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品茶家?
今天的文思来自《吴军·硅谷来信³》第186封信。其中他讲到谷歌前任主厨查理的故事,一位很有性格、很有想法的厨师。
一位中国同事跟他说:“上次的回锅肉很喜欢,再多加点儿辣椒就更正宗了。……像这种大家都喜欢的菜能不能多做几次,不用花样换得那么勤。”
查理说:“你肯定不是美食家,而且也成不了美食家。”
看到此我就笑了,因为也曾有人跟我说过:“你再泡浓点儿就更对我味了,而且也不必非要一个茶一个味儿,大概齐差不多就行了……”
我当时只是呵呵,心里其实就是查理这番话:“你肯定不是品茶家,而且也成不了品茶家。”
道理查理也说了:只喜欢吃自己过去熟悉的菜肴的人,他所能了解的美食一定有限。
同样,只喝自己过去熟悉的茶类、茶品、滋味的人,他所了解的茶也一定有限。
然后查理又问大家是否去米其林餐厅吃过,都摇摇头。查理讲,在很多米其林餐厅吃什么菜就由主厨定,因为主厨每次给你带来的,都会是你没吃过的菜。
只有对没有吃过的菜保持好奇心,才能成为美食家。而且,那些大厨做的菜一定有特色,你在其它地方是吃不到的。
换作茶,你只有对每一款茶的个性汤感保持好奇心,保持探究精神,才可能成为品茶家。
“如果某一道菜我吃不惯怎么办呢?”
查理讲,除非你比厨师还高明,但更可能的是你的包容度还不够,缺乏探究精神,对美食也没什么了解,或者你体会不到两种做法之间的区别。
他说得对,那道回锅肉他虽然没有放够多的辣椒,但却加了迷迭香,朋友没吃出来了。查理讲,那就说明你并没有真正在品味这道菜,而是看到这道菜和自己见过的样子很像,就天然地以过去你脑子里的那个标准来要求这道菜。
其实很多人喝茶也在犯同样的毛病——
呈现出的毫香,你喝出来了么?
泡出的层次变化,你品出来了么?
落口的余韵多久,估计你也没顾上掐表……
那您这是喝什么呢?——“找我自己泡时的味道呢……”
您这是跟王佩瑜的调儿里寻摸公园大爷的腔儿啊。
喝来喝去,总是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寻找着旧相好的老味道……
何苦来的?——只能说又浪费了一道好茶。
什么,品茶家?——我说过么?!
我们每一个人脑子里可能已经有了一个关于“什么是好的”的标准,然后我们就把不符合这个标准的都认为是不好的。……,如此我们就很难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