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哲学:理性看待“还魂汤”
也不知从何时起,武夷岩茶开始喝起了“还魂汤”……
记得我最初(2008年)喝岩茶时也还是规规矩矩一水一水泡,一水一水喝的,而近几年(2021年)有朋友开始特别郑重地喝起了“还魂汤”。
“还魂汤”为何物?——不知,反正初听之下恍惚想起了孟婆,不过她老人家那是“忘情水”,跟“还魂汤”好像还不是一套方剂。
待喝时才知,所谓“还魂汤”即第一水不喝或浅尝辄止,留待最后收尾时再作品咂初时之味。
但这第一水也有区别,有把“洗茶水”当“还魂汤”的,也有把洗茶后第一水当“还魂汤”的。
我问为啥要这么喝?
朋友解释:一道茶之滋味向来由浓而淡,故终了以初始之汤感重新点题、概括全篇,是谓“还魂”。大概是这意思,我总结的。
后经四处了解,发现除岩茶之外潮汕功夫、台湾乌龙、普洱、红绿黑白,皆无“还魂汤”一说,可见它只存在于岩茶冲泡过程中。
这不禁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还魂汤”确实有助于汤感呈现与体验,那么其他茶类为何不借鉴?
先理论分析,以“开汤原理”的角度来看,抛开“还魂汤”,岩茶整个的冲泡过程还是遵循着“逐道出水品鉴”的基本流程,而这也是通行茶类最好的汤感呈现方式。因为它契合了“茶体层次化析出”这一内在规律,所以也最有可能呈现出最自然的汤感层次变化,而那往往孕育着美。
标准的“逐道出水品鉴法(如'标准开汤’)”是一个典型的线性过程。而将头水置于最后体验,则打破了这种线性状态。有点像某些影片最后的那个闪回段落,……想想倒也挺有趣的。
但这个趣味是否能实现呢?本人信奉实践出真知,能动手就不废话,又不是没茶。
我们以一道茶6水为例,第一水出汤试品,记录汤感后置于旁。
从第二水至第六水,每水分茶品饮大约6~8分钟,总耗时至少30~40分钟。
此时再回头去喝第一水时,已是“一碗冷汤”。对比之前该水的汤感记录,——落差巨大。
从体验角度讲,这水“还魂汤”跟此前二至六水的汤感毫不连贯,且明显缺乏内容。导致这一口并没有还得魂来,反而产生不少失望。
“如此重视的还魂汤怎么会这般表现?!”
你看,敞着口在那儿晾着,香气该散的早散了;
温度在那儿降着,早已跌出了“适宜品饮温度范围”外;
一定时间的静置还会使茶汤出现沉降分层现象,简单说就是公杯里的茶汤自上而下颜色由浅入深,浓度由淡而浓。就算“用前摇一摇”,也不会再恢复如前;
更重要一点,茶汤是有温度的,是在接触空气的,如此置于一边就等于是在任其加速氧化,——茶汤的滋味在急剧变化着。
所以,就像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你也无法两次喝到同一口茶。
这涉及“开汤原理”中一个重要而精微的概念:出汤后这一水的汤感也在随着时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标准开汤过程中,出水分茶入杯15~20ml(为测液量,我又碎一品杯……),2~3口喝完,两口间隔1~2分钟,你就会感受到每口的区别之明显,……就是这同一水噢。
所以,一口茶,不仅有最佳品饮温度,也有着最佳品饮时间。逾之,都不会有太好的表现。
其实类似的经验大家有。很多朋友喜欢在喝完茶后拍叶底留档对比(虽然在我看来那只是吃完鱼后的鱼骨,参考价值有限)。但也发现刚出之叶底与2分钟、5分钟、10分钟后的状态对比也存在明显差异,——一定的呀,叶底也在经历着失水与氧化。那汤感怎么就会是一成不变的呢?
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做一桌全牛宴,六个菜煎、炒、烹、炸全是牛肉。
第一道菜上来,——葱烧牛柳。大家各夹了一筷子,连连称赞。
你说,“且慢,这头道菜尝尝即可,放置一旁留待后几道菜吃罢后再回过头来吃这道'还魂菜’……”
你别笑,“还魂汤”跟这一样荒谬。
也有人跟我说,这头道茶吧因为工艺或仓储的问题可能带些杂异气息,放在那儿有时也是为了散散味儿。
当真如此,我觉得倒不如弃之不喝,——万一那味道没散干净让客人给喝到了呢。
这“还魂汤”还有“升级版”,——每一水分出点儿来倒入“还魂汤”,最后喝。这就更是不懂得茶的层次化析出而致使汤感杂糅,一口混沌。
一套新的理念经不经得起证实与证伪,可以考量其是否秉承了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还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臆造。
最后附一段孟婆汤的故事,算作“还魂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