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多嚼一下,让大脑运动起来,更健康

大家老是听到「我们要勤动脑」这种话题。动脑是指什么呢?做题吗?看脑筋急转弯吗?

大家知道,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囫囵吞枣,仔细咀嚼一下,也是“动脑”的一种方式吗?

本文给大家讲一讲,咀嚼对健康有啥用?这可不是单纯的说消化哦。

吃饭不咀嚼,脑功能变差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咀嚼会增加大脑的活性。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脑中有1200~1500g的神经细胞组成的块。我们会因为脑中神经的反应,感知到刺激或者疼痛。脑不动,我们也不会咀嚼,更感觉不到食物的美味。反过来,咀嚼这项运动,间接地锻炼了脑。而有些研究也表明,咀嚼不充分,脑功能会受影响。

咀嚼可以让大脑神经更活跃

筷子夹着食物,靠近嘴巴,嘴巴自然张开。食物进入嘴巴后,嘴巴自然闭上,牙齿上下咬合,开始咀嚼食物。

你看着觉得这个动作很自然完全不用思考,其实这个动作是大脑指挥手、手腕、眼睛、嘴巴等各种身体器官联动而形成的一个行为。

所以【吃】这件事,会刺激大脑。

实际上,咀嚼还会增加脑内的血流,使神经活动更活跃,活化大脑的运动皮质、额叶、小脑等多个大脑的部位。我们口中布满了与大脑相关的各种神经,所以你动了嘴,就能刺激大脑,让大脑“运动”起来。

咀嚼刺激大脑——前额叶

咀嚼这个行为到底刺激了大脑具体的哪个部位呢?

是前额叶。前额叶指的是额叶的前端,额头的稍微后面一点,主要与人类的高级认知功能相关。这个部位对情报分析、判断、感情、行为、记忆、交流等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刺激并锻炼前额叶有各种方法,比如做算数或者大声读书。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咀嚼。抑郁症或认知症患者的前额叶功能低下,而有证据表明,多咀嚼,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的作用。

防止大脑“生锈长霉”

咀嚼可以提高记忆力。

记忆的产生是接受的信息情报传输到脑的海马体部位,作为短期记忆被保存,然后送到大脑成为长期记忆。咀嚼的时候,味道、温度、食感、香味、混入的危险性物质,各种各样的情报能从口感知,传达到脑中,刺激脑中的海马体。

而不咀嚼会怎么样呢?海马体的神经细胞会死亡。

研究人员拿小白鼠做过实验,咀嚼功能低下的小白鼠的海马体神经细胞1周消失了30%。同时发现,这些老鼠对空间的认知功能降低,记忆力也变得低下。

海马体的活性,不仅是对应咀嚼,对料理食物的色香味,咀嚼时的触感,味觉、视觉、嗅觉、听觉、触觉这五感的信息都相关联。与家人或朋友一边开心的交谈一边吃东西,会迫使更多的神经网络参与活动,刺激海马体和大脑全体,使大脑保持活力。

写在最后,馆长的话

咀嚼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笑话,还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活力健康的大脑,防止大脑“生锈”。所以大家吃饭一定要多嚼一嚼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