是依此建立的,而普洱这个大叶种茶类的横空出世,使得原有评价体系彻底丧失了能力。
你用冲泡红茶、绿茶追求五水汤感表现一致的标准去冲泡普洱茶显然是不适用的,你用芽头多少、叶片规整程度的要求去评判普洱茶的采摘标准显然也不合时宜。
那么又要为普洱茶重新建立一个茶艺理论与评价体系么?
可见,当初的茶艺体系只在适用于当时的茶业发展,而立足点,并不很高。
茶艺表演作为茶艺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为大家所熟悉。我们来看看这个形式的具体内容:
以茶艺师技能大赛为例,一个大LED屏用来做背景,放映视频影像。侧后方有一位琴师的位置,用来伴奏古琴或古筝曲。
正前方一个茶桌用来布置茶席。每位茶艺师会以各自的创意布置茶席进以行茶。
评审标准是以着装、备器、表演、滋味四方面来进行打分的,滋味一般占总分20%左右。
先不说这种形式早已落入模式化的俗套,堪比八股文了。单说那“滋味只占总分20%”这一条,就已经拒茶品消费者与茶品生产者于千里之外了。
就算你表演的再好,那跟我自己杯中的那道茶又有何干呢?
就算你表演的再好,那又是否能促进我的茶品销售呢?
如果你给不出一个肯定的回答,那它对于我而言又何谈价值呢?
在这个消费者日趋理性的年代,人们开始学会了为茶的滋味买单,而 “滋味只占总分20%”的评审标准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这不能怪谁,早期原产地的茶品销售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旅游者参观茶艺表演来促成的,—— 这个阶段全国人民对茶的认识还很低,都是一知半解、防暑降温的概念,所以茶艺表演注重形式美自然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今非昔比,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茶的兴趣越来越大,而且学习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网络的普及使得茶艺师体系丧失了对茶品冲泡与解读的垄断地位,同时也使那些有心的人们越来越懂茶。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云南作为众多产区的后起之秀,再指望着通过茶艺表演去卖饼普洱,恐怕已经很难了。
至此,茶艺师体系的未来何去何从,各自斟酌吧 … …
说到这儿,一曲高山流水弹罢,掌声响起,又一位茶艺师表演结束了。旁边一位教古琴的朋友探过头来跟我说:“你们这'茶艺师大赛’把我们这古琴也给带LOW了 … …”
好吧,虽然我不搞茶艺,但我替她们向你道声“抱歉”。
· · · · ·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袋茶样塞到了我手上,
“来,尝尝!这是我们品牌的茶 … … ”
这是本次活动的赞助方,他们也想通过这个活动来进行品牌与产品的推广。
我问他这款茶的零售价是多少,他告诉我357g标准饼得一千多吧。
我说:“这么个发法,成本不低啊!效果怎么样?”
“不发怎么知道效果啊,就算是效果不好那也得发啊 … … ”他一脸的无奈。
互留了微信,我约他第二天来我店里聊聊。
当夜无话。
次日他来到店里,寒暄过后,直奔主题。
我问他昨天效果如何,他说:“还可以!微信加了不少!”
好吧,我不细问了。我跟他说昨天我们也提供了茶饮服务,只不过是煮茶,就煮了两壶。两百来人,每人也就能喝到一两杯吧。
我让他看了看昨天活动的微信群里到现在为止大家的聊天记录,—— 很多人在问那道煮茶,但没有讨论茶样的评价。
我顿了顿,“按说你的茶样分发的比我到位,大家喝到的概率以及喝到剂量也一定比我的煮茶要大,但为什么没能引发讨论呢?”
他看着我眨了眨眼睛,没说话。
“因为你的那种方式不适合当时的那种环境。… … 两百来人,虽然都号称是玩茶的,但心思根本就没在你的茶上,况且还是个陌生茶,能泡好的几率就更低了。再看看冲泡器,—— 有用盖碗的,有用银壶的,有用紫砂的,虽然茶都是一个,但到最后喝进嘴里的滋味都千奇百怪,这还怎么交流啊!”
