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六百零五首《踏歌词四首(其三)》(刘禹锡) 古风泊客 前天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踏歌词四首(其三)

【中唐·刘禹锡·七言绝句

其三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拼音版

其三
xīn cí wǎn zhuǎn dì xiāng chuán , zhèn xiù qīng huán fēng lòu qián 。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yuè luò wū tí yún yǔ sàn , yóu tóng mò shàng shí huā diàn 。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作品介绍]

《踏歌词四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这四首歌词是刘禹锡学习民歌体写作的一组小诗,所写的是川江一带的民俗风情。诗人模拟当地民间情歌,以女性口吻咏唱对爱情的期待和追求,真切地反映了人类共同拥有的永难泯灭的爱美之心。

[注释]

⑴踏歌词,一作“踏歌行”。踏歌:古代长江流域民间的一种歌调,边走边唱,以脚步踏地为节拍。
⑵递相:轮流更换。《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
⑶鬟(huán):环形发髻。
⑷花钿(diàn):女性的一种首饰。

  [译文]

其三
新词宛转轮流相传,振袖倾鬟在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消散,游童在路上拾花钿。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十一年,又中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入仕以后,积极参加政治运动。贞元二十一年一月,唐德宗薨,顺宗即位,八月改元永贞,即起用王叔文等人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刘禹锡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等为革新的核心人物。半年之后,改革失败,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州府的司马,史称“八司马”。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途中再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而后先后在连州、夔州、和州等地任刺史。自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又先后出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故世称“刘宾客”。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检校礼部尚书,次年病逝于洛阳。
刘禹锡一生宦迹漂泊,所到之处,关心民瘼疾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作。他的诗歌创作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白居易对其推崇备至,称之为“诗豪”。所著诗文见收于《刘梦得文集》中。
赏析

壹/

据“襄王故宫地”诗意,这组歌词大约作于刘禹锡夔州任上。长庆二年(822年)至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卞孝萱《刘禹锡年谱》系此四首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文学赏析

这组诗写川江一带的民俗风情。诗人模拟当地民间情歌,以女性口吻咏唱对爱情的期待和追求。真实的生活当然没有如此浓郁优美的诗情画意,但诗中所表达的对于美好爱情的企盼、困惑和感伤,却真切地反映了人类共同拥有的、永难泯灭的爱美之心。
其三
第三首诗的内容是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联翩起舞,相互对歌的热烈场景。全诗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种狂欢的场面和气氛。第一句写歌,第二句写舞,第三句写歌停舞散,第四句却从侧面含蓄地补足写出歌舞场面的热烈。
首句的“新词”,表示当时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兴抒怀、脱口而出的新曲,悠扬宛转,十分悦耳动听,并一递一句接连不歇。这句虽用平述记叙的语气,却寄寓着作者对民间男女的无上智慧和艺术才能的赞赏与称颂。第二句用“振袖倾鬟”来写他们的舞姿情态,活现出当时那些跳舞者热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一语,对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这可联想到画家齐白石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故事,一次,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诗意,但画家在画面上并没有画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几个蝌蚪来表现,从而调动人们的想象,使人联想到“蛙声十里”的喧嚣情景。艺术巨匠们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名家点评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谢叠山云:“女郎连袂,色必有可观,声必有可听。唱尽新词,而欢爱之情不见,但见红霞映树,闻鹧鸪之声,其思想当何如也?”按古乐府《常林欢》解题云:江南人谓情人为“欢”,故荆州有长林县,盖乐工误以“长”为“常”。谢说为欢爱之情,非也。
明代唐汝询《唐诗镜》:语带风骚。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杨慎曰:《竹枝》遗旨,未必佳妙。唐汝询曰:此景是其难为情处。陆时雍曰:语带风骚。
清代吴昌祺《删订唐诗解》:唐汝询曰:新词歌竟,而不见情人,徒见红霞而闻鹧鸪,其怅望何如?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惘然自失,悠然不尽。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踏歌词,每多美人香草之思。此二词之前半首,皆音节谐婉,雅宜雏鬟三五,联臂而歌也。……次首后二句谓楚峡云娇,为襄王之旧地,束素纤腰,迁延顾步,犹如往日宫妆,乃言女郎之身态。二诗为踏歌者写其情状也。
佚名

赏析

贰/

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衣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全诗所描绘的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宵达旦欢聚的风俗组画。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万物萌发着勃勃生机,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块,举行踏歌晚会,直至月落乌啼,才肯散去;第二天儿童们来此游玩,拾到了她们丢失的花钿。每幅画面,都洋溢着欢乐的激情。

诗的发端,诗人抓住三个极其美丽的意象造句:第一是“新词”,踏歌者情怀激越,神采飞扬,自编“新词”,即兴抒怀,令人神为之振;第二是“婉转”,他们用当地流行的传统的民间小调歌唱“新词”,音调委婉,十分悦耳动听;第三是“递相传”,一人带头高歌,接下去一递一句地抢着唱,气氛异常活跃而热烈。“歌唱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以第二句紧接着写舞,“振袖倾鬟风露前。”踏歌的青年男女们应着歌声、按着脚踏的节拍翩翩挥袖起舞,随着歌声的抑扬,发髻前倾后仰,直歌舞到风起露下。夜已深,天转凉,环境已并不那么宜人,而踏歌者们歌舞的热情不减,这就从反面落墨,活画出踏歌者的心态,说明他们已完全沉浸在狂欢的海洋中,不知时间的推移。

“月落乌啼云雨散”。好景易逝,盛会不长,不觉明月西下,乌啼频传,一派凌晨气象。歌朋舞伴,只好罢歌缀舞,怀着余兴纷纷散去,由于他们仍沉缅于欢乐的回味中,身外一切事物都无心检点,这就为第四个画面提供了素材。“游童陌上拾花钿”,从侧面补足欢会的热烈情境。“花钿”是女郎们的首饰。心爱的“花钿”,遗失陌上,尚不自知,被早晨在陌上游玩的儿童拾去玩耍。结合第三句“云雨”典故运用,其言外之意是耐人寻味的。

刘禹锡《踏歌词》四首,这无疑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写踏歌欢会,状景状情,十分酣畅淋漓,而遣词造句,备极华赡,却无堆砌之痕,令人百读不厌。

佚名

赏析

叁/

其三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字词典故“递”:这里是递眼色的意思。“倾鬟”:“鬟”是环形的发髻。倾鬟就是把发髻打开,让头发倾泻下来。“风露前”:风,应该是头发随风。露前,暴露的胸前。

赏析刘禹锡说,新词唱起来是那么地婉转,伴随着眼色相递,眉目传情。振臂挥舞着袖子,长发倾泻而下,随风飘扬在暴露的胸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字词典故“月落乌啼”:(唐 张继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云雨”:(宋玉《高唐赋》云楚襄王游云梦之泽,梦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刘禹锡是在夔州,这就是楚襄王巫山云雨的所在地,所以这里的“云雨”事实就是指男欢女爱之事。

赏析刘禹锡说,月亮落下去,鸟儿开始鸣叫,天色尚未蒙蒙亮,这些一夜云雨的男女行欢散去。而天亮后,来此游玩的孩童们,常常能够在这些田间小路上,拾到那些女郎散落的花钿头饰。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