他点点头……
“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粗放式品鉴’,已经被我们淘汰了。因为它根本无法准确体现茶品滋味这一核心价值要素。
相比之下,我选择煮茶,是基于了前期对现场条件的预判:人多嘈杂,有节目表演干扰注意力;空间相对开放,无法保证环境温度;开水自取,水温无法控制;冲泡者对茶品不熟悉,无法准确体现茶品汤感滋味 … …
那好,我只让你喝,—— 只让你喝到这款茶的最佳汤感不就OK啦!不就规避了所有的不可控因素吗!
于是,大家喝到了那道我们事前精心熬煮了一个多小时的茶,滋味就不用多说了,群里的讨论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噢,我们之前关注的是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喝到,而你是让但凡喝到它的人就要喝到它的好!明白啦!”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利索!!
其实此前已经有品牌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开始要求自己的地推人员亲自为潜在客户冲泡茶品,而且要用品牌统一规制的冲泡器具与投茶比例,当然出水控制也一定有着相应要求。他们坚决杜绝让客户冲泡样茶。
但在我看来这还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因为你无法控制客户的冲泡用水 … …
看到这儿,厂家可能心里一沉,“好家伙!我除了做茶、运营、推广,我还得琢磨怎么把茶泡好喝了,—— 这看似还蛮难的 … … ”
的确不容易,—— 做茶、泡茶都不容易。但你完全没有必要把一条鱼从头吃到尾,—— 吃你擅长的那段就行了。啃不了的硬骨头有我们呢,那是我们擅长的领域。
我们会替你思考在某种特定环境下用何种开汤方式去呈现茶品的最佳汤感表现。
你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 把你的茶做得更好!让人们一喝到那口茶汤就想要买你的茶,做你的经销商 … …
· · · · ·
平日里总有一些慕名而来的茶客。他们通常都会从包里拿出一饼茶来问我: “您看我这茶买的对不对?”
但逢此时我总会回他一句:“这茶您喝得对不对?”
他们大都一愣,应该是没明白 … …
我又说:“鲜鱼水菜,也得讲究个做法,—— 做不对,吃不对。这茶也一样,泡不对,喝不对。您对泡茶还没什么概念呢,那茶也就谈不上对不对了。”对于很多久久不开悟的茶客,我总习惯于来上这么一出,—— 我知道他听着不舒服。
接下来我会把他拿来的茶泡一下,也算是给个甜枣吧。通常他都会惊讶地表示:“唉!跟我平时喝的不一样!好喝!”
当然不一样!—— 跟你平时喝的一样我就别干了。
别把这当个笑话,这位茶友喝茶已经十年了 … …
其实,作为一个茶的终端消费者,当下你更应该去思考一下你与茶的关系:
你究竟是在茶中追求什么?那么又得到没有?
如果连这个问题你都没想明白,不论你的茶龄多久,其实一直都是在瞎喝,—— 你只是借茶之名去挥霍你的时间与金钱而已。
而我的时间与金钱都挥霍不起,所以我必须用心去喝 … …
但敢问,至少是时光谁又挥霍得起呢?
一个国家的振兴,一个民族的富强,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其文化的输出。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法国的时装奢侈品、日本的漫画电子设备、韩国的天团肥皂剧 … … ,它在本质上反映了一种国民性,一种国民的格调与品味。
如果我们也准备开启文化输出的闸门时,我们又要输出些什么呢?
会是茶么?可连你都还没有喝懂哟 … …
按照你的理解,我们的中国茶又能否打动全世界么?
我们又要输出一种怎样的“中国 · 品味”呢 … …
好了,就说到这儿吧。
挂一漏万,难免有失偏颇。敬请斧正!!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欢迎加入开汤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